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26442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四篇).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一)健康检查制度1.入园制度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必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园手续;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做胸透和肝功能化验。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无传染病,健康合格者才能就职。2.定期体格检查制度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学期测身高、体重二次,测量后做好记录并进行健康分析,及时发现并提醒家长矫治孩子的缺陷。保教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查出传染病即调离工作岗位。食堂从业人员按上级有关规定定期体检,持证上岗。3.晨检观察制度坚持晨检和观察制度,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二)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1.建

2、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分片包干,做到每天一小扫,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保持包干区的整洁卫生,保证园内有一个良好、卫生的环境。2.坚持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3.保证幼儿每人两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由专人(保育员)负责消毒;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4.对于活动室、午睡室以及幼儿用的被子、玩具等,由保教人员定时定期进行消毒(每周一次);春天发病季节增加消毒次数。5.毛巾、茶杯、炊具、餐具、用具每天由保育员、食堂人员负责消毒。6.幼儿及保教人员如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由保健医生负责进行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3、7.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的班级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期间不收新幼儿,园内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解除隔离。8.非食堂人员无工作需要不随便进出食堂。(三)饮食管理制度1.保健医生制订幼儿食谱,提前一周发给家长。每月进行一次营养分析统计,注意调配花样,提高烹饪技术,增加幼儿进食量。2.师生伙食严格分开,伙食清单、营养分析及营养对照表每月向家长公布。3.厨房用具做到生熟分开。4.食品加工前必须进行质量验收,不买腐烂变质食物,防止食物中毒。5.食堂人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可口的饭菜、点心,保证幼儿的营养。6.工作时间食堂人员一律穿工作服。7.幼儿园工作人员严禁自己买菜带到食堂或在食堂进行

4、加工。(四)体格锻炼制度1.有_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和体育活动。2.在正常气候下每天保证幼儿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加强冬季锻炼。3.对于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给予特殊关心、照顾和辅导。(五)预防接种制度1.建立一套必要的、完整的卡、表、册等预防接种的档案。2.密切与计划免疫部门的联系,按照幼儿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记录,填好接种卡。(六)建立幼儿保健资料统计制度1.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检查表、预防接种卡,作好登记、分析工作。2.保健室建立八本帐。()幼儿食谱;()营养分析表;()晨间检查、日常消毒登记表;()常见病、多发病统计表;()幼儿出勤率表;()幼儿生长发育测定分析表;(

5、)卫生检查表;()食堂进货验收表。卫生保健相关制度电子版(二)(一)健康检查制度1、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同时要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生活习惯及家庭疾病概况。入园以后每季度测体重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年全面体检一次。离园一个月以上的幼儿回园前需经医生全面体检方能回园。2、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检,合格者方能就职。以后每年体检一次,厨房工作人员每半年做一次粪便常规检查。3、每天坚持对幼儿进行晨检、午检,要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4、保教人员平时应随时观察本班幼儿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

6、汇报或送医务室处理,保健医生应每天到各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本园不能处理的要及时送医院诊治。(二)幼儿常见病管理制度1、医生和本班教师要每天做好晨检体温测查和检查工作,发现幼儿发烧或明显的感冒、生病体征,立即通知家长接幼儿回家到医院诊治。2、幼儿在园发生咳嗽、发烧、呕吐、肚疼、头疼等常见病时,首先送医务室医生观察诊断,并及时通知家长3、发烧、呕吐严重、医生不能诊治和幼儿情绪极为不佳的幼儿由班级教师马上通知家长接幼儿回家观察治疗。4、健康已经恢复、生病体征不明显、能够坚持进行正常活动的幼儿可正常上幼儿园,保健医生和班级教师加强观察。5、加强幼儿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将常见病发病率控制在_%以

7、下。(三)体弱儿管理制度1、体弱儿管理范围。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2、建立体弱儿管理表,定期检查,平时加强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3、对体弱儿在吃、玩、睡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和护理,加强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四)预防疾病制度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密切与当地卫生保健机构联系,及时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等工作。2、按年龄与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预防接种率达百分之百。凡有禁忌症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

8、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和控制发病率。4、每年给幼儿驱虫一次,防止和减少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疾病的抵抗力。5、医务人员每学期要向家长和教职工进行预防疾病的常识宣传教育,增加保育幼儿的常识。(五)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用品、棉签、纱布、压舌板等由医务人员负责消毒,注射器使用一次性针筒。2、建立隔离室,安置观察床,配置专用设备。3、幼儿患传染病在离园前送隔离室治疗,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离岗治疗。所在班级环境、用品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或回班。4、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要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吸收

9、新儿童入班,不与其它班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5、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园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方可入园。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园。6、工作人员及幼儿家中出现传染病人时,要及时报告园里采取必要的措施。7、幼儿发热37.5c以上,离园前要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退热痊愈后方能参加_活动。(六)五官保健制度一、眼睛的保护1.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每年一次。2.注意幼儿的用眼卫生,室内自然光线充足,照明设备齐全。4.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看书姿势。二、口腔保健1.建立定期口腔检查制度。一年二次。2.餐后喝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

