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28955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世界——中非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非关系的保护层:软实力中国与世界选修课期末论文姓名:付伟男学号:1150032学院:经管学院专业:工程管理年级:大二摘要: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原来指的是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软实力是中非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中非关系的内部能够塑造缓冲空间,形成中非关系发展坚实的内核,在外部能够消弱中非关系的负面言论,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本文章以作者参与中国与世界课程其中一堂模拟联合国“中非关系”会议的发言和感受为基础,论述软实力对于中非以及中国与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关键词:软实力,中非关系,发展中非关系历史悠久,这两块古老土地从未中断过彼此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

2、,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形成了患难与共、真诚友好、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国和非洲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西方国家不断放出“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的声音,严重影响了中非关系的发展。同时,软实力不足容易引起中国与非洲国家产生误解和冲突,从而影响非洲地区和中国在当地的发展。因此,在我看来,分析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现状,分析中非软实力这个保护层对于当下的中非关系来说十分重要一、软实力与中非关系如今的国际社会,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相互依存,国家影响力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文化、制度等软性因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软实力反映了国际政治的新现实,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逐步突显。软实力可以

3、划分为发展模式、外交能力、国家形象、文化等方面。它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关系的重要工具。中非关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软实力因素。中非关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西方的媒体、学者和政界人士的质疑和指责,其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即掠夺非洲的资源、以廉价的商品占领非洲市场、向非洲国家推销中国的发展模式、破坏非洲的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保障。西方国家的“新殖民主义”的论调严重损害了中国在非洲地区乃至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影响了中非关系的正常发展,制约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和平发展。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指责和批评与非洲内部对中非关系发展的不满应该引起中国的重视和警惕

4、,因此,加强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推动中非关系向前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发展模式、国家形象和国际传媒、外交政策四方面内容。文化因素是指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使他国认同一国的文化,同化与融合到他国文化中去;发展模式是自身的发展战略、理念和方式等;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综合性评价,国家形象不仅依赖国家的实力状况,同时依赖于国际社会的“眼镜”;国家传媒实力可以将国家的文化、发展模式等方面传播到国际中,塑造国家形象;外交政策是指一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策略。 在中非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欧美等西方国家极力散播非洲版“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言论,离散中国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

5、系,削弱中国的在非洲的影响力;在中非关系发展的内部因素中,非洲内部对中国的质疑声音也开始出现,同时,部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不合理行为也对中非关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软实力建设有助于减弱或者消除外部负面言论的影响,能够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二、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战略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加强同第二、第三世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中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非洲是发展中国国家最多的大陆,加强中非关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作之一。软实力是中非关系正常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文化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为中国软实力塑造了深厚的内涵。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非洲

6、友人学习和钻研,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在优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积极重视文化的传播,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在非洲大陆的设立增强了非洲国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认知和学习。中国在非洲的孔子学院、孔子学堂的建设速度较快,但其文化传播质量仍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中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是通过政府的推广,民间组织的介入较少。此外,中国传统文化难度大,推广困难。综上,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在文化方面的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真正将其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二)经济模式方面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

7、积累和发展,如今中国的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2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中的主要经济难题,保持了经济连续、快速的增长。“中国模式是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转变演进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渴望脱贫和发展的非洲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中国的经济模式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中国模式是一种正在生成、正在构建、尚不成熟的社会发展模式,所以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并不足为奇。”中非关系中经济模式的软实力的问题首先在于中国自身面临的问题。中国的产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仍然处于

8、全球产业链条的低端、中国全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模式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模式对非洲软实力的发展还在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本土化问题。(三)制度建设方面中非关系中的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加强。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同非洲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同时,中国向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等组织派遣了代表,加强了中国同非洲地区的联系,推动了中非关系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四)国家形象与国际传媒方面中国在非洲地区塑造国家形象有着传统的优势。在对外经济援助方面,自1978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逐年增加。2

