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简答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0128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建筑简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建筑简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建筑简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建筑简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建筑简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简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简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优势: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且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不足:首先,木材越来越稀少:其次,木构架建筑易遭火灾;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2、为什么木构架建筑存在严重缺点,而中国古代长期以来还是一直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要建筑体系?任何东西都有优缺点。而且木结构除了防火性差为其致命缺点外,几乎没有其他大的缺点。无论是在干燥地区,还是潮湿地区,都有对应的良好木

2、材可以适用。木材吸热比较好,冬暖夏凉。1).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都在中原地区,这些地方缺少好的石材;对开山取石是禁止的,怕破坏风水。2). 用砖石来砌筑建筑,在技术上不容易掌握,烧砖工艺很复杂、砖的供应量不多,另外,粘结材料缺少,当时还没有水泥。3). 普通人家修建砖石结构房屋会有谋反的嫌疑,因为古代只有国防和重要建筑才被允许采取这种结构。4). 中国古人认为用砖石结构不是很吉利,主要用于修建阴宅,即墓地。3、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穿斗式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

3、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结构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到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少,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寸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4、穿斗式构架的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优点:用材少,抗风性,抗震性较好;局限性:柱子密集,只适用于室内空间

4、较小的建筑5、中国古建筑的显著特色?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6、单体建筑的平面特征?1、坐北朝南成矩形布置,规整严密,前后左右对称;2、单体建筑的间数大

5、多数为奇数,以中间的明间最宽。7、间的名称: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8、传统的庭院式住宅形制是什么? 1.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2.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3.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9、斗拱的主要构件、作用、发展演变。主要构件:斗、拱、昂、升;作用:1、结构作用:承托屋檐重量主体;2、装饰作用;3、其它发展演变:汉代形成,唐代完善,宋代成熟,明清转变为以装饰作用为主。10、 唐、宋、明、清各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唐:1、规模宏大,规划严重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

6、、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宋: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6、园林兴盛明: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清: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3、

7、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11 、营造法式及其成就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省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成就:书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而来,而且这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12、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要素、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发展及其特点?*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形态发展: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第四阶

8、段是开放式街市期。特点:13、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14、 唐长安城的特点是什么?唐长安:布局仿北魏洛阳城,1.南北中轴对称、严整;2.功能分区明确(东西两市),皇城居首(城北);3.道路采用纵横方格网;4.采用严格的里坊制。15、明北京城的特征?明北京布局以皇城为中心;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全程有一条长约7.5km的中轴线贯穿南北。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市肆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16、我国唐、宋时期的都城中,商业布局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唐时市场集中在两处,对市民生活很不方便,而且

9、晚上关闭坊门;宋时商业发达,城中到处临街设店,夜市兴旺,通宵达旦。17、宫殿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18、谈谈 考工记 “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答:营国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对后世的影响(自查)19、举例说明什么是“三朝五门”答:在隋朝,纵向布列“三朝”:广阳门(唐改称承天门)为大朝;大兴殿(唐改称太极殿);中华殿(唐改称两仪殿)。唐

10、高宗迁居大明宫,仍沿轴线布置含元、宣政、紫宸三殿为“三朝”明初,朱元璋刻意复古。南京宫殿仿照“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声殿),并在殿前作门五重(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20、以明、清故宫为例,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居中为尊 前宫后苑 三朝五门 左祖右社21、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特点、设计手法。答: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宫城内部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 特点:1、处处反映出皇权为中心的思想。(布局、体型大小、开间、屋顶、色彩、彩画、台基等等)。2、等级制度森严3、中轴线对称布局4、技术设施考虑周密(河道(一万两千米,防

11、卫、防火、排水。渠道系统对排水和供水,防火墙和防火道)4、采暖(火道坑、室外台基口处、焚炭处)5、建筑艺术上,无论装饰、装修、家具或色彩、油画均丰富多彩,灿烂绚丽。 设计手法:群体上:1、中轴线对称,选择最正中位置布置。2、步步升高法3、五门制引向太和殿4、不同形状、大小的广场的变化,最后引出太和殿5、“以小衬大”法(尺度)6、环境的严肃氛围以突出太和殿。单体上分析:1、庞大的体形2、高耸的外貌3、高等级的屋顶4、十一开间的面阔5、崇高的台基6、高贵的彩画和装饰。22、我国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变(p154155)写出塔的五种类型名称并各写出实例名称一个。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密檐式塔

12、: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单层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代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24、概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特点及其成就解:特点:1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清称九檩),单檐四阿顶(清称庑殿顶),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 2台基低矮,内外两圈柱,这种形式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柱高相等,柱径略有差别。 3采用三角形的屋架与劵梁结构的结合。 4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生起。阑额上无普拍枋 5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出四跳)双抄双下昂,偷心造,柱与柱之间,每施一朵补间铺作,出华拱两跳,下无栌斗。 6梁架分为天花下的明栿和天花上的草栿脊

13、榑下不施侏儒柱而仅用叉手,上平榑下仍用托脚。天花用小方格的平棋。 7屋面坡度较平缓(四坡),举高约为1/4.77。正脊及檐口都是有生起曲线。 8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伟有力的感觉。 9门窗用古朴简洁的直棂窗,正脊两端为鸱尾。色彩简朴,少装饰。 成就:1解决了大跨度的梁栿和较大的出檐。 2初步建立了模数制、规格化的技巧。 3采用了叠梁式与三脚屋架相结合的形式(叉手) 4斗拱的功能合理。 5体现了宏伟博大的唐风。25、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总体布局 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14、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建筑特点: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举例分析)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26、天坛中运用了哪些象征手法? 解:数字象征、方位象征、色彩

15、象征和“天圆地方”的象征。27、汉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对应的方位各是什么?(东、西、南、北) 28、陵墓建筑的布局形式? 解:1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形式(秦始皇陵) 2以神道贯穿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唐乾陵) 3以建筑群组的布局形式(明十三陵)29、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解: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在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2竹木够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 3木够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 4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5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6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 7窑洞,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8阿以旺,主要分布地新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