10、向家长宣传幼儿口腔卫生要求。如睡前不吃甜食等。三、听力保健1.教师带班低声教学,创造较安静的教养环境。2.教育幼儿不大声喧哗。3.播放音乐声音适度。4.提醒家长患病时要合理用药。5.建立定期听力检查制度,每年一次。(七)心理保健制度1、晨检中设幼儿情绪观察牌(黄牌)。2、对黄牌进班的幼儿教师要热情周密的接待,并在一日活动中注意观察调整该幼儿情绪。3、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发现个别幼儿情绪异常,要单独与该生交谈,了解原因并做相应处理。4、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幼儿创设净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物质环境和宽松、自由、亲切、和谐的精神环境。5、对新入园幼儿,教师应热情接待,使幼儿有安全感,并培养幼

11、儿一日生活常规,让其能尽快熟悉班级环境,减少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6、家庭环境不佳的幼儿,教师应多关心,多引导,多发现优点,多鼓励。(八)伤害事故处理管理制度1、幼儿在正常的在园时间内发生了伤害事故,教职人员应首先将孩子送到医务室由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并立即通知报告园长助理和园长,到医院就诊的要立即告诉园董事。2、医生对受伤的孩子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判断孩子受伤的程度,并根据受伤程度的轻重决定是否送医院检查治疗(但要和园长商量)。3、由医务人员、班级教师和司机组成救护组(情况严重行政管理人员要参加),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幼儿送医院进行检查治疗。4、对决定送医院检查治疗的孩子,园长助理马上通知家

12、长到位,并向家长讲述事故发生经过和做好家长、孩子的安抚工作。5、事故发生后,班级人员、医务人员和园领导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协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心尽力照顾幼儿,尽量减轻孩子的痛苦,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6、因伤害事故发生的医药费、探望购物费、交通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补助费等费用,按照幼儿园有关制度和_市学校安全条例、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合理解决,争取家长的谅解。注。幼儿的医药费、送幼儿看病的交通费先由幼儿园报销。探望购物费一级事故控制在_元之内,二级事故控制在_元之内。一切费用责任分配由园长、幼儿园园务会议_讨论或通过法律程序决定(有关人员根据过错大小分担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具体事宜根据实际

13、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意外事故费用全由幼儿园负责,由于工作人员失职造成的事故大部分费用由该责任人承担)。7、发生一般伤害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由幼儿园负责调查和处理;发生重大伤害事故,由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调查处理。8、幼儿伤害事故的保险赔偿有关工作由保健医生负责,教职人员发生的伤害事故保险赔偿由园长助理办理。(九)医药设备及药品管理制度1、根据需要在正规的医药公司采购医疗设备及药品,大批采购需填报采购清单由园长审批后,由医务人员采购。2、建立药品进货、使用登记制度(幼儿、教师用药分开登记),每学期期末盘点。3、妥善保管和使用医疗设备、药品,药品分类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并有注明标签。4、保健

14、室一切医疗器具不得外借,定期清洁消毒,不得使用过期和报废的药品和医疗设备。报废的药品和医疗设备要做好登记。5、对特殊和有毒的药品要有专人保管,并做好药品进出登记。6、对幼儿从家庭带药到幼儿园要严格控制,教师要做好药品的登记记录,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幼儿自己取药自服。7、一般情况下幼儿园不给幼儿配药,如有家长要求必须通过园董事批准。(十)健康教育制度1、保健医生和保教管理人员通过幼儿园各种会议、园本培训、发放资料和健康咨询,对幼儿园教职人员进行疾病防治、健康科普知识教育,培训护理幼儿和应急救护的技能。2、教师和保健医生通过游戏、教学活动、外出参观和观看科教电影等途径,向幼儿进行卫生保健宣

15、传和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3、幼儿园和保健医生通过家长宣传栏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电话交流、面对面的咨询指导等途径,向家长进行预防幼儿常见病、传染病、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和传授健康教育经验。(十一)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根据国家_部“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完成以下各种记录、登记、统计工作。a记录表、登记本1、出勤登记表每日登记。2、疾病登记表每日登记。3、晨间检查记录表每日登记。4、传染病登记表发现传染病后登记。5、预防接种漏种记录表对预防接种漏种和补种情况进行记录。6、体弱儿童管理记录表记录对体弱生病儿采取的措施和幼儿发展情况。7、体格检查记录表幼儿体检后记录。8、缺点矫治记录表记录幼儿缺点情况及采取的措施。9、膳食记录包括每周食谱、营养计算、班级膳食反馈表。10、体格锻炼观察表记录每周测查幼儿体育锻炼的情况(强度和密度)。11、意外事故登记本记录幼儿走失、伤残、中毒等情况12、家长联系本记录与家长联系配合给幼儿防病、治病、宣传栏等情况。b卫生统计内容每学期做好:1、体格发育评价;2、膳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