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29647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2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安全的宇宙环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作为普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

2、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目标】1.读天体系统图(图1.2)和文字资料,能在天体系统层次图(图1.3)中描述天体系统的层次性,找到地球的位置。2.读太阳系模式图(图1.4)和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表1.1),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轨道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方面的(公转方向、轨道倾角和轨道形状)一致性或近似性;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示意图(图1.5),说出地球只是普通的类地行星;结合以上两方面,归纳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3.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结合地球质

3、量和体积特征以及日地距离情况,解释地球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4.通过以上学习过程,掌握说明地理事物层次性的框图方法。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3.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4.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教学难点】地球生命存在

4、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归纳。【教学媒体】自制课件和相关影像资料。【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引入:如果我们向宇宙深处的某些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发送地球的问候,我们如何告诉他们我们的具体位置呢?为什么人类现在的宇宙生命探索仍然没有在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为什么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这节课我们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发散性思维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读宇宙由物质组成的示意图(图1.1)和文字资料。说出常见天体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知道天

5、体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读天体系统图(图1.2)和文字资料。提问:如何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提出天体系统性观念。填充在天体系统层次图(图1.3),找到地球的位置。用文字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提问:地球上为何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引导学生读太阳系模式图(图1.4)和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表1.1)。(1)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轨道位置及八大行星位次。(2)简介轨道倾角和偏心率的含义(3)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方面进行比较(公转方向、轨道倾角和轨道形状),得出三个共同特点。学生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6、普通行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点评:分析归纳方法引导学生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示意图(图1.5)。(1)简介大行星的分类。(2)地球与类地行星结构比较(质量、体积),得出相似性,说出地球只是普通的类地行星。(3)结合运动特征,归纳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强化地球是普通行星的认识。提问:为什么地球这么一颗普通的行星上具有生命呢?地球的宇宙环境具有怎样的特殊之处呢?合作探究:(1)明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液态水。(2)根据这些基本条件,结合地球质量和体积特征以及日地距离情况,探究讨论地

7、球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3)补充说明原始大气经过不断演化才适合生命呼吸;地球岩浆活动一直频繁,氢氧元素岩浆中分异出后化合为水,形成原始海洋。从地球自身条件明确地球存在生命的的原因。补充说明:(1)读太阳系模式图(图1.4)思考:行星运行轨道特征如何有利地球生命延续发展?(2)日地距离关乎地球生命的存在,那太阳本身对地球生命发展又提供了怎样的保证呢?学生探讨得出:(1)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境的安全。(2)太阳作为中等大小的恒星稳定地燃烧时间较长,有利地球生命的延续发展。(3)结合地外生命或外星人探寻活动的思考,归纳出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从地球宇宙环境本身认识地球存在生命

8、的原因。讨论总结: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回扣引入,说明: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的巧妙性和小概率性;但仅就银河系而言有1000亿颗恒星,每百万颗恒星周围的中有一颗行星存在生命条件的话,那我们可以说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吗?思考、总结P7活动。运用基本知识和观念,整理思路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愿望。升华情感价值观目标。预留方案:学生对宇宙的诸多方面知识都感兴趣,可能提出与地球宇宙环境关系不大的东西,如黑洞、暗物质等。教师应当对这些东西有一般了解,简单解释一下,马上把学生思路拉到课标规定的轨道上来。课下与学生探讨相关问题。小结反馈:(1)小结见板书。(2)反馈练习:1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天气系统名称:A_, B_, C_, D_。(2)把上图中的字母填入以下空格中,完成天体系统关系图(图1-2)。 2 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绘出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2)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_、_、_。(3)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_星(写出名称),质量最大的是_星(写出字母)。(4)小行星带位于_星和_星之间(写出名称)。(5)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中,此图所反映出来的是_ _。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