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26426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梯监督检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检验 项目项目 编号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检 验 方 法1.技术资料1.1电梯制造企业应提供下列资料和文件: a.装箱单; b.产品出厂合格证; c.机房井道布置图; d.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含电梯润滑汇总图表和电梯标准功能表) e.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示意图及符号说明; f.电气敷线图; g.部件安装图; h.安装说明书; i.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其中限速器与渐进式安全钳还须有调试证书副本。查阅资料。1.2安装(修理)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和文件: a.自检记录和检验报告; 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c.由

2、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查阅资料。1.3改造单位除提供1.2项要求的内容外,还应提供改造部分的清单、主要部件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副本等资料,必要时还应提供图样和计算资料。查阅资料。1.4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制造和安装单位验收时提供的资料,维修、保养记录、故障记录等),并建立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如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电梯钥匙使用保管制度等)。 定期检验和改造、大修后进行验收检验时,使用单位应向检验机构提供上述资料。查阅资料。2.机房2.1通向机房、滑轮间和底坑的通道应畅通,且应有永久性照明。如采用梯子应保证安全可靠。外观检查。2.2机房应通风良好,门

3、窗应防风雨,门应有锁,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机房应有合适的消防设施,固定照明和电源插座。外观检查,通电试验。2.3控制柜(屏)的前面和需要检查、修理等人员操作的部件前面应提供不小于0.6m0.5m的空间。目测,必要时用卷尺测量。2.4对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电梯,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均应为2040mm。对额定速度大于2.5m/s的电梯,运行中的钢丝绳与楼板不应有摩擦的可能。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有高50mm以上的台阶。目测,必要时用板尺测量。精品.2.5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该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也应起保护作用。对变频变压控制的电梯,断相保护功能

4、应有效。断开主电源开关,在电源输入端,分别人为断开一相电源或将电源相序调换;接通主电源开关,检查电梯是否能正常启动。2.机房2.6电气元件标志和导线端子编号或接插件编号应清晰,并与技术资料相符。电气元件工作无异常。外观检查。2.7在机房中,每台电梯应单独装设主电源开关,并有易于识别(应与曳引机和控制柜相对应)的标志。该开关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应有易于识别的标志。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a.轿厢照明和通风; b.机房和滑轮间照明; c.机房内电源插座; d.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 e.电梯井道照明; f.报警装置。断开主电源开关。

5、检查照明、插座、通风和报警装置是否被切断。同时检查开关配置、布置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电梯使用要求。2.8曳引机2.8.1 曳引机工作无异常。油量适当,除蜗杆伸出端外无渗漏。曳引轮应有符合标准要求的颜色标志,同一机房内有多台电梯时,各台曳引机应有编号区别。检查油标油位确定油量。感观判断曳引机工作状况及标识。2.8.2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擦。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塞尺测量。2.8.3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

6、再运行。根据电气原理图和实物状况,检查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数量和独立性。并通过运行试验判断制动状况。2.8.4 曳引轮、导向轮在空载或满载情况下对垂直线的偏差均不大于2mm。采用悬臂式曳引轮或链轮时,防护应符合标准规定。轮槽不应有严重不均匀磨损,磨损不应改变槽形。用磁力线锤沿曳引轮或导向轮边缘垂下,用塞尺测量锤线与轮之间的间隙。外观检查槽形磨损情况,必要时用卡尺或深度尺测量磨损深度。2.9紧急操作装置2.9.1应有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紧急操作的慢速移动轿厢措施,操作可靠。如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可采用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否则机房内应设置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断电检查轿厢移

7、动装置的功能。如采用手动移动装置,先安装好盘车手轮,并由一人握紧。另一人用松闸扳手将制动器打开后,盘动手轮检查轿厢移动状况,验证移动装置功能。如采用电动紧急操作装置,应试验其功能。2.9.2 机房内应贴有发生困人故障时,救援步骤、方法和轿厢移动装置使用的详细说明。外观检查。2.9.3 松闸扳手应漆成红色,盘车轮应涂成黄色,可拆卸的盘车手轮应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在电动机或盘车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外观检查。精品.2.机房2.10限速器2.10.1标牌应标明限速器及电气保护开关工作速度、动作速度、制造单位等内容。限速器选用应与电梯运行速度相匹配,符合GB75881995(

