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2823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计算机8、Internet基础知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特网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是 Internet 的中文正式译名。Internet是采用TCP/IP协议集的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网络的网络)。Internet 是当前覆盖面最宽、影响最大的一个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是美国正在建 设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柱网络之一,也是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Internet是由网络路由器(Router)和通信线路连接的,基于通信协议TCP/IP构成当今信息 社会的基础结构。因特网的起源和发展1. 因特网的起源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1969年国防部高级研究所计划局(ARPA作为军用实验网络而建立, 名字为ARPANET,初期只有四台主机,其设计目标

2、是当网络中的一部分因战争原因遭到破 坏时,其余部分仍能正常运行。因特网的成型: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将美国各地科研结构的计算中心连接到分布不同地 区的五个超级计算中心 。NSFNet成为Internet上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的主干部分,代替了 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9年MILNet (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 名称。此后,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网相继并入Internet, ARPANet宣告解散。3.因特网的大发展9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

3、tructure)计划,即NII, 对于因特网在美国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推动了因特网在世界的快速发展。Internet的发展和运作不受任何一个政府的约束,它的最高管理机构是1992年成立的Internet 协会( ISOC, Internet Society)。这种把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形成由 网络实体相互连接而构成的超级计算机网络,人们把这种网络形态称为 Interne(t 互联网络)。 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我国进入因特网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第一条接入Internet的专线是1993年中国科 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 AT&T 公司的

4、国际卫星信道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 64Kbps 专线。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 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 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成为通过国际专线接入Internet的第71个国家。1995年12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并通过了 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第一阶段(19871994年)。这一阶段是电子邮件使用阶段,我国通过拨号与国外连通电子 邮件,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功

5、能。第二阶段(19941995 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我国通过 TCP/IP 连接,实 现了 Internet 的全部功能。第三阶段(1995 年)。这一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 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 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1 996年,在我国投入使用的互联网络有4个: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2000年,投入运行的主要网络又增加了 3个:中国联通互联网(U NINET)

6、;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IP 地址为了使连入 Internet 的众多计算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 Internet 中的每一台主机都分配有 一个唯一的 32 位二进制地址,该地址称为 IP 地址,也称作网际地址,它是 Internet 主机的 一种数字型标识。IP 一般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数表示。如:202.112.105.118IP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1)网络标识 用来区分 Internet 上互联的各个网络。( 2)主机标识 用来区分同一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主机)。IP 地址的分类A类地址:IP地址的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其

7、有效范围: 1.0.0.1127.255.255.254主机数量可达到: 16777214台B类地址:IP地址的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128.0.0.1191.255.255.254) 主机数量可达到: 65534 台C类地址:IP地址的前2 4位表示网络号,后8位表示主机号(192.0.0.1223.255.255.254) 主机数量可达到: 254 台D 类地址:用于组播,允许一个发送者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个接收者。E 类地址:用于实验和将来使用。各类IP地址的说明:A类:网络号为8位,最高位为0;称为类别比特。主机号为24位;B类:网络号16位,前两位10;主机号为16位

8、;C 类:网络号 24 位,前三位 110;主机号为 8 位;D 类:最高四位为 1110E 类:最高四位为 1111特殊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 IP 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的根据。最为简 单的理解就是将两台计算机各自的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 AND 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果 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通信。一般来说,一个单位IP地址获取的最小单位是C类(256个),有的单位拥有IP 地址却没有那么多的主机入网,造成IP地址的浪费;有的单位不够用,形成IP地址紧缺。 这样,我们有时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网络划分成更小的子网。正常情况

9、下的子网掩码的地址为:网络位全为“1”,主机位全为“0”。因此有:A类地址网络的子网掩码地址为:255.0.0.0。B类地址网络的子网掩码地址为:255.255.0.0。C 类地址网络的子网掩码地址为: 255.255.255.0 可以利用主机位的一位或几位将子网进一步划分,缩小主机的地址空间而获得一个 范围较小的、实际的网络地址(子网地址),这样更便于网络管理。IPv6 协议的扩展目前,在Internet世界已经提出IP地址不够使用的问题。IP地址的分类,使得IP地址不能 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庞大的A类网络,使得相当一部分IP地址不能得到实际的使用。 解决IP地址不够的出路在于使用IPv6

