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303497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摘要: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现状的简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重点探索了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措施:制定、理解规则,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实践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性行为;赋予权利,制约违规行为;让幼儿体验后果,学会控制;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材料,享受遵守规则的乐趣;细心观察,针对性指导;家园一致,共同教育。关键词: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各种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

2、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上,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幼儿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行为霸道、易发生争执,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等等。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迫在眉睫。一、幼儿现状分析作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全班幼儿有这样几种情况:1有的幼儿规则意识淡漠2有的幼儿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控制能力差。3有的幼儿希望

3、被教师关注,故意违规4受逆反心理、性格气质和性别因素的影响:文静一点、内向一点、胆小一点的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幼儿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违规的比例较女孩高。二、制定具体的目标依据新纲要中的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我们制定了具体行为目标: 1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攀折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涂抹公共建筑,不随地大小便,爱护公物;上下楼梯靠右走等。2遵守学习活动的规则:发言先举手,不随便插嘴;看书写字姿势正确;整齐摆放、整理学习用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3遵守生活、游戏的规则:遵守先后次序;进餐、午睡保持安静,不做影响他人的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4、游戏中不争抢玩具,爱护游戏材料,不损坏,结束后能归回原处等。4能公正地评价别人与自己的行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盲目模仿不良行为等。三、教育措施(一)制定、理解规则,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之中,它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规则不在于多或少,在于是否合理和必要。1利用谈话,认识规则我们总是让幼儿先懂得为什么需要这一条规则,它带来了哪些益处,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如随地吐痰这项规则,我问大家,随地吐痰吐口水会怎么样?孩子们说:“地上就会变得臭臭的脏脏的了。”“痰还会把病菌传染给别人的。”“地脏了,大家不喜欢到这里了”“大地妈妈会很

5、生气、难过的”幼儿的语言虽然幼稚简单,但移情带来的理解却是深刻的。接着我又问,那如果喉咙里有痰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说:“应该吐到水槽里冲掉。”“吐到餐巾纸上,再把纸卷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总结了他们的发言,再次明确规则。以后班上再也没出现过随地吐痰的现象了。可见,帮助幼儿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才能对行为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减少盲目性。2利用图标,理解规则所谓图标就是把一个个规则绘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通过观察、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我们在图书区,设计一个小嘴巴上竖着一个手指的画面,意思是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干扰别人;鞋架上贴一

6、个两只卡通鞋子在一起的图标,意思是整齐摆放;小床的上铺贴上禁止高跳下的图标;盥洗室内贴上规范洗手流程图这些图标稚趣可爱,容易理解,幼儿乐意去遵守。利用周围环境,让环境开口说话,比强加给他们的规则更易接受。3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定规则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的和要求的合理性。一次,班上分了一箱新的桌面玩具,孩子们欢呼雀跃,一拥而上。这时我说:“就一箱积木,大家一起玩够不够?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大家都玩到新玩具,又能不争不抢,玩得高兴呢?”于是幼儿积极商议,自定出了规则:一组一组轮流玩;一天一天轮流玩;每次玩1

7、5分钟;如有争抢,暂停一次;如不爱护,暂停一次。因为规则是自定的,所以活动中他们能主动认同规则,相互监督,心甘情愿地遵守规则,在这里他们就是主人。4讲解规则要简洁精练、便于记忆切忌啰啰嗦嗦说上一大堆,幼儿难以从大量的词汇中找出要点,产生不理解或是不愿听。我每次都要把规则订在三条之内,所用的词汇都是幼儿能理解、易记住的。如用餐规则:1.安静、开心;2.坐姿端正、细嚼慢咽;3.不挑食、吃干净。再如数学分组操作活动规则:1.坐姿端正、握姿正确;2.认真仔细、独立完成、讲述结果;3.每玩一组,轻塞椅子、轻放铅笔。也可将规则编成儿歌,效果也很不错。(二)实践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性行为1专门的练习很多的规

