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27614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五 一、教学内容: 挑山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有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的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的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3课时) 二、教学要求: 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

2、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

3、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用笔划下有关语句。)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辨析多音字。 、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3、指名分段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2、提问: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据什么分段? 、讨论分段。 本文开头写作者在泰山上碰到

4、挑山工,并由此产生疑问;有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疑问,并用事实说明了疑问点;作者最后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即: 产生疑问rar;解决疑问ar;受到启发 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 (1)学生划段,讨论段意。 ()小结。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6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7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4、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段的? 先读文,理

5、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 三、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提问:挑山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 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先写挑山工的样子: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接着写他们的动作,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再写他们登山的路线-折尺形。好处:不损坏东西,还可以省力气。 追问:有什么缺点吗? 这样登山走

6、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3、读第自然段,说一说我的疑问是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远,速度慢,反而领先于游人。 4、读文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从这一段中找出我与挑山工登山的过程中,都是怎样登的?挑山工在哪儿超过了我? (学生边读边勾划书中有关的句子。)2、指名读,其余同学再认真思考一次。 3、汇报。 我在山下遇到一位挑山工(一齐走)并很快超过了他。可是在回马岭和五松亭挑山工都走到了我前头。最后,在极顶挑山工又走到了我的前头。 (教师边听边板书要点。) 4、追问:挑山工为什么能走到我的前头?从哪儿知道的? 读挑山工的话,考虑一下他讲了几个意思? 分析。(联系实际说说这些话的含义。) 挑山工 游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作者用亲身经历解答了疑问。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思考: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汇报。 这幅画体现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不停地前进的精神。作者需要的是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教学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懂得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扎实,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