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28375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中考精选之三多彩的光一、选择题1(芜湖)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2中的 ( )C2(安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l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AA大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l0cm且小于20cm D小于l0cm3(安徽)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 4(北京)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D5(长春)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 A日食和月食 B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C水中的倒影

2、 D雨后的彩虹6(广安)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A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7(广安)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D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8(梅州)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C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

3、的可逆性第8题图A B C D9.(韶关)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C10(深圳)图10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图10A B C D11(湖北)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象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它色光12(南京)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4、 D正立放大的虚像13(南京)把图3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B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图3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13(泰州)物体从凸透镜的5倍焦距处移向透镜的过程中,下列有关成像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DA总能用光屏找到所成的像B物体到达2倍焦距处时,成正立等大的像C所成的像逐渐向透镜靠近D只要物距大于焦距,像与物总是位于透镜的两侧 14(绵阳)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DA验钞机验别钞票 B自

5、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光缆传递信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15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DA都正确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16.(苏州)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

6、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17 (枣庄)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B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18(烟台)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B19(枣庄)如图是表示某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A甲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AB乙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C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D乙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20(贵阳)在下列的一些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AA在

7、树阴下“躲太阳” 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C对着平面镜梳妆 D站在岸边观赏水中的游鱼第3题图21(黄岗)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西湖大酒店风景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22(连云港)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B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bc漫反射太

8、阳光光屏d红紫a23(连云港)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AA小于5cm B大于5cmC大于10cm D大于5cm小于10cm24(山东)如图所示,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BABCD25(济宁)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AC.

9、光有能量 D. 光沿直线传播二、填空题1小明同学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是_10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选填“实”或“虚”)像。2(湖北)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由于小明的眼睛有些近视,他为了看清楚自己在镜中的像配戴了一副 透镜片做的眼镜,此镜片对光线起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3(泰州)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_,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第11题图BBAA4(

10、莆田)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现象5(黄岗)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近视、远视)眼,可以用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区看书,通过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6(内江)如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那么,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倒立、_

11、(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_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7(盐城)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 三、实验探究题1(芜湖)图5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2(北京)小刚同学用

12、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_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贵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如图9(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9(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填“前方”或“后方”)。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应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