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小报范例作品《剪纸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26933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小报范例作品《剪纸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小报范例作品《剪纸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小报范例作品《剪纸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

2、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的确,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的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如何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是如今每个学校都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一张简单的纸经由剪纸人的手,折叠几下,一手持纸,一手握剪,左旋右绞,前进后退,“咔嚓”几下,一副漂亮的剪纸魔术般地诞生了。剪纸作品看似简单,但要完成它却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心血,同时也需要极度的耐心和恒心。节日里的剪纸古往今来话剪纸 团花独特的剪纸剪纸中的行为艺术东北三怪天下第一泉佛教名山剪纸作品的保存奇趣大自然大自然奇趣在剪 纸文化领域,以中国传统的剪纸文化为契机

3、, 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剪纸也被行为艺术化 了,由此更出现了不拘一格,多种多样的剪纸艺 术。剪纸文化被行为艺术化之后,虽然表面上改变 了其形式,但同时也丰富了其种类,更充实了其内涵。彩色剪纸 的保存主要是考虑防止褪色 问题。所以用来保存彩色剪纸 的材料不宜选用吸水性强的 纸张。最好是绘图用的拷贝纸 或硫酸纸,这种纸吸水性差, 彩色剪纸的颜色一般不会被吸 取。又具有较好的透明度,保 存剪纸也比较美观。剪纸是一门艺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把这个过程也比作剪纸,那么每个学生都是一张纸,但每张纸又都不同,希望通过剪纸课程的熏陶,每一张纸都可以变成精美的、艺术的作品。而要成为有生命艺术之

4、美的大成者,更是需要全校师生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主办单位:涌泉电脑制作社团 刊 号:CN5665 2015年第一期总第6期导读栏 说起怪来,倒是无处不在,真应了那句老话“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东北三大怪是“窗户纸糊在 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千佛山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 ,石佛倚门,栩栩如生,香火胜地千佛山奇伟深秀的风范跃然纸上。趵突泉三窟鼎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楼台亭阁、雕梁画栋,垂柳依依,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蔚县是全国闻名的“剪纸之乡”。蔚县剪纸做法独特:先把一张张宣纸浸湿后贴在一起,大约30到50张 的样子,再晾到半干,把设计好的 图样熏到上面,然后从几十把大

5、大 小小的刻刀中挑出合适的刀,将 图案刻下,不能有丝毫的差池,断开一根就 全部作废了,丝丝缕缕都必须连在一起,然后三四张一摞用颜色点染、晾干。 典型的剪纸如戏剧脸谱剪纸,胡须可多达七十多根。团花是一类较为简单易学的剪纸方式,其特点主要在于设计的巧妙,纹路清晰精细,连继的图案还带来整体上的呼应协调。作为折叠剪纸,它最能体现剪纸多次折叠、重复造型的优势。团花给人一种规整中起变化,散射中又有聚合的审美感受。远看花团似锦,近看花中有意,团团相聚,花中有花是团花的一大特点。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各地民风迥异, 却相映 成趣, 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别样风情, 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多姿多彩。这组剪纸作品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并且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孙,我们将以此为傲,努力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