8、则是比较细致的,幼儿光是知道,不进行练习,那只是“纸上谈兵”。比如上下楼的问题,在制定出规则后我立即组织幼儿一项一项地练习规则提出的要求,通过连续四次的练习,幼儿做到了动作迅速,队伍有序,靠右走,象小解放军一样。2规则游戏规则游戏具有规定性,通常又是两人以上进行(如数学游戏棋、体育游戏“红灯绿灯”、“木头人”),因此游戏规则的执行必然带有监督性质,如若不然,游戏中就会产生冲突,要么出局、要么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久而久之,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制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3日常训练,长期持久对某一规则学习之后,还要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才能使

9、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形成习惯。规则的培养还要长期持久,老师和保育员之间要保持一致,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生活习惯。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幼儿的眼睛是反映教师行为的镜子。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有一次排队倒开水时,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插队,遭到了小朋友的反对。我拿起茶杯排在了队伍的最后一个,“老师喝茶也要排队呢!”那几个插队的孩子也不好意思了,排起队来。(三)赋予权利,制约违规行为大班幼儿正处于培养自制力、坚持性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也具备了相应的制约自己、劝阻他人的能力。

10、我在班上设立了多种管理员:如图书管理员,纪律管理员,玩具管理员,喝茶、洗手的卫生管理员等等,使孩子多方面地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提高自觉遵守的能力。我还经常让容易违规的幼儿当管理员。如男孩子周X,特别喜欢撕书,常常会把自己喜欢的图撕下来。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交谈,请他当图书管理员,那天,他认真地管理图书,还提醒别人爱护图书。以后我常请他,他也就逐步改掉了撕书的坏习惯。(四)让幼儿体验后果,学会控制孩子毕竟是孩子,能力有限,行为会反复。体验后果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中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幼儿内化规则,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平时在组织活动前,我都与小朋友约法三章,如有违反则将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区

11、域活动时,违规者将取消在这个区玩的资格;玩玩具时不懂得爱惜,则连续一段时间不能玩这个玩具。当然这些违规条例也是与幼儿一起制定共同执行,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目的是让幼儿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管理,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我常告诉孩子,在做事前先想一想,能不能做,会有什么结果,尽量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当孩子为此承担责任时,我们又要注意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免产生消极情绪。(五)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材料,享受遵守规则的乐趣规则是一种良好的规范和秩序,孩子在遵守规则时不应感到压抑、不愉快或是难以忍受的。试想:让十几个孩子合在一起玩两件玩具,结果会怎样?所以,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充足、合理

12、、适当的空间和丰富的材料,使每一个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活动内容,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与冲突。同时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时,各环节安排紧凑,减少幼儿闲坐、等待的时间,使幼儿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既有条不紊,又轻松愉快。活动结束时,对守规则的应及时予以肯定,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印象,产生较为满足的情绪体验。我常发现,当我表扬某个幼儿遵守规则,或是送一件小奖品,或请他唱支歌时,他的脸上总洋溢着快乐与自豪。(六)细心观察,针对性指导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大,我们要细致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比如有的幼儿只需老师的一个眼神,有的却非要坐下来严肃地谈话才行。在一日活动中,方式也有所不同:上课时,幼儿的注意

13、力不集中,老师适宜采取一些小动作来提醒或纠正幼儿的行为,如一个眼神的注视,声音的强弱变化,摸摸他的头,或是自然地走过去拉回某只动个不停的手吃饭、午睡时,我们用设评比栏的方式,让个人与小组参与评比;游戏时,我们以角色的身份、游戏的口吻,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来引导孩子遵守规则。(七)家园一致,共同教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意识首先是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如定期开展家园开放日、刊出家园园地、提供学习资料,个别交谈等,让家长懂得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掌握方法,家园一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总之,规则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引导,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一定能使幼儿将各种规则,化为心中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使我们的孩子,将来顺利地融入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