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29695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语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阳一中、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联考 语文试卷答题卷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弧线 孤立 呱哒 狐假虎威 飞觚流觞B、应该 弹劾 尸骸 垓下之围 言简意赅C、祈求 析疑 斫木 欣欣向荣 百折不挠D、荞麦 轿车 侨眷 矫枉过正 骄奢淫逸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君子在处理周围人的关系时总会避免产生任何龃龉与冲突。他的心总是关注着所有人,然后便宜行事:对于腼腆的,他便温柔些;对于有隔膜的,他便和气些;对于荒唐的,他便宽容些。他在交谈时既不突出自己,也不作壁上观。当他施惠于

2、他人时,他能做到赏同罚异,除非万不得已,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A便宜行事 B作壁上观 C赏同罚异 D反唇相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其他非暴力性犯罪没有废除死刑的情况下,首先废除贪污等罪的死刑是极不公平的,会产生非常负面的社会效果。B、贾某除被责成作出深刻检讨外,并给予留用察看半年、没收所受贿赂、扣发当月奖金的处理。C、近日,两广警方联手摧毁了一个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疑匪16名,缴获手枪和冲锋枪4支、子弹238发。 D、签字前我有责任提请全体注意:一经签字,甲乙双方不得终止协议,否则由终止方赔偿对方经济损失。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至于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演员与角色,他们既是“合二为一”的,又是“一分为二”的。_,_。演员的技艺刻画了角色的能耐,_。_,_。_。艺术家所能发挥的天地是双倍的。有时跳出角色表现自己观众既欣赏到角色的本领,同时也欣赏到演员超凡的功力演员有时进入角色而表现角色 演员的功夫又加强了角色的魅力演员与角色,真真假假、浑然一体得到双重满足A、 B、 C、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神爵元年春,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勘略小种,背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充国年七

4、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初,罕羌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解散虏谋,七月,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

5、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后罕竟不烦兵而下。遂上屯田奏,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国奏言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请罢屯兵,奏可,充国振旅而还。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年八十六,甘露二年薨,谥曰壮侯。 (选自汉书赵充国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通知:通晓 B、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

6、者 将:带领C、后罕竟不烦兵而下 竟:竟然 D、充国振旅而还 振:整顿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逾于老臣者矣 / 不拘于时,学于余B、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 不足为外人道C、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 /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D、缓之则走不顾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充国“有大略”的一组是无逾于老臣者矣 常以远斥候为务 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充国徐行驱之 虏赴水溺死者数百 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A、 B、 C、 D、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充国年轻时就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了解边情,行军打仗时爱士

7、卒,沉着稳重,这都是他作战取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B、赵充国根据叛羌的情况,采取了以守为主的战略。他到金城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途中,他小心谨慎,避免伤亡,计划好再作战。到西部都尉府后,敌人多次挑战,他都坚守不应战。C、赵充国还对敌人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先零羌劫持胁迫那些小部落一起反叛,罕羌首领事先派雕库向都尉报告,都尉扣押雕库作人质,赵充国放他回去,让他告诉首领:要与先零羌保持距离。他进兵到罕羌地域,下令不准焚烧村落,只可到田中去牧马,从而取得了罕羌的好感。D、赵充国等到敌人久屯松懈之时,引兵去攻击,敌人望风而逃,他只慢慢地追赶,掳获了大量的牛羊车马。打胜仗后,他上书请

8、求撤除骑兵,只留万名士兵在当地屯田。到第二年五月,敌人投降的达三万多人,祸患平息,他请求撤除屯田士兵,整顿队伍,凯旋而归。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好事近(清)邓廷桢云母小窗虚,窗滤金波疑湿。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天涯犹有未归人,遥夜耿相忆。料得平沙孤艇,听征鸿嘹呖。注:云母:竹名,指云母竹。(

9、1)试分析“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一句在词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4分) (2)词作下阕,表达怀远思人之情,但整理却写得很独特,试分析这种独特之处。(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2)安得广厦千万间,_,_!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4) .若夫乘天地之正,_,_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即兴与推敲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

10、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作家内在形象被唤醒并活动时,文思泉涌,势不可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王勃写滕王阁序,李白“斗酒诗百篇”,都属即兴创作。有时,即兴表现为“我不觅诗诗觅我”的紧急状态。一连串的形象、意念、词句以及主要脉络的情节如排山倒海般自动涌现,写都写不及,作家只能抓住轮廓匆忙记下,过后再补充和完善。司汤达53天写出巴马修道院,巴尔扎克于1831年写出75种作品,都属此类。即兴作品大都有首尾贯通,情感炽热,有一气呵成之势。但即兴不是没有酝酿而凭空出现的。首先,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王勃铺排大量典故,李

11、白诗歌中丰富的社会和人生经验,都是长期积累和有意储备的。任何酣畅淋漓的即兴创作,都是作家调集平生的记忆信息,厚积薄发形成的。其次,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刹那似乎容易,实际上兴会的来临极难。没有气氛和契机,即兴无由发生。王勃拥被而卧,李白饮酒,巴尔扎克喝黑咖啡,便都是借此来制造某种刺激情境,以待兴会到来。第三,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期酝酿的产物。司汤达写巴马修道院虽53天,但其准备和酝酿却花了6年。最后,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它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

12、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如果说即兴表现为灵感飞溅的快乐,那么推敲则表现了物化过程跋涉的艰难。李频“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复活中马丝洛娃的初次登台亮相的一个场景,托尔斯泰花费了10年时间,修改达23处之多。徐志摩说他作诗,从一点意思的晃动到一篇诗的完成,没有一次不经过“唐僧取经”似的苦难。推敲不仅表现为词句的精选,也包括细节的提炼,人物的安排,章节的转换,意境的合成等等。由于文学创作的工具和媒介都是语言文字,因此,所有的推敲也都以语、词为主来进行。推敲的好处是精雕细琢,表达心象精确鲜明,无处不使人感到作家的匠心。正如即兴创造需要推敲一样,推敲创造有

13、时也会出现颇为畅达的即兴。较长时间的词句斟酌,常常伴随着一连串的灵感和兴会。即兴和推敲是同一操作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可把它们绝对分开。对于具体作家来说,有的可能以即兴为主而以推敲为辅,有的则相反。不管他采用哪种操作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完满地把构思体现在纸上,把内在不可捉摸的形象物化为可以通过文字欣赏来消费的文学作品。如果把即兴与推敲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也许更有利于物化的实现。在语言文字的操作实践中,凡著名作家都能发挥即兴与推敲之所长,为己所用。李贺每有兴会,便立刻记取一鳞半爪,存之“诗囊”,回家后反复修改。欧阳修兴会突至,即使如厕,也要马上笔录,过后挂于墙壁,再三推敲。 节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虽然即兴创作在表面上具有突发性,但实际上,它是作家情感和经验累积后的必然结果。B、一部经过推敲而创作的作品,无处不使人感到作家的匠心;而即兴创作的作品,我们很难感受到作家的匠心。C、由于徐志摩的作品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