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29473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分析 片断一师:用12根长度相同的小棒围一个长方形,能有几种不同的围法?老师围了一下,一共有3种。边看边数长有几根,宽有几根。师:长是多少? 生:5. 师:宽? 生:1. 师:这是第一种围法。师:同学们看看这些长方形有哪些共同特征?生:它们的周长都是12.师:它们的周长相等,大小一样吗?比哪的?是比这个面吗?大小是什么?想知道吗?生:想。师:在课本71页。师:图形的大小是一个面,不是周长,在我们数学里是有特定名称的,这个特定的名称叫生:面积。我用一道可操作较强的题引入新课,一开课就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因为题目并不困难,只要动手就能得答案,“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同时复习了相关知

2、识。然后用“周长相等,大小一样吗”?让学生体会周长相同,大小不同。引入新颖,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理解,进而抽象数学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初步感知面积。片断二师:什么是面积呢?答案在课本71页。你说,什么是面积?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边读边画出来。师:你能指出哪些物体的表面?生:课本。师:课本的表面,摸一摸,同学们一起摸摸。还有吗?生:黑板的表面。师:黑板的表面在哪?黑的一整块是吗? 生:是生:电视机的表面。师:电视机的表面在哪?是这个面,对吗? 生:是师:不错,再考考你们!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

3、是封闭图形,哪些不是?师:第(2)、(6)个图形都有一个缺口,没有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因此,它的平面有多大,没有办法确定。这三个长方形是封闭图形吗?生: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也就是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

4、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对面积概念中的“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这两个数学名词比较陌生。教师让学生指一指自己身边物体的表面,并让学生摸一摸表面,让学生初步感知表面的涵义。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从而对什么样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形成表象。片断三师:所以它们的面积是确定的。比一比,谁的面积最小?生:第一个。师:你是怎么比的?生:通过观察就知道了。师:那么这两个呢?你认为呢?生:不知道。(师把两个长方形摘下重叠)师:这样能确定吗?生:不能。师:有其它办法吗?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图形。前后桌合作,把小图形摆在长方形上,数一数有几个小图形。一、二组负责摆长方形,三、四组负责

5、摆正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 师:你们摆得几个?生:8个。师:用的是什么图形?生:圆形。师:同样的长方形,测得的结果怎么不一样?生:因为用的小图形不一样。师:那怎么办?生: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师:对了,必须用同样大的图形,统一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面积单位,比如教室有大呀,测量土地等等。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答案在课本73页的中间。比较“用12根长度相同的小棒围成的3个长方形”学生一眼看出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小。剩下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单纯依靠观察无法判断,重叠也不行,引导学生摆图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第一组用圆形摆第一个长

6、方形,第二组用1.51的长方形,摆第二个长方形,第三组用12的长方形摆第三个长方形,第四组用1.51的长方形摆第三个长方形,汇报得出结果不一样,形成认知矛盾,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标准的必要,从而引出面积单位。要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更好的发展,都能学到自己有用的数学,我想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必须的。现代的教育观念已由过去关注结果而进一步转变为关注过程,关注体验。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回到主动探索和充分体验的位置上来,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有积极的学习体验,也就更符合符合课标中“关注人的发展”的根本思想。我针对学生对面积已有一定的模糊的了解,从“用12根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入手,让学生体会周长相同,大小不同,初步感知面积。然后充分放手,学生寻找不同的比较的方法,体会面积。课堂中学生能够积极跟老师配合,课堂参与的热情较高,他们一边在思考,一边动手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进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寻找生活的面积。“我不能站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上,因为它只有我的指甲那么大。”学生快乐而肯定地说。这就是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体验和理解。这个答案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