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282722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肖曙霞2010-11-012010-11-01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巩固国家政权、 优化配置执政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刚化手段,在 “管住 ”的基础上,力求 “管好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也是机构编制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在新时期,编制部门如何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巩固实名制成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值得我们思考。一、青河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情况机构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增加机构编制管理的透明度

2、。 2007 年底青河县实行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以中央编办研发的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为依托,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和编制使用通知单为载体,实现了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 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一一对应,切实把编制落实到具体人员。一是贴近实际, 注重日常管理。 把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机构、人员信息适时更新、月月审核,每季汇总,及时掌握机构编制变化情况, 实现对编制、 人员全方位监控, 强化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日常跟踪管理。二是合理分工,确保信息质量。将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各主管部门,各自负责本系统的实名制信息系统, 信息发生变化时

3、, 其将更新的信息上报县编办,经编办审核、无误后下发给主管部门使用。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既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又极大地提高了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质量。三是搭建平台 ,实现有机统一。青河县编委办实现了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的升级,做到“人员变动,随时登记,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同时,健全了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机构编制台帐, 在全县在职人员信息的审查、人员信息变动的调整和数据汇总等工作中, 实现了 “一人一编一岗 ”,有效杜绝混编混岗、在编不在岗等现象发生。四是专机专人, 确保严格规范。 安排专人专机操作 “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在每月的实名制信息的收集、审核、汇总

4、及数据信息上报地区编办时,严格按程序操作。既按时、保质,规范操作,又规范了机构编制数据信息的管理。五是强化管理 ,发挥监督检查。青河县编委办在实名制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切实把关,重点审核各类编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岗位设置与批准文件是否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核定的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是否相对应,切实做到 “四个统一 ”即机构编制管理证、工资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减登记表和“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信息”的统一。今年,青河县结合实名制管理,贯彻落实中纪委解释精神,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各个环节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巩固实名制管理成果。一是严格执行空编进人审核制度。各级机关、事业单位

5、出现空编需补充人员时,必须填报编制使用申请单。机构编制部门在审核实名制的基础上,向用人单位核发编制使用通知单。用人单位凭编制使用通知单在核定的编制、职数限额及人员结构内办理人员的录用、聘(任)用、调任等手续。二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制约机制。 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从体制上保证了编制与财政供养人员的统一,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财政预算和工资总额管理的有机结合,做到了“三个一致”即:纳入财政开支单位的经费来源与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经费来源相一致; 纳入财政开支单位的人数与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数相一致; 财政部门分类发放工资的人员类别与 机构编制管理证上的人员类别相一致。三是进一步

6、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 青河县编委办在具体工作中一手抓创新管理,一手抓监督检查。 加大了对机构编制工作监督和指导, 适时组成督查组对全县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督查, 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机构编制部门 “把关、协调、监督 ”的职能作用。三、建章立制 ,强化管理 ,构筑长效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严格对机构编制管理证进行年审,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证 的机打,换发新版证书, 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台帐,按时完成机构编制统计年报工作,全面掌握机构编制运行情况。 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关事业单位超编、 超结构进人问题, 解决了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人员编制混用问题,实现了对人员编制的动态

7、管理。二是建立编制使用通知单和 “四联单 ”制度,加强对编制使用和进人渠道的监督检查。在增人入编方面,严格规范人员进出编制度,满编、超编单位不得要求增加人员,空编单位若需补充人员的,必须先填报编制使用申请单,由编办对用人单位人员结构和岗位空缺情况进行审核, 并会同人事部门确认人员身份是否符合该单位编制性质,无误后下发编制使用通知单,以防止逆向调动或人员进编身份不符等现象。三是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 组织人事调配、 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管理、 社会保障相互配合的长效制约运行机制,建立 “三核一代 ”制度,即编办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核资,邮局代发。 机构编制部门根据用人单位的申请审核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

8、情况。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办审核意见,办理人员招录(招聘)、调动和工资审批等手续。 财政部门根据机构编制、 组织、人事部门相关手续核拨人员经费和统发工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据此办理相关社会保障手续,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督检查工作格局。四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度。 青河县坚持 “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 参与和监督权。各单位(部门)在上报实名制数据前, 须将单位的机构名称、 编制数、领导职数、实有人员、经费形式以及工作人员的姓名、 性别、职务等信息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自觉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在公示无检

9、举、无异议后,再录入 “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 ”,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无误。五是建立实名制信息汇总与机构编制数据库对接及报告制度。 由以前一年向上级报送一次数据库改为半年报送一次, 并对实名制数据同机构编制数据库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对数据的变动的原因详加说明,做到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六是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实名制管理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提供了 “抓手 ”,丰富了监督检查手段,使监督检查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青河县严格贯彻执行 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 阿勒泰地区人员编制结构审核办法、阿勒泰地区编制实名制管

10、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和法律法规,实现了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问题。一直以来机构编制部门在坚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而编制实名制管理, 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实利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但有些政策法规只是在相关会议上或领导讲话中提到,广泛的学习,宣传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还有待加强。2、职能部门协调问题。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改变了以往的管理程序,延伸了管理权力,推动了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从各行其政、 画地为牢的状态向配合协调、 监督制约状态的转化, 修补了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断裂的管理链

11、条。 大家虽认识到实施该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但在具体实施当中, 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权力分割的冲突难以避免。 譬如机构编制和人事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处于管理上游位置, 它通过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准程序规范了管理过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事部门从事综合计划的职能。3、改革配套问题。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全面实施,必然要求对超编人员、违规人员的清理清退, 如果人员分流政策落实不了, 相关改革配套政策跟不上,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也难真正到位。五、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在认识层面上要切实增强机构编制意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增强各单位党政 “一把手 ”和全社会

12、的机构编制意识, 让他们深入了解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和实行实名制的意义。 上下形成共识,用足用好用活编制, 控制机构编制膨胀, 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2、在管理层面上要注重协调配合。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靠机构编制部门一家单打独斗 “唱独角戏 ”是完不成、 “唱”不好的。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必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多沟通、多协商,争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实现 “各家一把号,共奏一个调 ”的局面,有效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3、在技术层面上

13、要完善系统功能。(1)、完善多样排序功能。实名制管理系统只能根据人名手动调整顺序,如果在系统中增加像 EXCEL 表的排序功能,实现以表头各列为关键词的人员信息按需排序,及时汇总出各类人员信息,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增加查询信息直接修改功能。实名制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比较强,但查询到的错误信息不能直接修改, 还得一层层进入原单位实有人员窗口进行修改,如果在系统中增加查询信息直接修改功能,会给数据维护、查错、修改带来极大方便。(3)、增加人员信息批量修改功能。实名制管理系统人员信息录入工作量大,有些单位人员信息录入错误需要批量修改时需打开人员信息窗口逐条修改。如果系统能够增加像 EXCE

14、L 表的自动记忆修改信息,并能像 EXCEL 一样直接拖动复制修改,会节省很多时间。(4)、政策层面上要出台硬政策。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要配套相应的人员消化的政策,一竿子到底,切实杜绝 “超编缺人 ”、“无人干事 ”现象,确保管住人员编制总量,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切实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管活,实现机构编制效用的最大化。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

15、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侍中、尚书、 长史、 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