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287702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实行说课。一、 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

2、标定为知识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使用。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升学生阅读科普文的水平。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使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

3、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实行全面概括。二、说学生。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水平分析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

4、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所以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三、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个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

5、。对语言的理解使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水平。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实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所以,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使用的语言的特点。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

6、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配乐朗读或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学生朗读。多媒体显示: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本文说明对象时什么?(物候,物候学)(2)理清思路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

7、学的意义。(3)本文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三、细读课文,知识抢答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

8、次排列的(5)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齐读大林寺桃花请运用课文知识来解说这一奇观现象。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四、品味语言,赏析课文1、品读文章一、二自然段,然后讨论交流。 我觉得-(字词或句子)写得好,因为。2、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

9、隧道,向目的地前进。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示例: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请说说。1、清明前,开秧田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3、馒头云,天气晴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

10、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五、布置作业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2

11、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我走出传统教法的樊篱,自觉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体以飞扬的生命力。在老师富有启迪性和亲和力的语言导引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惟恐自己没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他们灵活地采用了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课堂变成了求知的乐园。学生的参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都得以超乎预想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此时,沉默已不再是金。“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事理说明文的特征,说明的语言、顺序等”这些抽象、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教完本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没有好的学生和文本,而是现代课堂呼唤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好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