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7324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S管理系统基础知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所谓离散型生产企业主要是指一大类机械加工企业。它们的基本生产特 征是机器(机床)对工件外形的加工,再将不同的工件组装成具有某种功能 的产品。由于机器和工件都是分立的,故称之为离散型生产方式。如汽车制造、 飞机制造、电子企业和服装企业等。生产计划的管理在MES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一般的情况下,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由上层管理系统ERP来完成,那么MES中的生产计划和ERP 的生产计划的不同点在于:ERP的生产计划是以订单为对象的前后排列,考虑到时间因素,以日为 排列单位,先后日期依据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的时间、制造提前期和原材料采购 提前期、库存等因素MRP的逻辑来计算;是基于订单的无限产能

2、计划。MES的生产计划以生产物料和生产设备为对象,按照生产单元进行排程; 以执行为导向,考虑约束条件,把ERP的生产订单打散,重新计划生产排程;是 基于时间的有限产能计划。我们可以看出,MES的生产计划管理和ERP的生产计划管理共同构成了 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计划管理。为了更好的实现生产,必须将MES生产计划 管理和ERP生产计划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MES与ERP 一起构成计划、控 制、反馈、调整的完整闭环系统,通过接口进行计划、命令的传递和实绩的接收, 使生产计划、控制指令、实绩信息在整个ERP、MES、过程控制系统/基础自动 化的体系中透明、及时、顺畅的交互传递。MES的生产计划是E

3、RP的生产计划不落地的基础和保证。通过我们对MES生产计划的理解,我们在设计MES的生产计划管理时,必 须保证此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1、接收上层管理系统ERP传递下来的生产计划.2、能够保证即时的将车间生产的实绩信息传递给ERP,以使ERP可以了解计 划执行情况,进行倒冲,排产.3、将ERP制定的生产计划以生产物料和生产设备为对象,进行打散,重新排产。根据上面我们提出的生产计划管理的设计功能可知,生产计划管理的数 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ERP传递的生产计划数据;2、传递给ERP的生产实绩数据;3、传递给设备以及生产者的生产信息;4、从设备或者生产者得到的生产信息.下面将针对这四种数据分

4、别进行描述:2。1 ERP传递给MES的生产计划数据为了保证车间生产的需要,ERP需要每天传递给MES 周以后的生产计 划数据,也就是顺位计划文件在传递的顺位计划文件中应该包含有全部生产车 间所涉及到的生产信息。由于MES系统和ERP系统分别属于信息系统的两个层次,而且通常情 况下,ERP系统应用平台为UNIX, MES系统应用平台为Windows,为了保证生 产计划文件在两种平台间良好完整的传递,我们设计采用FTP方式,即在MES 服务器上建立FTP服务器,ERP系统每日定时的上传唯一计划文件,计划文件采 用通用的文本文件格式。为了避免在上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完整性问题,在 计划文件中需要

5、加入标识行,当MES接收到计划文件后,对文件进行分解,并 可以从标识行获取计划文件的完整性信息.其中第一行作为计划文件的起始标识行,最后一行为计划文件的结束标 识行,并在结束标识行末端标识计划文件下达计划的记录数。供MES系统比对 文件的完整性.2。2 MES传递给ERP的生产计划执行数据为了使MES生产计划和ERP生产计划形成闭环,MES生产管理系统需 要将计划执行的实绩信息传递给ERP。以保证ERP可以实现如下功能.1、生产计划跟踪:针对每辆车,跟踪其生产状态;2、物料倒冲、成品入库;3、生产查询、统计以多个纬度、角度进行统计.对于不同的车间,传递的信息内容以及数量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针

6、对 焊装、涂装、总装和发动机装配车间生产工艺的不同,应该分别设计MES生产 计划管理传递给ERP的数据内容。2。2。1焊装车间MES传递给ERP的生产信息2.2.2涂装车间MES传递给ERP的生产信息2.2.3总装车间MES传递给ERP的生产信息2。2。4发动机装配车间MES传递给ERP的生产信息2。2。5 MES传递给ERP实际生产信息的方式*发动机下线*发动机上线、发动机单体下线*变速器下线*发动机和变速器结合MES系统采集到的生产实绩信息储存在MES系统的数据库中,ERP系统 直接从MES系统数据库中获取,ERP系统需要随时关注MES系统数据库指定 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并及时的将生产信息传

7、递给ERP系统,以实现ERP生产 计划管理功能。23 MES传递给设备和生产者计划信息为了执行生产计划,对生产设备和生产者指导生产,MES需要传递如下信 息。焊装车间:生产车辆系列代码、车型代码、车辆VIN代码;涂装车间:生产 车辆车型代码、颜色代码、车辆VIN代码;总装车间:车辆VIN代码、车型代 码、车身颜色、车身编号、内饰颜色、车身变形、发动机型式、变速器型式、空 调系统、座椅、内饰等级、音响系统、制动系统、轮胎;发动机装配车间:发动机 型式、变速器型式、发动机和变速器结合信息。依据不同车间传递信息的种类和 内容的不同,我们设计的数据传递方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2。3.1车型显

8、示板:主要用于焊装车间,使用车型显示板设备,将车间每个工位代产车辆车型 信息或者零件信息进行显示,以此来指导生产者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车型显 示板采用两位八段码,显示内容为数字2。3。2触摸屏在触摸屏上显示计划生产车辆信息可以显示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由于 触摸屏使用面积较小,不适合在生产者距离触摸屏较远的情况下使用,因此适合 使用在焊装和发动机车间。MES的生产计划管理将生产计划信息传递给触摸屏, 并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显示,以此告知生产者,使完成相对应的生产活动。23。3 LEDLED可显示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可视明显,因此使用最为广泛,可以应用 在所有的生产车间,并且可以动态提示生产者执行

