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29335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参考题1、正确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性质。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局部。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什么?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强调的是它的“实用和“中介功能,这是由“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界说引起的,它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而且意味着它是到达其他目的的工具。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进展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3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

2、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人文是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的人文性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有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利意识和审美精神多方面内容;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表达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教师教学过程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效劳人、开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健全人格。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活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不仅是概念的分

3、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培养。4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是什么?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那么重在提醒: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四个问题是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必要的构成局部,是与学习者休戚相关的。其中,“应学什么的逻辑前提是“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不是先验地预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根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课程必须

4、容纳学生的生活经历,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这也就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2、明确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根底、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开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底,也是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的根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底,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开展的根底,语文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根底。语文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因此,语文课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重要

5、内容。3、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四XX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知道语文素养的根本内容。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开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

6、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阔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5、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语文新课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理念,它包括两层意思:第一,“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怎样才算“正确把握。按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因此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应表达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

7、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根本领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根底,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

8、、提醒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时机;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表达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即它的民族性。比方,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构造等指导写字;再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

9、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藏。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6、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局部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四条。这四条讲了两个内容:一是目标的提出,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提出;二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与评价等。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表达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

10、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开展。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局部,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那么、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7、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1、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根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能主动进展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开展个性,丰富自

12、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根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展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开展合作精神。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共有十项。1-4项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兼有“过程、方法的目标。第5项是侧重于“过程、方法的目标。6-9项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诸方面提出目标,侧重点是“知识、能力以及“过程、方法。第10项从能力方面提出新要求“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

13、的能力。8、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有以下四个特点:1注意表达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学段目标十清楚确,阶段性十清楚显,同时注意表达各个学段之间学习目标的连续性。特别是5-6年级的学习目标,与7-9年级的学习目标自然衔接,这就从学习目标上克制了长期存在的小学和初中脱节的问题,防止了难易倒置、重复训练、各自为政等弊端,使九年的教学目标彼此衔接、浑然一体。2正确处理根底性与开展性的关系。阶段目标十分重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根底;同时又面向未来,力求做到有力地促进学生的

14、开展。所以,各个学段的目标既表达了根底性,又表达了开展性。如,1-2年级的目标不仅详细,而且全面,力求对初入学的儿童进展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夯实根底,以利持续开展。又如,写作方面的学习目标,1-2年级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3-4年级重点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5-6年级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这样的写作方面的目标,由乐于写话到自由表达,再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再到学会常见文体的写作,不仅符合学生学习写作的实际,表达根底性和开展性的有机联系,而且反映了贯穿于课程标准之中的语文学习整体推进

15、、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3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以往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局部,侧重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提出要求。对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给予特别的关注,明确、系统地从这两方面提出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一个特色。如,在情感、态度方面,不同学段分别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有表达的自信心“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又如,在学习习惯方面,不同学段分别提出“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目标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根底,而且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终身学习乃至一生开展积蓄了后劲。4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它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更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阶段目标中,表达了综合性学习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是共同的:一是有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能提出学习的专题;二是自主实践,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尝试解决问题;三是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使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