10、(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协议,它是IETF设计的用 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也就是新一代的IP协议。IPv6协议规定用 128位(3.4 X 10人38)二进制数表示IP地址。在我国, IPv6 已经正式开始使用。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为确保唯一性对IP地址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的世界各大地区的权威 机构 。域名5域名系统域名的组成域名一般由 35 个字符串组成,可一般的表示为:主机名.商标名(企业名) .单位性质或地 区代码.国家代码例如,微软公司的Web服务器的域名是,而这个服务器的IP地址是 207.46.230.219。记住

11、这个域名显然比记住它对应的IP地址要容易多了。注意顶级域名的意义,顶级域名包括地理类和组织类两类。 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机构性域名:com (盈利性的商业实体) edu (教育机构或设施) gov (非军事性政府或组织) int (国际性机构) mil (军事机构或设施) net (网络资源或组织) org (非盈利性组织机构) firm (商业或公司) store (商场)web (和 WWW有关的实体)arts (文化娱乐) arc (消遣性娱乐) info (信息服务)nom (个人)。地理性域名:用国家或地区的字母代码表示。如:中国( cn)加拿大( ca)德国( de)日本(J

12、P)英国(UK)法国(FR)俄罗斯(RU)等中文域名对于不懂英文的用户使用英文字母表示的域名很不方便。2000年11月7日,CNNIC中文 域名系统开始正式注册,正式启用时间大约在一个月之后。中文域名的使用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用“中文域名.cn”等以英文结尾的域名,用户不需下载任何客户端软件,ISP也 不用作任何修改,就可以实现对cn结尾的中文通用域名的正确访问。第二种是“中文域名.中国”、 “中文域名.公司”等纯中文域名的使用。要实现对这种纯中 文域名的正确访问,ISP需要作相应修改,以便能够正确解析中文域名。同时,CNNIC(中 国网络互连信息中心)也提供了专用服务器,用户只要将浏览器的

13、 DNS 设置指向这台服务 器,同样可以完成对纯中文域名的正确解析。用户接入因特网方式PSTN 方式PSTN(Published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用电话交换网)技术是利用 PSTN 通过调 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这种接入方式由于电话网而非常普及,用户终端设备 Modem很便宜,且接入容易。因此,至今仍是网络接入的主要手段。使用PSTN方式上网,需要选择合适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目前,可供选择的ISP很多,上网需要的软件也比较普遍。ISDN 方式ISDN(Integrat

14、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它 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 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用户利用一条ISDN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 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dSDN基本速率接口有两条64Kbps的数字信道和一条16Kbps 的呼叫和控制信道,简称2B+D,当有电话拨入时,它会自动释放一个B信道来进行电话接 听。Cable Modem (线缆调制解调器)是近两年开始试用的一种超高速Modem,它利用现成的 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已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随着有线电

15、视网的发展壮大和人们生 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 Cable Modem 利用有线电视网访问 Internet 已成为越来越受业界关 注的一种高速接入方式。DDN 方式DDN(Digital Data Network )是随着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 DDN 的主干网传输媒介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等,用户端多使用普通电缆和双绞线。 DDN 将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提供了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环境,可以向用户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透明传输的数据 专线出租电路,为用户传输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DDN的通信速率可根据用户需要在 NX64Kbps (N=132)之间进行选择,当然速度越快租用费用也越高。LMDS (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e Service,区域多点传输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 入技术,它具有带宽宽、速率高、网络架设快、投入成本低、扩容迁移方便等特点,成为接 入网建设方案的新途径。LMDS是一种微波宽带业务,通常工作在1043GHz频段,在较近的距离上双向传输话音、 数据和图像等信息。在理想的状态下,其通讯可信度及传输效能可与光纤相当。它提供一般 用户高达3558Mbps的下行速率,而商业用户则更高。LAN 方式L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