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青蛙看海 (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26053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青蛙看海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青蛙看海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青蛙看海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青蛙看海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青蛙看海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青蛙看海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青蛙看海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青蛙看海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丁雪飞教学提示: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词、反问句的语气变化。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教学流程:板块一:想象说话1课件出示大海图:小朋友,你们看到过大海吗?在你的脑海里,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这样一组关于大海的词串,你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大海图及相应词串),你们可以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大海

2、的美景。2课件出示课题“青蛙看海”及题图:小朋友们,大海是多么美丽富饶、浩瀚无边呀!有一只很有理想的青蛙,它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它看到大海了吗?它是怎么看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块二:初读感知1下面请小朋友们根据读音,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根据拼音,将课文读正确。2反馈检查。课件出示注音生字:期 哪 累 歇 苍 登 吸 双 善 展 失 阶 级 喝课件字体变黄:苍 双 善 展 失 这一课的生字很多。这几个字,有的是平舌音,有的是翘舌音,小朋友们自己读读,注意区别。注意“登”(课件字体变黄:登)是后鼻音,一定要读准。课件字体变黄:吸 级 这两个字偏旁不

3、一样,读音也不一样。课件字体变黄:歇 喝 这两个字仍然是偏旁不一样,所以读音也不一样。我们曾学过一个字,字形和它们非常相似(课件黄色字:渴),“喝”和“渴”有些小朋友分不清。小朋友,你们有办法区别它们的读音吗?说给大家听听。老师提示:“喝水”要用嘴,所以口字旁的读“喝”;“渴了”要喝水,所以三点水旁的是“渴”。以上这些字,小朋友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请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准。2课件出示词语:凉气 失望 不知不觉 石阶 到达 一级一级课后的这几个词语,小朋友们能准确认读吗?试一试。3课件出示再读要求:标出自然段,将课文读流利 这篇课文共12个自然段,下面先请小朋友们标出自然号,再练习将课

4、文读得流利些。4青蛙看海和小鹰学飞一样也是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你们读明白了吗?课件出示:这个故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课件出示:青蛙图 苍鹰图 松鼠图5理清脉络。苍鹰、松鼠和青蛙看海这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请小朋友们一边读书一边观察书中的插图。课件出示要求:一边读书,一边看图。课件出示文中4幅插图。这4幅图分别对应课文哪些自然段的内容,小朋友们,你们能用课文里的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吗?板块三:精读感悟1课件出示插图1及句子: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这是课文第1句话,请小朋友们读读,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句话写出了青蛙看海的原因,你们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

5、说吗?课件出示:因为青蛙( ),所以( )。2过渡:青蛙心中有了一个美好的理想。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青蛙就去问苍鹰。课文第13自然段写了青蛙与苍鹰之间的对话。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请小朋友们读读这一句,如果你就是那只苍鹰,觉得那座山高不高?说说你的理由。教师小结提示:从“喏,只要就”(课件字体变黄)可以看出,在苍鹰看来,登上那座山很容易,并不难。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意思?我们要注意“喏”这个语气词的读法。听教师读。小朋友们试试。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

6、去呢?”这是课文的第2自然段,点击“善跑”变黄 “善跑”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是善跑的?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两句,如果你是那只青蛙,觉得那座山高吗?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教师小结提示:从“天哪,这么高吸了口凉气怎么上得去呢?”(课件字体变黄)可以看出,在青蛙看来,要登上那座山是不可能的。指导朗读:小朋友们,看上面的插图,图上白云在山腰间飘荡,你们能借助图画,将山的高读出来吗? 山又高又陡,这高山对于青蛙来说,确实是高不可攀的,青蛙惊讶了,害怕了,担心了。我们要注意“天哪”这个语气词的读法。听教师读。“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如果把这句话的问号改成句

7、号,应该怎么说呢?因为青蛙觉得自己没有苍鹰一样有力的翅膀,飞不了;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跑不了。要登上这样的高山几乎是不可能的。要读出“一定上不去”的感觉。小朋友们试试。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请小朋友们读读这一句,如果你还是那只苍鹰,此时你觉得那座山高吗?此时苍鹰为什么认为山高呢?它的话还包含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青蛙两次说的话:“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苍鹰的这两句话都是想告诉青蛙什么呢?教师小结:苍鹰前后说的这两句

