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案(全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302112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一年级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一年级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一年级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一年级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教案(全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1(人音版)第一课 好 朋 友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并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2、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的学习来认识新同学和老师感到有趣,同时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了一份亲切感。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开心,和谐的气氛中聆听和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并通过身体的姿态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3、(知识和技能目标)初步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尝试用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用具:制作小话筒、孔雀开屏、小电脑等图标。教学过程;过程安排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2、快乐有序。1、听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自由做动作进教室。2、师生问好。 座位如图:X 二、课堂常规,先入为主。师:小朋友们,上音乐课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在课上老师想听听你们用甜甜的声音,轻轻地来歌唱,(老师出示教具认识音乐标志小话筒唱歌。)想看看你们像小孔雀一样优美的舞姿。(顺带认识音乐标志孔雀开屏跳舞。)小朋友们在音乐课上的言和行都应该是美的。三、游戏学唱,开心有趣。(一)、游戏前奏师:看见这么多张可爱的笑脸,我好想认识你们。师:手指一个学生(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生:很自由的回答自己的名字。师:(唱)“你的名字真好听。”师:找另一个学生再来一遍(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

3、字叫什么?”生:很自由的回答自己的名字。师:(唱)“你的名字真好听。师:你们想认识我吗?生:(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师:(唱)我叫()()生:(唱)“你的名字真好听。”(二)、游戏找朋友正式开始。并顺带认识音乐标志对拍手做游戏。游戏规则:1、找朋友的音乐起,学生离开座位一边表演,一边自己去找朋友。2、找到了朋友,通过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互相之间认识,了解。(学生可边聆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边游戏,也可边轻轻跟唱,边做游戏。)3、游戏可随着游戏对象的变换反复进行。(三)编创并表演。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边自编动作表演。2、反馈: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形式演唱或表演。学生

4、唱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或边唱边表演。3、在表演中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四、课堂小结。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座位设计成双半圆形便于学生活动。先入为主,让学生明白音乐课独特的常规,唾弃大声喊叫,把音乐课当成玩乐打闹课的现象。利用学生爱模仿的天性,不厌其烦地把学生引导到歌曲中来。学生很自然地在游戏中通过反复聆听和跟唱,学会了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聆听玩具

5、兵进行曲,并编创动作表演玩具兵。3、(知识和技能目标)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教学重点: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教学难点:在音乐中进行表演。教学过程;过程安排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1、 听玩具兵进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 师生问好。二、表演聆听,有滋有味。师:有一个小男孩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可开心了,他想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带给朋友一起分享,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美丽的梦。1、初听玩具兵进行曲,老师讲述美丽的梦,学生发挥想象。顺带认识音乐标志小耳机听音乐,小电脑动脑思考,2、复听玩具兵进行曲,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3、师生情境表演。教师表演小主人,学生表演玩具兵。学生分小组自由编

6、创。(音乐起,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偷偷爬出来,排成各种队列,又打闹嬉戏,天蒙蒙亮,玩具兵惊慌逃回箱内,摆出各种造型。)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节奏: X X X X X 编创要表演的节目的形式,如: X X X X X 我 来 唱首 歌。我 来 跳个 舞等。2、学生表演。(可以个人表演也可分小组进行表演)3、表演后观众可以X X X X X 哈 哈 你真 棒!来表扬同学。教师也可奖励学生相应的音乐图标。如;唱得好的奖励金话筒,跳得好的奖励小孔雀等。四、课堂小结。律动进教室营造出和谐、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自主编创表演玩具兵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冲动,在主动参与

7、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活动面向大多数展开,人人参与,给每个人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表现力。教后小记:1、在本堂课中学生不管是游戏、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还是表演、聆听玩具兵进行曲,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2、我在设计教学时,能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设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通过第一堂课的教学看得出,一年级的新生比较喜欢上音乐课。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学唱并巩固歌曲拉勾勾,模仿或自编动作表演。2、聆听口哨和小狗。 3、认识课本

