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体与相关地物的波谱特征卫星数据环境调查遥感监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27457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体与相关地物的波谱特征卫星数据环境调查遥感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质体与相关地物的波谱特征卫星数据环境调查遥感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体与相关地物的波谱特征卫星数据环境调查遥感监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体与相关地物的波谱特征卫星数据环境调查遥感监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体与相关地物的波谱特征主要介绍几种主要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水体:清水在0.4微米波段反射率稍高可达10%,而后锐减,到0.8微米波段以后的近红外 波段变成了全吸收体。混浊的水反射率大于清水,变成全吸收体的波长亦大于清水,曲线的 具体特征,视水中泥砂含量的比例不同而变化。植被:植物的反射率主要决定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对可见光一般具有吸收能力,绿光 波段内具有一个小的反射峰(反射率不超过15%),红光波段有一明显的吸收带,但近红外 波段由于植物细胞组织较强的反射作用,反射率剧增,可达 40%以上。而后逐渐下降,并在 1.4微米与1.95微米处有两个水吸收带。不同种类或不同生成期的植物红光的吸收

2、带及红外反 射作用的强度均不相同,并可据此区分不同类型的植物。岩石:岩石的种类繁多,波谱特征因不同岩石而异。反射波谱曲线的特征决定于岩石的 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与结构特征。在可见光波段,曲线的形态及反射率的大小与岩石的颜色 密切相关。以红色调为主的岩石,反射率的大小随波长的增长而升高;以绿色调为主的岩石 则下降。同一色调波色者反射率较高,反之则较低。在红外波段多因含有铁离子及氢氧根或 水合物需出现一些吸收带。岩石的野外反射波谱特征,受岩石表面因素(风化面的颜色、破 碎情况等)及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反射率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岩石波谱资料的应用,不能仅 根据实验室测试的资料,而需要加强实地波谱测试工作。

3、基岩上的风化残积物,发射波谱特 征与基岩相似。干燥残积上的反射率比基岩高;而湿润残积土的反射率则比基岩低。土壤:反射率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的颜色与结构。影响土壤颜色与结构的主要因秦为土 壤中水分、腐殖质、铁的氧化物、可溶性盐类及粘粒成分的含量。土壤的反射波谱曲线多数 是从短波向长波递增,而后在1.3微米开始缓慢下降,并在大约1.45微米与1.95微米处各有一 个水分子的吸收谱带。不同类型的土壤,波谱曲线的斜率及反射率的大小各异。相同质地的 土壤,波谱曲线的形态相似,但湿度大者反射率偏低。地质体发射波谱特征:在814微米的热红外波段,地物然辐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受物体温 度的影响。在常温下岩石的发射率最低值的波长,随Sio2含量的增多向短波方向移动。如橄 榄岩为10.4微米、辉石闪长岩为9.6微米、花岗岩为8.8微米。不同地物在微波波段电磁波的发 射率亦多不相同。发射率的大小与地物的颜色及温度均无关,而是由物性的差别决定的。广 西善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遥感数据获取、深度加工、遥感信息提取及解译、行业应用、 软件服务、解决方案为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