9、正确的生产活动。2.3 o 4配置单配置单是采用计算机打印的方式,将生产信息打印出来,此种方式可以将 打印好的配置单粘贴在待产车辆上,方便生产者了解待产车辆更多的信息,但是 此种方式不适合工作条件相对恶劣的环境,因此在焊装和涂装车间无法235 PLC数据传递PLC数据传递方式是应用MES系统中PMC系统与生产设备PLC之间 的网络连接,将生产计划信息传递给生产设备,指导或者校正生产设备完成生产。 此种方式适合自动程度较高的车间,当操作人员比较少的情况下,生产过程的实 现通常是由生产设备自动进行判断,因此这种数据传递方式可以很好的实现生产 计划的传递,通常情况下,涂装车间需要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数据

10、传递.2。36智能料架智能料架采用控制带灯按钮显示的方式知道生产者相应的生产活动,在 存放生产者用来安装的零件的物料架上,根据不同种类的零件划分,在不同的区 格内安装指示灯,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点亮相应零件区格的指 示灯,知道生产者智能料架适合应用在同一个工位零件种类较多,并且零件体积 不大,人工操作的情况下。智能料架设计图如下:2.4 MES采集设备和生产者计划信息为了向ERP传递生产实绩信息,MES系统需要从生产设备和生产者工作 过程种采集实绩信息。采集的数据内容即MES传递给ERP的信息数据。MES 采集生产设备和生产者的生产实绩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2。4。1 PLC数据采

11、集PLC数据采集是通过MES系统与生产设备控制器PLC的数据传递,实 时的将生产设备的生产工件基础信息以及生产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储存, 经过整理后,即可以用专有格式向ERP传递.2。4.2生产者输入此种方式采用扫码枪和计算机或者触摸屏等设备,提供给生产者固定格 式的生产实绩信息输入界面,生产者通过识别设备输入或者手工输入生产工件的 基础信息,并将生产状态信息输入到计算机或者触摸屏上,从而完成MES系统 对生产实绩信息的采集。MES生产计划管理作为沟通上下层生产过程的桥梁,由于其不仅包含和 下层生产设备的通讯,而且还包括了与上层管理系统ERP的通讯。正常工作状 态下,MES从ERP获取生产

12、计划并作相应调整后向下传递,指导生产。但是为 了保证在ERP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不影响车间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设 计一定的故障处理程序,在ERP无法传递生产顺位计划的时候继续指导生产设备 和生产者进行生产。我们在生产计划管理中设计了人工下达生产计划功能,应用此种功能, 生产管理者可以自行手工下达生产计划。此种功能在ERP系统尚未使用的情况 下以及ERP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起到和ERP产生的生产顺位计划相同的 作用。成本管理体系(Cost Management System缩写CMS)是指在成本方面指 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体系(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或 活动。管理体系是指

13、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一个组织的管理体 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安全管 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等。成本管理体系是组织所有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体系。成 本管理体系在任何组织中有形或无形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组织体系规范 一些,而有的组织不规范。成本管理体系作用在成本方面,其基本职能是指挥和控制,也就是指挥和 控制成本的管理体系。那么,成本管理体系指挥和控制成本的什么呢?就是指挥 和控制建立成本方针和成本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以,我们说成本管理体系的职 能是“指挥和控制”;成本管理体系的任务和使命是“建立成本方针和成本目标并实 现这些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14、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成本管理体系通常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实现上述这些 职能和使命。一个组织所建立的成本管理体系应既满足本组织的管理的需要,又满足 顾客的需要,但主要目的是满足本组织的成本管理需要顾客仅评价组织的成本 管理体系中与顾客订购产品有关的部分,而不是组织成本管理体系的全部。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成本保证体系。组织通过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可以持续提高以下方面的成本保证能力(见成本管理体系保证图):a)组织保证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成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最高管理者应任命成 本管理体系负责人,并授权全权代表最高管理者来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

15、组织 的整个成本管理体系工作。最高管理者还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成立 成本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并规定与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有关的部门/单位和人 员的成本职责、权限、相互关系和活动接口,使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全体人员都能 知道并理解自己对成本和成本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保证成本得到持续的控制 和降低.b)立法保证组织应研究、规划并实施成本和成本管理立法,策划、建立和保持成本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成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规章制度、各种定额、标准成 本、全面预算、成本计划以及作业文件等成本控制文件这些文件是成本发生过 程和成本管理的依据,用来约束、指导和规范成本发生和成本管理的行为、指导 成本管

16、理工作和活动。从而保证成本水平得到持续的控制和降低。c)活动保证组织的成本管理体系要求管理者和成本管理归口部门应持续、有效地组 织开展成本管理活动,包括:成本策划、成本立法、评审、实施、检查、内部审 核、成本考核、成本否决、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识别提高成本因素、 增产节约或增收节支、合理化建议、员工培训和教育、预防风险、供方管理、持 续改进、管理评审等活动。从而保证成本水平得到持续的控制和降低。d)资源保证资源是成本管理体系的物质基础。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为成本管理 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适当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材料、工具、设备、 设施、技术、方法、资金、信息等资源。从而保证成本水平得到持续的控制和降 低。e)方法保证成本管理问题要靠相应的成本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