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27131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合开发十三五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签:标题篇一:县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县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 2020)“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 也是我县深入实施 “四大战略”、全面打造“”的重要时期。为抢抓“” 水源地和受水区对口协作、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等重要战略机遇,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加快“四化同步”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拟定本规划。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县围绕“特色农业、绿色产品、服务农村、富裕农民”的总体目标, 通过整合政策、创新机制、培植典型、示范引导,实现了粮食生产能力稳中有升、农业特色 产业发展质效不断

2、增强、农产品转化增值水平逐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十二五”期间取得主要成就1、粮油生产能力稳中有升。“十二五”期间,按照“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着力落实惠农政策,统一优良品种,推广轻型简化高效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 方施肥等节本增收技术技术,使农业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与防控能力增强,粮油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巩固了我县“全省粮油生产大县”的优势地位。到“十二五”末(2015年底),测产分析全县粮油种植面积(复种)达112.27万亩、平均单产 257公斤/亩、总产28万吨。其中,油料种植面积达到 38.8万亩、平均单产1

3、30.7公斤/亩、总产5.07万吨、产值3.03亿元, 与一五”末同比,分别增长22%、47%、59%。2、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以打造茶叶生产大县的目标,突出基地建设、茶园管理、加工企业培植壮大三大重点,不断提高茶资源利用率和 *茶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全面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到“十二五”末(2015年底),预计茶叶基地面积将达到21.9万亩、年产量 6200吨、产值达到6.5亿元,与一五”末同比分别增长 45%、51%、130%。茶叶基地分布全县 15个乡镇, 120个村,从业农户3.5万多户,涉茶人口 13万余人,茶农平均从茶叶产业发展中获得的收 入在4300元左右。

4、五年来,茶企不断发展壮大,公司成功晋级省级农业化产业龙头企业行列;茶场等3家企业跨入市级农业化产业龙头企业行列;茶业、展华农业等一批茶叶企业相继落户* o到2015年,我县茶叶加工车间达到120家,机械设备达到千余台套,固定资产达到1亿余万元;茶叶产品已经涵盖红茶、茶醇(黑茶)、乌龙茶(青茶)等多个茶类;“毛尖”、“十星红茶”等品牌已经成为 *乃至全省的知名 品牌。3、药材产业逐步壮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订单生产为动力, 种植面积、总产、亩产值和总产值得到较快发展。在“十二五”末(2015年),全县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23万亩、总产9500吨、亩产值1446元、总产值3.33亿

5、元;比一五”期末面积增长 3万亩、增幅15%,总产增长4000吨、增幅73%,亩产值增长 646元、增幅81%,总产值 增长1.73亿元、 增幅108%。4、渔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水域面积增长了五倍,扩大至 25.3万亩。我县 以发展保水渔业和增加渔民收入为中心,开展招商引资、实施增殖放流、发展生态养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县渔业科学健康发展,一跃成为湖北省新兴的渔业大县,渔业产业逐渐成为我县农业经济的重点产业。201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 1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2.1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 1.85亿元,与2010年相比,养殖面积扩大 75倍,水产品总产量增 长67.5倍,

6、渔业经济总产值增长 50.5倍,渔业经济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0.2%提高的4.4%。全县农民从水产养殖业获得的收入由人均65元增加到达到500元,增加7.7倍。渔船总数达到493艘(其中机动渔船 362艘),机动渔船增加301艘,增加5倍。5、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基地做大、龙头做强、市场做活、主体做多”的总体 思路,助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全年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27.14亿元,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0.65:1,与一五”末 17.23亿元净增近1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县 建成茶叶、油料、中药材、水产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132.51万亩;培植市级以上

7、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9家);培育各类市场主体 55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185家,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家庭农场达到72个,新培植专业大户310户。6、科技服务贡献率上升。坚持把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强化服务保障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培育产业特色、实现富民壮财。“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954万元,新建和改扩建12个乡镇农技中心办公生活用房,全县17个乡镇农技中心均达到“五有”标准;创建 5个部级粮油高产示范样板、3个省级丰产工程示范片,建成*燕子山农业综合开发、*休闲农业、九里岗现代农业等 10个农业示范区;通过阳光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

