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28249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名句积累。1秋雨绵绵的早晨,奶奶一边给我加衣服,一边唠叨_,_。(填上一名恬当的谚语)2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正如韩愈所说_,_?3习近平爷爷用礼记中的话教育我们要_,_,_,明辨之,_。4夕阳映照在水面上,让我们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5你的好朋友兰兰和亮亮为谁的字更好而争论不休,你能用卢钺的一句诗来劝劝他们吗? _。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二八月,_。夏雨少,_。2_,十场秋雨要穿棉。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_;那_山崩地裂,好像_都被震得颤动起来。4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_代的_。其中富

2、含哲理的一句是“_,_”宋代的卢钺则对梅与雪做出了评判:“_,_ ”。 5“炎帝之_,名曰_。_,溺而不返,故为_,常衔_,以堙于东海。”这个故事的名字是“_”。三、 根据课文填空。1乡下人家门前的空地上种着_、_、_、_,这些鲜花美丽,迷人,表达了作者对_。2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_。4顺着_,溪流时而_,时而_,时而_,时而_,溪声也时时变换_。 5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_,慢慢地在扩大它的_,加强它的_。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繁星(七一)中_、_、_,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_和

3、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_,_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_。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_的修辞手法,用_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_的画卷。五、 知识回顾。 1.写一句关于秋天的谚语:_,_。 2.小弟弟有问题总是不好意思问人家,怕别人笑话他。我会用韩愈的“_”这句话来劝他。 3.“_三分白,_一段香”,卢鉞的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4.观潮一文赞美了_,抒发了作者_。 5.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_的精卫。六、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1.凉州词是_代诗人_所作。诗的最后两句是“_”,其意思是:_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了三个故事,其中最能触动你的是_

4、,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_。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_(谁)说的,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了解了_(谁),他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_七、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一场秋雨_, 十场秋雨_。2.即使是聪慧的人,也是要学习和向别人求教的,正如汉代王充所说:“智能之士,_,_。”3.读诗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_”描绘的是暮江景色,“返景人深林,_”描绘的是深林余晖;读诗也能让人领悟到深刻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_”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4.我们跟随课文欣赏了许多美景:有被称为天下奇观的_,有巴金笔下夜空中的_;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神话人物:有_的精卫,

5、有_的盘古,还有_的普罗米修斯。八、 根据课文内容。1.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都在写景的同时揭示一定的哲理,其中“_, _ ”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寓意相同。2.出塞和凉州词都是以 _ 为主题的诗歌,其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样,表达战士们作战沙场,久久未回的诗句是:“ _ , _。”3.观潮一课,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写非常生动,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4.从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我认识了_ 的蟋蟀;从麻雀一文中,我认识了_的老麻雀;从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我认识了_的王戎。5.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

6、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_ ”的含义,从而立志“_。”九、 根据学过的知识填空。1本学期我积累了很多写景的对联我喜欢的一副是_2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天晴的景象,我能写出描写凤蝶儿的诗句_。3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题目写出了诗人王昌龄在_(地点)送别老朋友,“_,_这两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4我们家的男子汉描写了一个_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_的形象。5小明学习遇到了挫折,我会把“_”这句名言送给他,鼓励他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不要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6老师经常用“_”告诉我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

7、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十、 课文内容回顾。1.一道残阳铺水中,_。暮江吟2._,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3._,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4.但使龙城飞将在,_。出塞5.精卫常_,以堙于_。精卫填海6.人非_,孰能_?韩愈十一、 日积月累。1天行健,_。 2胜任者有力,_。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_,_。4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句子:_5在自制的书签上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_十二、 根据积累填空。(1)题西林壁中,“_,_”告诉我们“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从整体上去观察”的道理。(2)夏日绝句中,“_,_”表达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3)浪潮越来

8、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4)女娃游于东海,_,故为精卫,_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十三、 回忆课文内容。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描绘了一幅_的田园风景图;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达作者对_的喜爱。2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_、_、_、_的生活。3天窗描写了在乡村里一个_般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_和_里给

9、孩子们带来的_和_。孩子们通过小小的一扇天窗,对外面世界的_和_,让孩子们的心灵更加灵动和美丽。4三月桃花水把阳春三月的河水比作_;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_还贵,比_还亮,美得让人沉醉;抒发了作者_。十四、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俏也不争春,_。待到山花烂漫时,_。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代_,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_,_”;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_”;“_”写出了儿童们焦急的四处搜寻的状态,表现出儿童们天真和稚气。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的诗句是“_,_。”4乡下人家描绘了和乡下人家关系最密切的几个画面,分别是瓜藤攀檐图、_轮放图、_出土图、_、_、月夜睡梦图,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十五、 课文知识闯关。 1观潮一课,按照_、_、_的时间顺序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_大潮。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的响声,好像_滚动。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浩浩荡荡_; 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4细细的溪水,流着_和_的香味,流着_。5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_,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响声_,只见东边_的地方出现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