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303857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必修一第一单元)满分:120时间:100分钟用(yrg)道嘎(ch e n谈班级姓名成绩.、选择题(36分,每空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W(ch)造道(guan)早(f磷猿猱(rou)杜撰亿hua(n)惫(b6懒A、B、G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根,志在千里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夕匕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百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乎,疑问语气词,吗B.开国何茫然茫然,迷惘的样子C.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D.以手

2、抚膺坐长叹坐,因为.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凋:凋谢.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C.冰崖转石万壑雷转:转动.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5.对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比.C.其险也如此其:加强语气,无义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乎:助词,无义.6.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A. “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B. “祝福”为塑造祥林嫂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C.祥林嫂出现在祝福之夜,亦死于祝福之夜,突出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谨严.D.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

3、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7. 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8. 对贾宝玉“摔玉”这一举动的思想意义,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

4、的反叛精神B.体现了贾宝玉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世俗观念的挑战.,:+期C.体现了贾宝玉背叛封建社会、渴望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D.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和对林黛玉的爱慕之情9.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四婶这句大喊在文中的作用是:A.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祥林嫂的歧视和摧残B.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迷信与自私.C使祥林嫂用替身赎罪的幻想破灭了,造成她在封建神权压力下精神崩溃D.表现了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说明祥林嫂死于封建政权的迫害10. 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

5、,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

6、规范经营行为.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西二堂

7、.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二、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3题.(10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13、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3分)A、绝句B、古体诗C词D、曲14、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B、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C、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15、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

8、加以赏析.(4分)三、16、默写(6分,每空1分)连峰去天不盈尺,.,冰崖转石万壑雷,不尽长江滚滚来.寒衣处处催刀尺,一去紫台连朔漠,.(5),以手抚膺坐长叹.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4分)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霜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霜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霜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

9、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马兰花就从三霜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

10、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从此,男人耿耿于怀,

11、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日子水一样流淌.转跟,一个月过去.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12、?”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信里都说了些啥?”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来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遣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

13、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有删改)1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霜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

14、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18、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K19、小说在刻回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W20、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五、语言表达:21、仿写(4分)阅读下面的小诗,不

15、谢第二小节第三小节空缺内容,使整首诗歌保持连贯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背着它,长大后,枕着它,五、22、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015-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