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301342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6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考点6 人口的变化(2016全国卷T46)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3题。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好A.

2、 B. C. D.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解题指南】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市城市化的进程。【解析】1选A,2选C,3选D。第1题,通过材料“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导致外来人口减少。第2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第3题,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2016天津

3、文综T5)读下图,回答第4题。4.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解析】选D。从该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可以看出,其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的,但增加的幅度呈下降趋势,由此可推断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浙江文综T3、4)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5、6题。5.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 农业专业化发展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C. D.6.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

4、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人口流动的动因及影响。【解析】5选D,6选C。第5题,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成因主要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市工业、服务业可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乡村人口流向城市。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农业生产机械化和集约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发展。第6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选项具 体 分 析结论A项人口流动可以加强城乡间的经济交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错误B项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错误C项区域协调发展使城乡之间差距减小,从而降低人口流动规模正确D项小城镇人

5、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错误【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的错误:(1)颠倒了人口流动与农业专业化发展的因果关系。(2)忽视了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区和流出地区的积极意义。7.(2016海南卷T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解题指南】本题要

6、求学生有较好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和空间定位能力,虽然提供了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图,但需要将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转化到中国区域地图中,明确各个省份和城市的地理位置关系。【解析】第(1)题,对比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是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临近3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第(2)题,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有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性、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问题,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

7、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 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8.(2016江苏T28(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

8、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格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主要是冬季北方气候寒冷,老年人冬季怕冷,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且光照充足对老人生活有利。其他原因可以从交通、环境、旅游分析。第(2)题,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他方面如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答案: (1)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