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下同)中9.9.1条的规定。外观检查。2.10.2 调节部位应有封记,封记不应有移动痕迹。外观检查。2.10.3应有可停止轿厢上、下两个方向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电气开关。该开关在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作。对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m/s的电梯,最迟应在限速器达到其动作速度时,停止电梯运行。通电试验,按动电气开电梯应停止运行。动作速度测量按2.10.4条规定进行。2.10.4 对于没有限速器调试证书副本的新安装电梯和封记移动或动作出现异常的限速器及使用周期达到2年时,应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其动作速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将限速器绳拉起,脱离开限速轮。用大力钳

9、夹住限速器绳使其不能落下。将电梯测速表的一组检测线跨接到限速器联动开关的两端,另一组检测线跨接到一微动开关的两端,将微动开关放到限速器夹块的下方,使限速器动作,夹块动作时即可打断开关。用可调速的专用驱动装置逐渐将限速器加速,同时用测速表测量限速轮的线速度。此时测速表的测试头应放在限速轮上限速器绳中心位置。当开关动作时自动记录限速器开关和夹钳动作的速度值。2.11接地2.11.1 系统接地型式应根据供电系统采用TN-S或TN-C-S系统,进入机房起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应始终分开。将主电源断开,在进线端断开零线,用万用表检查零线和地线之间是否连通。2.11.2 易于意外带电的部件与机房接地

10、端连通性应良好,且之间的电阻值不大于0.5。在TN供电系统中,严禁电气设备外壳单独接地。 电梯轿厢可利用随行电缆的钢芯或芯线作保护线,采用电缆芯线作保护线时不得少于2根。用万用表测量曳引机、电源开关、线槽、轿厢等部件与机房接地端的电阻值。2.12电气绝缘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的绝缘电阻: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不小于0.5;照明电路和其他电路不小于0.25。用500V数字式兆欧表分别测量动力电路、电气安全装置电路和照明电路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时应断开主电源开关,并断开所有电子元件。其他电路绝缘电阻的检测由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单位自检,检验机构负责查看自检记录。3.井3.1井当对重完全

11、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但减速被监控时按GB7588规定情况减少): a.导轨应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轿顶可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相应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在轿顶测量上述数据。人撤离轿顶后,短接上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慢速提升轿厢,直到对重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量出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垂直高差,将在轿顶测量的数据减去地坎高差即为实际顶部间距。计算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精品.道道顶部空间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

12、0.3+0.035V(m);与轿顶部件最高点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m); d.轿顶上方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空间。3.2电梯井道除GB7588规定的开口和部分允许的封闭井道外,应用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在同一井道内,两相邻轿厢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75m,且大于等于0.3m时,可使用轿厢安全门。在井道内检查井道封闭和安全门的设置情况。3.3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不得朝井道内开启,且应有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和锁住;而在井道内当上述门锁闭时,不用钥匙也能开启。

13、手动试验。3.4应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保证只有当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全部关闭时,电梯才能运行。关闭各道门,检查电梯运行情况;打开任一道门,检查电梯开启和停止运行情况。3.5装有多台电梯的轿厢和对重的井道,应在井道下部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或对重)之间设置隔障。隔障高度不小于2.5m。当电梯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3m时,隔障应贯穿整个井道高度,且宽度符合要求。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卷尺测量。3.6导轨3.6.1 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均应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1.2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2mm。使用激光垂准仪或5

14、m长磁力线锤沿导轨侧面和顶面测量,对每5m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每面不少于3段3.6.2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mm,对重导轨为mm。至少取井道中的上、中、下三点,用卷尺测量。3.6.3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05mm;不设安全钳对重导轨接头缝隙不大于1mm;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15mm。局部缝隙用塞尺测量;接头处台阶用直线度为0.01/300的平直尺和塞尺测量。3.6.4 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的距离不大于2.5m;如间距大于2.5m应有计算依据。支架或地脚螺栓埋入墙体应牢固。焊接支

15、架,其焊缝应是连续的,并应双面焊牢。 膨胀螺栓只能用于井道具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墙面,膨胀螺栓应垂直于墙面。固定应牢固可靠。 目测,外观检查。精品.3.7井道上下两端应装设极限位置保护开关。它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慢速移动轿厢当其靠近极限开关时,按动开关,电梯应能停止上、下两方向运行。分别短接上下极限开关和限位开关,提升(下降)轿厢,使对重(轿厢)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检查极限开关是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动作状态。3.8电梯设置选层钢带时,应有防止钢带断带的保护开关。选层钢带应张紧,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外观检查。在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3.9导线与电缆3.9.1 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隔敷设。导线在线槽、线管内的布置应符合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外观检查。3.9.2 电缆应避免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极限开关等装置干涉。当轿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