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活动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27542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秋节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秋节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秋节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节活动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秋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积极创新我们的节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积极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贯通于活动始终,引导人们在注重亲情、孝敬老人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迎接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推进文明城市创立工作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活动安顿(一)开展以读经典、谈幻想;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倡导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诵读、感悟经典

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襄阳日报、晚报、广电台等媒体要集中宣传报道各学校中秋节期间开展诵读活动的情况,推动中秋诵读活动兴起热潮。要把中华经典诵读作为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的有效载体,精心选择古今与中秋有关的名篇佳作,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题材,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中秋咏月;诗文朗诵会、诗词赏析讲座、诗歌创作征集等活动,组织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诵读中华经典,引导市民大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运用中秋节企盼团圆的民族情结,在市民和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们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二)开展以

3、互助友爱、共度佳节;为主题的志愿效劳活动。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广泛开展志愿效劳活动,围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爱护汉江、文明倡导等内容,集中开展走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慰问孤寡老人、关怀外来务工人员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他们赠送月饼和祝福卡。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与孤寡老人、残疾人一起过中秋活动,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和煦。各级民政、劳动、教育部门要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联欢等活动形式密切关系,增进友谊,为他们营造高兴、和煦的成长气氛。要以中秋佳节为契机,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迎国庆、文明城市创立结合起来,大力营造团圆、祥和、文明、和谐;的气氛。(三)开展以庆佳节

4、、话团圆、促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突出团圆、和谐;主题,大力开展大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襄阳广电台要制作播出2008年中秋节中华长歌行;(地方篇)专题节目。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和社区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中秋文化庙会、社区文艺联欢、中秋民俗故事会、谜语竟猜活动和书法、剪纸、绘画比赛等大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引导广阔大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四)开展以感恩、团圆;为主题的中秋网上寄语活动。中秋节期间,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积极借助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平台开展中秋祝福寄语活动,组织

5、引导机关干部、市民大众运用网络媒体,上网寄语、留言,发送手机短信,抒发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同事的肺腑之言。向异地生活的亲人、同学、朋友传达节日的问候,叙述企盼团圆的怀念之情,在人人思亲情、家家思团圆的气氛中,稳固家庭和谐的情感根底,进而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三、活动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作为大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的重要载体,策动活动内容,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推动活动有序开展。(二)创新载体、务求实效。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不断创新中秋节庆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设计工程、开展活动,增强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大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时要与创立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富有内涵、有声有色,深入开展。(三)加强宣传、营造气氛。充沛发挥电视、互联网、报纸和手机短信等宣传媒体的自身优势作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网页、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网络寄语、公益短信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心,在举国欢庆中倡导文明新风,积极营造团圆、祥和、文明、和谐;的气氛。中秋节活动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