8、育各类实用人才 20000多人、农技服务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00余人次。5年来,全县累计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系)100多个,大面积推广 20多个,大宗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良种与良法集成推广、测土配肥与绿色防控综合运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生产力。7、农村新能源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因地制宜、典型示范、强化服务”的原则,推广适合 各乡镇实际的农村新能源。“十二五”期间,建成了 *观音沟、宝丰喻家塔、*华家湾,*柿树坪等30多个示范村,示范村的沼气普及率都在75%以上;累计建成户用沼气 4.7万口、推广生物质炉25000台套;在17个乡镇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63个,设立了电话热线

9、, 以“超市模式”服务群众; 投资68万元购谿10台沼液沼渣抽排车, 发放到主要网点,为群众 提供进出料服务。8、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逐渐完善。按照省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 不断加强公共检测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先后督促湖北茶场有限公司、寿康永乐等8家企业、超市建立农残检测室; 在乡镇成立了 1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筹资100多万元,启动占地 300平方米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实验室项目建设, 对农产品生产到销售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测,确保蔬菜、水果、茶叶抽检合格率均达98%以上。同时,五年里,全县有7个企业8个品牌获有机食品认证,2个地理标志产品;7个绿

10、色食品,15个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有机基地面积达到2000余亩,增强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二)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县坚持探索创新不畏难、突出重点抓落实、整合优化聚合力,助推农 业农村经济发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1、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为满足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我们千方百计扩大生产、挖掘产能、增加供给,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农膜等,过度消耗了地力,加剧了农业 面源污染,同时也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增产 之路已经到了尽头。2、油料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十二五”期间调查数据显

11、示,我县大部分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70%以上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随着环境与气候的变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使山区粮油生产面临的风险加大。加之,耕地分布比较零散且山地坡地较多,机械化程度低,粮油生产与从事其它行业相比效益较低,人均耕地面积较小, 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耕地抛荒,这必然导致粮油生产缺乏后续动力。3、农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我县农村人口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仅1.4亩。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县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但大多还是以 农篇二:“十三五”规划重点-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建议书 (立项报告)“十三五”规划重点-现代农业综

12、合开发基地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定义及作用定义: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从宏观上论 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书内容包括项目的战略、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 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 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项目建议书通常是在项目早期使用,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土30%左右。对于大

13、中型项目,有的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的项目,还要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附件之一。作用: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国家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 的依据。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基本情况的汇总,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是国家选择和审批项目的依据, 也是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 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才可以开展对外工作。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可以着手成立相关项目法人。民营企业(私人投资)项目一般不再需 要编写项目建议书,只有在土地一级开发等少数领域,由于行政审批机关习惯沿袭老的审批模式,有时还要求项目方编写项目建议书。

14、外资项目目前主要采用核准方式,项目 方委托智博睿等有资格的机构编写项目建议书即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两个不同的阶段,其内容、深度、作用都是不一样的。项目建议书往往是在项目早期,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土30%左右。一般地说,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之一。此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至少有方案设计,市政、 交通和环境等专业咨询意见也必不可少了。对于房地产项目,一般还要有详规或修建性详

15、规的批复。此阶段投资估算要求较细, 原则上误差在土 10%;相应地,融资方案也要详细,每年的建设投资要落到实处,有银行贷款的项目,要有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很多项目在报立项时,条件已比较成熟,土地、规划、环评、专业咨询意见等基本具备,特别是项目资金来源完全是项目法人自筹,没有财政资金并且不享受什么特殊政策,这类项目常常是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合为一阶段。以上基本是在传统的项目审批制环境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大致要求和区别。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深入,特别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和落实,除政府投资项目延续上述审批要求外,非政府投资类项目一律取消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像房地产等非政府投资的经营类项目基本上都属于备案制之列,房地产开发商只需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和减免税确认手续,项目 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合并,甚至不是必经流程。房地产开发商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一般是当地发改委)进行项目备案即可。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权限目前,项目建议书要按现行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分级审批。原则上,按隶属关系,经 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再由主管部门上报,或与综合部门联合上报,或分别上报。1、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