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289554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突破练(二)优先反应在“竞争类”反应体系中的应用(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1将足量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的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 ()C由于CO2是酸性气体,故CO2先与碱反应。CO2与KOH、Ba(OH)2均反应,但先与哪种物质反应,即存在竞争,若先与KOH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的K2CO3立即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因此,可看成CO2先与Ba(OH)2反应,后与KOH反应。继续通CO2,先与K2CO3/BaCO3反应还是先与KAl(OH)4反应,若先与K2CO3/BaCO3反应,则生成

2、的HCO会与Al(OH)4反应:HCOAl(OH)4=Al(OH)3COH2O,故CO2先与Al(OH)4反应后与K2CO3/BaCO3反应。继续通CO2,先与BaCO3反应还是K2CO3反应,若先与BaCO3反应,沉淀溶解,由于溶液中存在K2CO3,又会发生COBa2=BaCO3,故CO2先与K2CO3反应后,再与BaCO3反应,沉淀溶解,综上所述可知C项符合。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Mg2、Fe3、Al3、SO、CO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

3、、NH、Mg2、Al3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和Na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B根据图像可知,最初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H,则一定没有CO。根据沉淀的变化趋势可知,一定含有铝离子,而三价铁离子和镁离子至少含有一种。由于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和另外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是相同的,而弱碱氢氧化铝溶解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则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所以生成另外的沉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因此该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铁,而不是氢氧化镁。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NH、Al3、Fe3和SO,而钠离子是否含有则无法

4、确定,所以答案为B。3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和加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Fe3与N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8B19C38 D111B稀溶液中各物质的氧化性顺序为HNO3Fe(NO3)3Cu(NO3)2,加入铁后会依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Fe2Fe3=3Fe2;FeCu2=CuFe2;从图像中可知加入的铁为1 mol时,无Fe2生成,发生的反应是消耗硝酸为4 mol,生成1 mol Fe3;再加入1 mol铁发生反应生成Fe2物质的量为3 mol,

5、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2 mol,其中原溶液中的Fe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再加入1 mol铁发生反应,此时又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1 mol,说明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为1 mol;综上所述可知原溶液中Fe(NO3)3为1 mol,Cu(NO3)2为1 mol,HNO3为4 mol,则原溶液中Fe3与N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mol(1 mol31 mol24 mol1)19,B正确。4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IFe

6、2Br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C当通入1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C由所给离子方程式,结合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IFe2Br,A项正确;当通入Cl2时,原溶液中最先被氧化的是I,n(I)2 mol,其次被氧化的是Fe2,n(Fe2)4 mol,最后被氧化的是Br,n(Br)6 mol,D项正确;原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B项正确;根据题图,通入1 mol Cl2时发生的反应为2ICl2=2ClI2,C项错误。5在混合体系中

7、,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H)4、OH、CO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OH、CO、Al(OH)4、Al(OH)3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氯气具有氧化性,先和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是:IFe2Br,故A错误;在含等物质

8、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金属锌先和氧化性强的离子反应,离子的氧化性顺序是:Fe3Cu2HFe2,故B正确;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CO2先和Ba(OH)2反应,其次和氢氧化钾反应,再和碳酸盐反应,故C错误;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H)4、OH、CO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H先和OH发生中和反应,再和Al(OH)4发生反应,接着和CO反应,最后和Al(OH)3反应,故D错误。6某溶液A中可能含有NH、Fe3、Al3、Fe2、CO、NO、Cl、SO中的几种离子,且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现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溶液A

9、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_(填离子符号)。(2)溶液A中加入(NH4)2CO3,生成白色沉淀甲和气体甲的原因是_。(3)白色沉淀乙的成分为_(填化学式)。(4)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A中是否含有NH,另取10 mL该溶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溶液A中_(填“含有”或“不含有”)NH。所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若在溶液A中改加10 mL 0.2 molL1 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mol。解析:(1)因为加入过量(NH4)2CO3溶液只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A中一定没有Fe3、Fe2,

10、一定含有Al3,CO不能与Al3共存,所以溶液A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3、Fe2、CO。(2)溶液A中加入(NH4)2CO3,生成白色沉淀甲和气体甲的原因是:CO与Al3的水解反应相互促进从而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3)因为溶液中有0.1 molL1 Al3,而加入铜及硫酸后铜溶解了,说明溶液中有0.1 molL1 NO,据电荷守恒则一定还有SO,因为加入了过量(NH4)2CO3,所以溶液甲中还含有CO,加入氢氧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乙是BaCO3、BaSO4。(4)据分析,溶液A里一定有Al3、NO、SO,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达到最大量后没有立刻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NH;加入15 m

11、L氢氧化钠时Al3沉淀完全,n(Al3)0.1 molL10.01 L0.001 mol,n(OH)0.003 mo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10 mL 0.2 molL1 Ba(OH)2溶液中n(Ba2)0.20.01 mol0.002 mol,n(OH)0.40.01 mol0.004 mol,加入Ba(OH)2溶液之后,Al3和SO先沉淀,剩余0.1 mol OH与0.1 mol NH反应,故最终反应生成0.001 mol Al(OH)3和0.001 mol BaSO4,共生成沉淀0.002 mol。答案:(1)Fe3、Fe2、CO(2)CO与Al3的水解反应相互促进从而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3)BaCO3、BaSO4(4)含有0.20.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