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303349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幼儿园名称:XXXX班级: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幼儿园教案2021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这是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大狼喝粥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活动目标:1.认识铃鼓,了解使用不同的演奏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节奏和音色。2.根据故事大狼喝粥的情节变化,探索铃鼓演奏的不同方式。3.在教师眼神和动作的提示下,在不演奏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不发出声音。活动准备:1.每人一只铃鼓(最好是小号铃鼓)。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3.幼儿用书:大狼喝粥(投影仪)。活动过程:一、幼儿

2、观察大狼喝粥的投影图1.教师:这是谁?它在干什么?幼儿观察投影图,知道大狼在喝粥。2.教师引导幼儿猜想大狼是如何喝粥的。教师:大狼是怎么喝粥的呢?是快快地喝还是慢慢地喝?是一小勺一小勺地喝还是大口大口地喝?反馈幼儿的发言,并引导幼儿用音乐和手部动作来表现。二、幼儿欣赏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1.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2.教师: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呢?(哗啦啦)大狼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咂三下)大狼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模仿教师做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动作。三、教师出示铃鼓,与幼儿讨论如何用铃鼓表现大狼三次不同方式

3、的喝粥。1.教师: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用铃鼓做大狼喝粥的碗。2.教师:大狼快快地喝粥,怎样让铃鼓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呢?幼儿讲述一种方式,教师就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这种动作。3.教师:大狼舀一勺,咂三下,怎样用铃鼓发出这种声音呢?幼儿讲述几种方式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并带领幼儿集体空手练习。4.教师:大狼舀一勺,喝一口。可以怎样让铃鼓发出这种声音呢?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舀一勺,咂三下的演奏方式并加以改编。四、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演奏铃鼓。五、幼儿学习用铃鼓表现三种不同的喝粥方式。教师带领幼儿用铃鼓逐一练习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六、幼儿和教师一起用乐器-铃鼓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教师在演奏

4、前提出要求:不演奏时,每个人的铃鼓都不能发出声音。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遵守这一规则。活动延伸:可以将铃鼓放在区角里,并提供录制好的大狼喝粥故事磁带,满足幼儿听录音演奏铃鼓或自己跟着录音边说边演奏的需要。教学材料:故事大 狼 喝 粥大狼最喜欢喝甜粥啦!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甜粥太好喝啦!大狼啊呜啊呜快快地喝,太烫太烫啦!大狼伤心地大哭起来。(大哭声)大狼在自己家喝甜粥,甜粥太烫啦!大狼舀一勺咂三下,妈妈说大狼你吃得太慢了!大狼委屈地小声哭起来。(小声哭)大狼在幼儿园喝甜粥,老师说:轻轻舀上面一勺,轻轻吹,慢慢喝一口,啊,真甜呀!大狼照着老师的话试了试,又试了试…

5、…啊,真的很甜很好吃!嘻嘻!嘻嘻!大狼开心地笑起来。活动反思:音乐教育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大狼喝粥是幼儿园打击乐活动又称为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小班幼儿对声音比较好奇,喜欢自己敲敲打打,所以本次活动符合幼儿行为的发展特点,能够使幼儿体验并追求打击乐器演奏过程中不断保持和变化的乐趣,同时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协调合作的乐趣。一、情景导引直观形象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源,而感受幼儿生活趣味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小班幼儿都喜欢小动物,大狼幼儿比较熟悉,此次活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大狼喝粥的故事来引出

6、幼儿难懂的节奏类型,用端碗喝粥:一口一口慢慢喝等动作直观形象帮助幼儿理解三种节奏。而这一环节吃饭是幼儿已有经验、拍准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是幼儿的基本能力、对敲敲打打感兴趣和喜欢有声音的物体是小班学习特点,围绕这几方面来实现目标的,由此孩子们喜欢并理解,积极和老师一起喝着甜粥,幼儿学的很像,自然渗透着节奏类型,所以在活动开始部分就可以看出幼儿的兴趣与探究欲望。接着采用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来整理巩固不同的节奏,大部分幼儿能够边看图谱边做端碗喝粥的动作,这也为下一环节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铺垫。二多种感官自由表现行动是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简言之做中学。幼儿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受思维的引导,现有的行动总是在

7、拓展、深化幼儿原有的经验,只有幼儿不断运用原有经验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幼儿再接再励,让喝粥的节奏随着鼓点使幼儿全身动起来:点点头(一口一口慢慢喝);拍拍腿(尝一口,1、2、停);蹲下并逐渐起来双手举高(啊呜啊呜全喝光);踏踏脚(一口一口慢慢喝);扭扭屁股(尝一口,1、2、停);甩甩胳膊(啊呜啊呜全喝光)等多种感官让幼儿创造性地去表现去理解,确定身体的部位和动作来喝粥,幼儿在玩中学的会很开心很放松,同时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从课堂效果来看,幼儿非常愿意用身体的部位来表现喝粥的方法,本环节幼儿在基本掌握喝粥的节奏后,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来想象、尝试、表现。三铃鼓表演 尽情释放小铃鼓的出现

8、把整个活动推上了高潮,看每个幼儿手拿铃鼓时的好奇和想要探索的神情,我就明白他们喜欢这个朋友。于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多观察、握握手、贴贴脸的方式来和小铃鼓打招呼,效果确实很好。然后根据幼儿对三种节奏型的已有经验,音乐与铃鼓相结合完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随着音乐中停的歌词,幼儿手中的小铃鼓立刻很安静不发出一点声音,这个时候我看到有的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还摆出了可爱的造型,没想到幼儿的想象力这么丰富,看来同伴间的表演与创作能够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在后续的学习中,更深入地渗透正确敲铃鼓的方式-掌根的部位,加上动作的美感,更有助于幼儿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结束部分抱抱铃鼓的画面幼儿很投入、很感人,送铃鼓回家让幼儿依依不舍,情感培养和常规的培养自然渗透、润物无声。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反思与提炼,结合幼儿学习特点,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快乐中发展,做一个爱孩子、孩子爱的好老师。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