8、话都是想告诉青蛙,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高山。下面请小朋友分角色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体会青蛙的心情。课件出示:分角色朗读课文。3教学412自然段。过渡:青蛙很想看到大海,苍鹰告诉它必须登上那座高山。正在青蛙失望的时候,松鼠出现了。课文第412自然段写的是青蛙和松鼠之间的故事,这里面有几处对话。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这有什么难的!”“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这三句话是谁说的?这三个感叹号分别包含什么意思呢?教师提示:“这有什么难的!”这是青蛙说的,意思是:容易极了!“再跳一下!”松鼠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肯定、高兴。“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这是松鼠对青蛙

9、的赞扬、夸奖。讨论:为什么青蛙只跳了两个台阶,松鼠就对青蛙说:“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小结:松鼠鼓励青蛙只要坚持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跳,就能登上山顶,就可以看到大海。请小朋友们再分角色读第410自然段,读出它们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课件出示:分角色朗读课文。过渡:在松鼠的鼓励下,青蛙继续登山。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就喝一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点击“就这样”变黄 “就这样”,指什么样?请小朋友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青蛙要登上这样一座高山辛苦吗?你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插件出示:说一说点击“不知不觉”变黄 既然青蛙登

10、山这么辛苦,可为什么还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教师小结:因为青蛙下定决心要登上山顶,看到大海,就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一步一个脚印,它忘记了辛苦,忘记了劳累,所以,不知不觉,它已经到达了山顶,它终于实现了理想。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这句中的语气词“啊”包含怎样的感情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出现” 这里的“展现”可以换成“出现”吗?说说你的见解。板块四:情景会话这只看过大海的青蛙回到生活的湖边,许多青蛙听说了这件事情,纷纷前来打探。青蛙英雄会对青蛙们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编一个故事,题目还叫:

11、青蛙看海。课件出示:编故事,讲故事。板块五:教学生字1教学登字头。在这一课生字中,“登”的偏旁是新出现的,叫登字头。课件出示会意“登” 这是古时候的“登”,上面的部分表示人的两只脚,所以登字头就像人的两只脚。下面是车的形状,上车或向上走,就叫“登”。课件出示“善”字 “善”最初与祭祀活动有关,古人祭祀一般摆出猪、牛、羊的头,或全猪、全牛、全羊,所以古时候用羊头的象形表示“善”字。课件出示“善”的象形字 这是古时候的“善”字,就像羊头,古时候家里能有羊,日子就很美好了,所以“善”表示吉祥美好的意思。2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很多,这几个字的笔顺要注意。课件出示生字及笔顺图:级 展 善 登动画逐字逐

12、笔描红笔顺:级 展 善 登3动画显示“级 展 善 登”书写要领级,提和捺画隔得远,左右撑开有照应。展,竖提和一竖,上下两错开。横画和一捺,冲出包围来。善,羊字上下有点撇,上面点撇像三角,下面一对居两边,羊下有横横拉长。登,撇捺舒展,上下对正别错位。教学备注1本录像课共包括五个板块。板块一:想象说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旧知,在想象说话中,训练语言表达,了解青蛙看海的原因;板块二:初读感知其中边读书,边看图,再用课文里的语句说说每幅图的意思,重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板块三:精读感悟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读,领悟文本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着重指导学生将课文读好,能根据课文中人物说的话的意思,将它们说

13、话时的语气读出来;板块四:情景会话这是范文语言的积极内化,人文内涵的进一步升华;板块五:教学生字。五个板块涵盖了两课时的教学内容。上课教师可以整体使用,也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使用。建议第1、2、5板块在第一课时使用,第3、4板块在第二课时使用。2本录像课最富有特色的是第三板块的朗读指导。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训练缺乏明确的目标、缺乏必要的指导,几乎是简单的重复。本板块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资源,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和扎扎实实的训练,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3录像课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空间,由现场教师指导。因为时间关系,课后的词语听写未在录像课中落实,由现场老师自行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