9、009年中国与非洲22个国家签署了33个对外援助项目,较2006年的援助规模增加了一倍。在对非洲地区军事维和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和支持联合国、地区组织和非洲国家协调非洲冲突的努力。同时,中国还积极向非洲地区派驻医疗队、农业专家等,帮助非洲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在非洲的大量行动塑造了中国在非洲地区国家形象的坚实内核,有助于中非关系软实力的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非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西方国家对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发展有着更多的担心和疑虑,国际社会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这严重影响了中非关系的正常发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在非洲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指责,认为中国在非洲的行

10、为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阻碍了非洲的民主改革,破坏了非洲的人权状况。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掌握着舆论的主导权,通过其舆论的主导权不断地提出“新殖民主义”等论调,指责中国在非洲的行为,使得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的传媒力量在自身的实力方面亟待进一步的发展。(五)外交政策方面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则。中国同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不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支持非洲国家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在中非关系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对非洲的外交政策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中

11、国对本国在非洲的企业的规范性较弱。中国的部分企业忽视了非洲地区的利益,影响了当地的就业状况,从而引起非洲民众的抱怨,导致了排华现象的产生。“一些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不当行为给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其次,中国对非洲的公共外交较弱。中国对非洲的外交行为主要来源于政府行为,公共外交较少。中非关系中公共外交更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塑造民众之间的互信,促进中非关系的更好发展。三、提升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对策建议如今,中非关系的发展既是经济关系等硬实力的发展,又是软实力因素的成长与积累,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是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应以增强文化和经济模式的吸引力为基础、以加

12、强制度建设和外交政策的规范力和以完善国家形象和国际传媒的影响力为途径,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一)增强文化和经济模式的吸引力在文化方面,中国应进一步建设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中国需要进一步增加和增强孔子学院的数量和质量,除此之外,更应该让非洲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首先,中国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解决目前模式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增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其次,中非之间应该加强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交流,真正使非洲国家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加强发展模式的本土化和成功经验的学习。(二)国际制度和外交政策国际制度和外交政策是建设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首先,中国要积极帮助非

13、洲国家融入国际社会。其次,进一步突出中非关系中公共外交的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与日益多元化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单靠政府外交已不足以应对。”扩大中非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可以为中非关系中的软实力提供动力。(三)扩大国际传媒与国家形象的影响力国家形象与国际传媒是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重要软实力资源。国家形象的形成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同时依赖于国际社会对国家的分析和评论。国际社会对同一事实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评述,因此,国际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不容忽视。中国对要加强中国在非洲地区的积极作用,为中国正面形象塑造基础。其次,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国家形象的建设需要国际传媒的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时

14、代,拥有广泛传播渠道的国家就拥有了更多的软实力,对如何解释问题有着更大的话语权。中国的传媒力量应该积极主动,掌握在非洲地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主动权,而不是将主动权交由其他国家媒体去塑造。同时,中国应该加强同非洲媒体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宣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抵消“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言论的负面影响。课堂感受在“中非关系”讨论课上,各个地区组织和国家的代表同学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于中非关系的观点,其中明显分为两派“中国友好论”的中国、非盟、俄罗斯,和“中国威胁论”的美国、欧盟。身为美国代表的我,虽然心中对中非关系抱以极大希望和支持,但在课堂上仍然以美国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企业

15、规范化严重不足,以及中国发展模式脆弱还未完善到足以提供给非洲人民借鉴的地步。但由其他“各国代表”的发言来看,每个同学都对中国援非建设抱以支持的态度,并且提出了对不足之处改进的几种办法。这也是我在课后思索之后得出中非需要软实力这个保护层的启发和源泉之一。总结软实力是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非关系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对非洲硬实力方面发展较快,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这不仅制约了中非关系中的硬实力的建设,也严重影响了中非关系的正常发展。在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软实力发挥的作用逐步突显,建设中国对非洲软实力是中国对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相信每个参与过中国与世界这门选修课的同学,在日后都会有自己对中非关系和中非软实力的一些思索,这些思想必定会在未来中中国的各个行业上闪出火花,给中非关系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注释:1 “软实力”(soft power)也被译为“软权力”或者“软力量”。2 Peter Bachrach ,Morton S. BaratzTwo Faces of Power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6, No. 4 (Dec., 1962), pp9473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JForeign Policy, No. 80,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