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285807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苏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2009台湾,62)下列三个反应式中的X与Y分别为两种金属元素的代号,但Cl为氯的元素符号。XYCl2=XCl2YCl22XCl2=2XCl3Y2XCl3=YCl22XCl2已知三个反应均能向右进行,试依据以上三个反应式,推测下列物质中哪一个是最强的氧化剂()A.XCl3BXCl2CCl2DYEYCl2解析: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方向为: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要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XYCl2XCl2Y氧化剂强弱:YCl2XCl2,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Cl22XCl22XCl3

2、氧化剂强弱:Cl2XCl3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Y2XCl3YCl22XCl2氧化剂强弱:XCl3YCl2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强弱顺序:Cl2XCl3YCl2XCl2。答案:C2氯气性质活泼,下列物质不能由氯气和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NaCl BFeCl2 CFeCl3 DCuCl2解析:氯气与变价金属单质直接化合时得高价氯化物。答案:B3. 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A.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Ca(ClO)2易吸收水分而潮解CCa(ClO)2跟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 DCa(ClO)2跟空气中的CO2反应解析:漂白粉在空气中

3、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碳酸可以与Ca(ClO)2反应生成HClO,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的作用下易分解,使漂白粉失效。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答案:C4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2是电解质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C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退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解析:电解质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A错;在高温条件下,C

4、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在高温条件下C的还原性强于Si,B错;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碘生成,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C正确;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BaCO3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导致CO的水解向逆方向进行,所以溶液退色,BaCl2溶液呈中性,因果关系不对应,D错。答案:C5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 氧化性:HClOI2SO

5、B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HClO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退色解析:SO具有强还原性,可被HClO和I2氧化。第二步溶液蓝色消失是SO还原I2的结果。答案:B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干燥氯气B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外加保护膜的细铁棒做笔在滤纸上写字显红色字迹C石油的分馏D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解析:用排水法收集Cl2,得不到干燥氯气,故A选项不正确;细铁棒接电源负极,作阴极产生H2,阴极附

6、近OH的浓度增大,遇酚酞变红色,故B选项正确;石油分馏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附近,故C选项错误;HCl极易溶于水,用此装置会引起倒吸,不安全,故D选项错误。答案:B7.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12 D23解析:NaClO3和Na2SO3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要确定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只要将方程式配平即可。根据方程式:2

7、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知,n(NaClO3)n(Na2SO3)21。答案:B8氯水是含多组分的混和物,其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有不同的体现,例如: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退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是由于 ;是由于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退去的原因是或者是: 。解析:能使变红的酚酞退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中和碱性)或过量氯水中的HClO将变红的酚酞漂白,若要设计实验证明退色的可能原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退色后溶液中再

8、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说明是HClO漂白作用的结果;若再出现红色,说明是氯水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的原因。答案:(1)在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并置于阴凉处(2)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氯水过量后HClO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若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9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1)图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中退色的是A_(填“a”或“b”),图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将铜丝换成铁丝,做实验,结果也能点燃,你认为铁丝也能点燃的理由是A_(填选项字母)。A.Fe与Cu都是金

9、属元素 BFe的熔点比Cu高CFe的密度比Cu小 DFe的金属性比Cu强(4)将装置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日光没有直接照射),一会儿后,观察到量筒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量筒内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内液面上升等。油状液滴的成分可能是(写分子式) _。水槽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其原因是 。(5)将硫酸溶液滴入图实验后的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也有Cl2生成,其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解析:(1)(2)(4)都是教材中实验所解决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回答。(3)是对两种金属的比较,Cu能发生的反应,则比Cu更活泼的Fe也能够发生反

10、应。(5)此问是本题的一个难点,溶液中有Cl和ClO,加酸酸化后,两者应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bCl22OH=ClClOH2O(3)D(4)CH2Cl2、CHCl3、CCl4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Cl2和水的反应反应中有HCl生成,使溶液中的Cl浓度增大,促使NaCl的溶解平衡向生成NaCl固体的方向移动(5)ClClO2H=Cl2H2O1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些气体的化学性质,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A、C中产生的气体都通入B中。(1)实验前如何检查A部分装置的气密性? 。(2)碱石灰的作用是 。(3)

11、如果a、b分别是_,则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必须禁止。(4)如果a、b分别是浓磷酸(磷酸是高沸点酸)、NaI,在B中将会看到: 。(5)如果在B中将会看到白烟生成,写出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A中生成Cl2,进入B中的气体肯定有潮湿的Cl2,C中由于a、b不确定,可以生成的气体不确定,但产生的气体在常温下能与Cl2发生反应。答案:(1)用止水夹夹住A的导气管,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当少许水滴入试管后停止滴水,说明装置不漏气(2)吸收尾气(3)稀硫酸(或稀盐酸)、Zn(或Fe)(4)有紫黑色固体生成(5)3Cl28NH3=6NH4ClN2112009

12、年11月12日,中华网报道:贵州省某少数民族自治县位于山区的一化学试剂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泄漏出的氯气迅速向周围的居民区蔓延,所到之处草木枯黄、大片蔬菜被毁。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应该往哪里撤离?(填“山坡上”或“低洼处”)A_;(2)如果你在该厂实验室准备撤离时,应该准备什么样的简易“防毒面具”避免吸入较多的氯气? ;(3)如果你当时在距离化工厂较近的居民家中,如何利用家中现成物质来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4)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处理,他们先把泄漏的氯气钢瓶投入一盛有某物质水溶液的水池中,该物质是 ;(5)对弥漫在空气中没有散去的氯气,消防队员喷洒了一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的

13、水溶液进行处理,该化学物质是_。解析:性质决定处理方案(Cl2)比(空气)大山坡上答案:(1)山坡上(2)用蘸有稀碳酸钠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3)用蘸有稀碳酸钠溶液、小苏打溶液或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4)NaOH(5)氨水12(1)氯气对饮用水消毒的原理是 。氯气的消毒能力受水的pH的影响,pH小时的消毒能力_pH大时的消毒能力(填“”或“”),其原因是。(2)通常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ClO2,同时生成Cl2,写出化学方程式: 。市售的一种新型消毒剂含两种成分,分别是NaClO3和Na2C2O4。两种成分在溶液中混合便产生ClO2,写出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打算通过研究性学习,比较这两种制取ClO2的方法的利与弊。要拟定一个简略的研究方案,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向进行研究?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知氯气消毒的原理是氯气与水作用产生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本材料考查自来水的消毒问题,同时题中设置了研究性学习问题,这也是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比较两种制取方案的利与弊可以从材料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制备方法进行分析等。答案:(1)Cl2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Cl2H2O=HCl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