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269476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 数控机床的技术指标包括规格指标、精度指标、性能指标和牢靠性指标。1.规格指标:规格指标是指数控机床的基本力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行程范围: 坐标轴可控的运动区间,它反映该机床允许的加工空间,通常状况工件的轮廓尺寸应在加工空间的范围之内,个别状况,工件轮廓也可大于机床的加工范围,但其加工范围必需在加工空间范围之内。 工作台面尺寸: 它反映该机床安装工件大小的最大范围,通常应选择比最大加工工件稍大一点的面积,这是由于要预留夹具所需的空间。 承载力量: 它反映该机床能加工零件的最大重量。 主轴功率和进给轴扭矩:它反映该机床的加工力量,同时

2、也可间接反映机床刚度和强度。 掌握轴数和联动轴数:数控机床掌握轴数通常是指机床数控装置能够掌握的进给轴数目。现在,有的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也认为掌握轴数包括全部的运动轴,即进给轴、主轴、刀库轴等。数控机床掌握轴数和数控装置的运算处理力量、运算速度及内存容量等有关。联动轴数是指数控机床掌握多个进给轴,使它们按零件轮廓规定的规律运动的进给轴数目。它反映数控机床实现曲面加工的力量。2.精度指标: 几何精度:它是综合反映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和总装后的几何外形误差的指标。这些指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机床的基础件和运动大件(如床身、立柱、工作台、主轴箱等)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的要求,如工作台的平面度、各坐标

3、轴运动方向的直线度和相互垂直度、相关坐标轴到归与工作台面、T形槽侧面的平行度等 其次类是对机床执行切削运动的主要部件主轴的运动要求,如主轴的轴向窜动、主轴孔的径向跳动、主轴箱移动导轨与主轴轴线的平行度、主轴轴线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立式)或平行度(卧式)等。 位置精度:它是综合反映机床各运动部件在数控系统的掌握下空载所能达到的精度。依据各轴能达到位置精度就能推断出加工时零件所能达到的精度。这类指标主要有: 定位精度:它是指数控机床各移动轴在确定的终点所能达到的实际位置精度,其误差称为定位误差。定位误差包括伺服系统、检测系统、进给系统等的误差,还包括移动部件导轨的几何误差等。它将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

4、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它是指在数控机床上,反复运行同一程序代码,所得到的位置精度的全都程度。重复定位精度受伺服系统特性、进给传动环节的间隙与刚性以及摩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状况下,重复定位精度是呈正态分布的偶然性误差,它影响一批零件加工的全都性,是一项特别重要的精度指标。 分度精度:它是指分度工作台在分度时理论要求回转的角度值和实际回转的角度值之间的差值。分度精度既影响零件加工部位在空间的角度位置,也影响孔系加工的同轴度等。 回零精度:它是指数控机床各坐标轴达到规定的零点的精度,其误差称为回零误差。同定位误差一样,回零误差包括整个进给伺服系统的误差。它将直接影响机床坐标系的建立精度。 3.

5、性能指标: 最高主轴转速和最大加速度:最高主轴转速是指主轴所能达到的最高转速,它是影响零件表面加工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有色金属的精加工。最大加速度是反映主轴速度提速力量的性能指标,也是加工效率的重要指标。 最高快移速度和最高进给速度:最高快移速度是指进给轴在非加工状态下的最高移动速度最高进给速度是指进给轴在加工状态下的最高移动速度。它们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它受数控装置的运算速度、机床动特性及工艺系统刚度等因素的限制。 辨别率与脉冲当量:辨别率是指两个相邻的分散细节之间可以辨别的最小间隔。对测量系统而言辨别率是可以测量的最小增量;对掌握

6、系统而言,辨别率是可以掌握的最小位移增量,即数控装置每发出一个脉冲信号,反映到机床移动部件上的移动量,通常称为脉冲当量。脉冲当量是设计数控机床的原始数据之一,其数值的大小打算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脉冲当量越小,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加工质量越高。另外,还有换刀速度和工作台交换速度,它们同样也是影响生产效率以及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4.牢靠性指标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式中:No-在评定周期内加工中心累计故障频数;n -加工中心抽样台数;i -在评定周期内第i台加工中心的实际工作时间(h)。 平均修复时间(MTTR):-在评定周期内第i台加工中心的实际修复时间(h)。 固有可用度(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