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30007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党思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城关二小 党思平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平常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每次考试一结束,学生们总会抱怨:唉,又是计算错误!可见,计算成了很多学生数学学习进步的拦路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因此,计算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纯的计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

2、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多讲解解题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的来龙去脉,知道这样解题的原因,加深了解,必将提高兴趣。 二、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和算理的掌握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2、

3、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再比如乘法教学中的多位数乘一位数,20*3,12*3,为了加强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可以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课标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利用学

4、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三、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 程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基于此,我们学校对数学课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口算进课堂。为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每堂

5、课前准备好十道口算题,让学生抢答,或是让学生写在小本子上,在统一核对答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小结,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评为“口算明星”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会注意正确率。 2、利用“口算游戏”加强口算训练。三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出 题、一个学生说出得数、还有一个学生当裁判并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赛的胜负情况。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乐学、爱学,还把游戏带到课外与同学一起做,带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四、重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加强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理念之一。日常生活中的很 多问题,实际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确的结果,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这样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响实际的操作

6、,遇到这类问题尽量让学生估算。另外,即使在需要精确结果的计算中,估算也会起一定的监控检验作用。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的数的大致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例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看巨幕电影能不能坐下”的问题:“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得出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221+239得多少呢?然后引导学生独立估算,集体反馈。221220,239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

7、50,坐不下。当然估算只能发现计算中的明显错误,并不能代替计算和验算,只有把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五、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将一些计算由繁变简,由难变易。,简便方法的正确运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题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让解题变得简单,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了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1、单独进行简便计算的训练。我们先教一部分基本定

8、律,让学生解答问题,在做一些计算题,让学生找到合适的简便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对基本的运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主意其适用范围。如乘法有分配律,但除法是没有的。这就需要学生先将除以一个数变成乘以其倒数,在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2、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数据,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中、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没有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我对此进行的强化训练主要内容有:在自然数中110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一些特定的计算结果,如12581000,254100,0.25=14

9、,0.75=34 ,0.125=1/8 ,0.375=3/8 ,0.625=5/8 等。这些特殊的计算结果在练习、作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熟练地掌握、牢记,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收到良好的作用,产生较高的效率。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知道,学生大多数时候不是不会计算,而是在计算 中,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 这些 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因此,平常练习就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

10、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验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运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七、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八、注意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点是我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做法。在座的各位老师,谁还有一些不同的,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的方法或者是经验,可以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