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304033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滑油的组成成分汇总(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润滑油 lubricating oil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 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 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 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 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 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 脱沥青 、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 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 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 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 油

2、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 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 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 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 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 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 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 磨性能。、 润滑油作用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 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 8

3、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 3800 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 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二、润滑油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 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 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

4、的重要组成部分。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 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 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 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 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 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 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 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

5、、双 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 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 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 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 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 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 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 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三、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

6、混合物, 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 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一般理化性能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 在质量。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1)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 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 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 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 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2)密度

7、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 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 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 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3)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 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 动性越差。(4)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 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5)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 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

8、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 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 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C以下为易燃品,45C以上为可 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 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 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 高2030C,即可安全使用。(6)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 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 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 成了固体。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

9、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 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 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 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 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C。但是特别还要提及 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 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 不符合要求。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 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 点都高于凝点23C,但也有例外。(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

10、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我 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 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 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8 ) 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润滑油 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 机酸对

11、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总之,润 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9)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 淀物或胶状悬浮物。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 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 杂质都控制在 0.005%以下(机杂在 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10)灰分和硫酸灰分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灰分的组成 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 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 深度。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

12、定量控 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 油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 为硫酸盐。(11)残炭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 物称为残炭。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 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 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 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 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 深,其残炭值越小。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

13、、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 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机 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 润滑基础油精制的程度。四、特殊理化性能除了上述一般理化性能之外,每一种润滑油品还应具有表征其使 用特性的特殊理化性质。越是质量要求高,或是专用性强的油品,其 特殊理化性能就越突出。反映这些特殊理化性能的试验方法简要介绍 如下:(1)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说明润滑油的抗老化性能,一些使用寿命较长的工业 润滑油都有此项指标要求,因而成为这些种类油品要求的一个特殊性 能。测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一定量的油品在有 空气(或氧气)及金

14、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一定温度下氧化一定时间, 然后测定油品的酸值、粘度变化及沉淀物的生成情况。一切润滑油都 依其化学组成和所处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动氧化倾向。 随使用过程而发生氧化作用,因而逐渐生成一些醛、酮、酸类和胶质、 沥青质等物质,氧化安定性则是抑制上述不利于油品使用的物质生成 的性能。(2)热安定性热安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温能力,也就是润滑油对热分解的抵抗 能力,即热分解温度。一些高质量的抗磨液压油、压缩机油等都提出 了热安定性的要求。油品的热安定性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组成,很多 分解温度较低的添加剂往往对油品安定性有不利影响;抗氧剂也不能 明显地改善油品的热安定性。(3)油性和

15、极压性油性是润滑油中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形成坚固的理 化吸附膜,从而起到耐高负荷和抗摩擦磨损的作用,而极压性则是润 滑油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受高温、高负荷发生摩擦化学 作用分解,并和表面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低熔点的软质(或 称具可塑性的)极压膜,从而起到耐冲击、耐高负荷高温的润滑作用。(4)腐蚀和锈蚀由于油品的氧化或添加剂的作用,常常会造成钢和其它有色金属 的腐蚀。腐蚀试验一般是将紫铜条放入油中,在100C下放置3小时, 然后观察铜的变化;而锈蚀试验则是在水和水汽作用下,钢表面会产 生锈蚀,测定防锈性是将30ml蒸馏水或人工海水加入到300ml试油 中,再将钢棒放置其内

16、,在54C下搅拌24小时,然后观察钢棒有无 锈蚀。油品应该具有抗金属腐蚀和防锈蚀作用,在工业润滑油标准中, 这两个项目通常都是必测项目。(5)抗泡性润滑油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有空气存在,常会产生泡沫,尤其是 当油品中含有具有表面活性的添加剂时,则更容易产生泡沫,而且泡 沫还不易消失。润滑油使用中产生泡沫会使油膜破坏,使摩擦面发生 烧结或增加磨损,并促进润滑油氧化变质,还会使润滑系统气阻,影 响润滑油循环。因此抗泡性是润滑油等的重要质量指标。(6)水解安定性水解安定性表征油品在水和金属(主要是铜)作用下的稳定性, 当油品酸值较高,或含有遇水易分解成酸性物质的添加剂时,常会使 此项指标不合格。它的测定方法是将试油加入一定量的水之后,在铜 片和一定温度下混合搅动一定时间,然后测水层酸值和铜片的失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