8、中的两个音乐学习标志。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兴趣及创造意识与合作精神。2、(过程和方法目标)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3、(知识和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课本中的两个音乐学习标志(做游戏、动脑筋);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拉勾勾,并能自编动作表演。教学重点: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 拉勾勾。教学难点:创编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1、听玩具兵进行曲,模仿玩具兵的样子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座位如图: x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复听音乐,增进学生对乐曲的熟悉与感受。二、学唱和表演拉勾勾

9、。1同桌拉着勾勾复听音乐,身体随音乐左右或前后摇摆,并请学生用脸部表情表现出对歌曲的感受。进一步熟悉歌曲,感受并表现歌曲情绪。2再听歌曲,引导学生看图形谱,用手指着图形谱轻轻地跟唱。引起好奇和兴趣;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3随教师的歌声轻轻地跟唱,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唱的不准确的地方。使学生更好、更准确地学会歌曲。4跟着录音边背唱边表演。5模仿课本中的插图或自编动作听音乐自由找朋友组合表演。在宽松的氛围中互为补充,共同提高。6认识音乐标志:将“做游戏”标志出示在黑板上,开门见山,直接介绍。本课只需让学生了解、认识音乐标志。7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请一个学生或由教师站在圈的中间,随着音乐

10、节奏拍手,每一拍拍一下,每拍一下的同时,圈中的两个同学拉起勾勾,一和二,二和三,三和四,依次轮下去。等所有的学生都拉上勾勾以后,全体学生随音乐三拍子节奏做“浪花涌”。(即:第一个三拍全体学生拉着勾勾,举起双手向中间跑,第二个三拍全体学生又拉着勾勾,放下双臂向后退成原形,一直持续下去,直到音乐结束。在游戏中,既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又巩固、体验所学的歌曲,并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习惯和在集体活动中相互协作的能力。三、聆听口哨与小狗1、谈话引入:“听,谁向我们跑来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2、完整聆听音乐,让学生自由想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师问:“你认为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

11、?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结合着认识音乐标志“动脑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有针对性、能够检查学生是否用心去听。3、学生听后讨论回答:“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小狗,因为音乐中有模仿小狗的叫声。”并请学生在“村庄的早晨”这幅插图中贴上小狗的图片。能即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感受得以交流,并获得共鸣。4、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小主人:“小狗是一个人跑出来的吗?不,它是和好朋友小主人一起出来散步、玩耍。”并在黑板上的插图中贴上小主人的图片。 用贴贴、画画代替口头表达,扩大学生参与的面,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5、复听乐曲,让学生在插图中大胆添画,并进一步感受乐曲情绪。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

12、维。6、听后让学生选择给插图配上太阳公公的哪一张脸比较合适,为什么?并贴上。添趣。7、引导学生自己分角色,分别扮演男孩和小狗,随乐曲自由表演。提供舞台,满足表演欲,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四、结束课业听口哨与小狗表演出教室。在高潮中结束本课。心得体会: 1、音乐教学的内容应丰富多彩,重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 2、教师在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扬中,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比如:聆听口哨与小狗后,师问:“音乐中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它在干什么?”学生的回答有多种:“是小狗在

13、玩耍。”“是小狗在散步”“是小狗在洗澡”“是小狗和小猫在玩毛线球”等等。对于这些回答,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要总是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铺设的轨道,束缚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也不佳,因此教师要带着一份童心去设计提问,还要考虑到问题的多向性,可发散性。第二课 快乐的一天 (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快乐的一天 2、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1、能以“快乐的一天”为题,按一定时值编创一句话。2、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3、通过快乐的一天的聆听,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初步感受不同情绪的乐

14、曲。教学重点:学会聆听音乐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教学难点:学习用动作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师坐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亲切问好。听拉勾勾音乐两人拉勾,律动进教室向教师问好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距离。聆听快乐的一天1、创设情境:初听音乐,昨天,有一个小朋友他和我讲了他快乐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可是他用音乐来告诉我的,想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猜猜他这快乐的一天是怎么过的?你们想知道他一天的快乐生活吗?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播放歌曲录音。小结学生回答,板书音乐中的五件事。小结五段音乐不同的情绪。2、分段细听,创编动作。你能用动作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吗?3、复听音乐,指导学生根据音乐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