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30526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管理会计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选修课。本课程操作性较强,内容涵盖广,具有相当的难度。本课程共分十二章,其中第一章是总论,主要介绍管理会计的含义、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独有的成本计算方法,需要与财务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加以区别;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成本性态分析的具体应用,其中公式较多,需要重点掌握;第五章预测分析和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主要应用于生产经营决策方面,是管理会计的重点内容;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和第八章

2、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是管理会计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具体应用,也是其重点内容之一;第九章全面预算主要体现管理会计的事先预测的职能,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第十章成本控制和地十一章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规划控制与业绩考核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第十二章不确定分析是将前面各章中涉及到的不确定分析方法集中在一起,其内容涉及到前面学过的有关内容。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管理会计课程主要包括三大块:第一部分决策分析,包括短期和长期决策分析;第二部分预测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第三部分控制考核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第一章 总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会计原则2掌握管理

3、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3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现代企业会计包括两大部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与财务会计相区别而存在的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因此管理会计也被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一、 管理会计的含义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二、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主要包括五大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管理会计发挥预测经济前景的职能,就是按照企业未来的总目标和经营方

4、针,充分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经济条件的约束,选择合理的量化模型,有目的地预计和推测未来企业销售、利润、成本以及资金的变动趋势和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2参与经济决策。管理会计发挥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根据企业决策目标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选择科学的方法计算有关长短期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并做出正确的财务评价,最终筛选出最优的行动方案。3规划经营目标。管理会计发挥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是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实现的。它要求在最终决策方案的基础上,将事先确定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各有关预算中去。4控制经济过程。管理会计发挥控制经济过程的职能,就是将对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同事中控制有机

5、地结合起来,通过事前确定科学可行的各种标准,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与计划发生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的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管理会计履行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来实现,即在各部门各单位及每个人均明确各自责任的前提喜爱,逐级考核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从而为改进未来工作措施的形成提供的依据。三、管理会计的内容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预测决策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规划控制会计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预期奋斗目标实现的管理会计子系统。责任会计通过考核评价各有关方面履行责任的情况,从而调动企业职

6、工积极性的管理会计子系统。四、管理会计的原则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有六项:1最优化原则。2效益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质量应有助于管理会计总体目标的实现;二是坚持成本效益原则。3决策有用性原则。这一原则要使管理会计的信息在质量上必须符合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4及时性原则。5重要性原则。贯彻重要性原则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和决策有用原则性的要求。6灵活性原则。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相同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4财务会计

7、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二)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财务会计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2具体工作目标不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3基本职能不同。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4工作依据不同。管理会计的工作灵活,没有同一的指导原则,财务会计的信息则必须依据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5方法及程序不同。管理会计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程序性较差财务会计的方法则比较稳定,必须遵循

8、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6信息特征不同。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其载体没有同一格式,不对外公开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大多为过去的信息,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的财务报表,其信息需对外公开。7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管理会计相对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体系尚不健全,财务会计体系比较完善,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8观念取向不同。管理会计不仅看重管理行为实施结果,而且更关注管理过程本身,财务会计一般不答重视管理过程及其对职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掌握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及分类2重点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特点3掌握贡献边际的含义及特点4

9、重点掌握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高低点法一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按照企业管理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志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成本按核算的目标分类成本按其核算目标不同,可以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业务成本是为达到反映业务活动本身的耗费情况,以便确定成本的补偿尺度而核算的成本。业务成本就是以产品为中心,以其开支范围为半径的所有成本的集合。责任成本是为落实责任,以便控制成本,明确有关单位的经营业绩而核算的成本。质量成本是为确保产品质量而核算的成本。(二)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历史成本是指以前实际发生或本期发生的成本

10、,也就是财务会计中的实际成本。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类型主要包括:估算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等。未来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成本目标和控制成本。(三)成本按其相关行分类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是否有关的性质。按照这种分类办法,成本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相关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系的成本,在决策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成本项目。无关成本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在决策时无需考虑的成本项目。(四)成本按其可控行分类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按照这种标志,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

11、对成本的发生事先预计,事中计量,并在事后落实责任考核的成本。(五)成本按其可辨认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接联系,能够明确判断其归属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并无直接联系或无法追踪其归属的成本。(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实施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非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包括:推销成本和管理费用等项目。(七)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成本

12、的可盘存性是指在一定期间发生的成本有可能构成资产价值,可在期末进行盘点,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反映,并递延到下期去的性质。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成本可以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产品成本是指随产品试题流动而流动的成本。期间成本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推移而消逝不能递延到下期去的成本。二、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按照成本性态,即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一)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成本。固定成本具有两个特征:(1)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13、。固定成本进一步划分,按照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的特征有以下两个:(1)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2)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变动成本进一步细分,可以划分为基数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两类。(三)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分为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和曲线式混合成本四种类型。三、成本性态的特点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成本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

14、能转化性的特点。1成本性态的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2成本性态的暂时性,是指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3成本性态的可能转化性,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实现相互转化。三、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技术测定法、直接分析法、历史资料分析法等。需要重点掌握的方法是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是历史资料分析法的一种,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选择高低两点的坐标,找出最高点业务量以及相应的成本,从而确定高点坐标(x1,y1),同样确定最低点坐标(x2,y2);(2)计算b值,公式如下:(3)计算a值,公式如下:a=最高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y1-bx1或a=最低点成本b最低点业务量y2-bx2高低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易于理解。但该法只是选择了历史资料诸多数据中的两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使建立起来的成本性态模型可能不具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只适用于成本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的趋势。第三章变动成本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了解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2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成本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3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