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25827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锦8篇人生_,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写一份工作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是你的领导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政治教学工作计划9篇,欢迎大家分享。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市场主体、企业、股份公司、股票、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含义;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出现破产、兼并是必然的。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结合公司法学习企业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企业成为企业法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今后如果申办企业、公司,至少先准备这些条件,也增强学生法制观

2、念;2、通过结合证券法学习股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与股票有关的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3、通过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教学,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4、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研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亏损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懂得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经营者,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观察、说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通过理论学习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及其光明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改革、效率、竞争、法律意识。教材分析(一)一、知识结构:第一节:。主要有四个框题。首先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和企业法人,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了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和公司制,介绍公司的含义、特点和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然后从一般企业过渡到特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概括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必须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回答如何搞活国有企业,重点分析了企业兼并和破产这两种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

4、竞争力的措施。本节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取从一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别的方式,层层引申出教学内容。一、企业及其分类教材分析(二)二、知识分析:1、关于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1)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范围既包括独立的个人,也包括以一定方式出现的企业、团体、机构;:市场主体既包括盈利性机构,如工厂、商店、银行等,也包括非盈利性机构,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团体等,还包括一些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婚姻介绍所等;: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相对应的市场客体,指市场上交易的各种商品和服务。(2)企业:企业的概念:企业两大特征:以赢利为根本目的。这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根本标

5、志,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独立的经济组织。非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这一条件,总厂下属的分厂、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都被排除在企业的范围之外。(3)关于企业法人,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盈利性是企业法人最主要的特点及其与自然人的区别:2、公司:对学生来说容易把公司与企业混淆起来,教师可从几方面进行讲解:(1)含义:(2)特征: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依法成立表明公司的设立必须由法律做出统一规定或经由国家行政机关批准;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这是公司作为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有自

6、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地位: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的,但是他们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4)企业和公司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公司均是企业,但企业不一定是公司。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众多企业形式中的一种;3、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应该讲清楚以下几方面:(1)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司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西方一般有: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只有股份有限

7、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详见重点、难点)(3)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讲清两个问题即可:含义。指出:这种公司形式比较适合各种中小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4)关于股份制:是一种公司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突出特点是财产方式的社会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不同财产关系可以达到内在结合;按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它是少数产权的结合,特点是不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股票不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许多产权的联合,特点是股票经批准可以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企业倒闭只赔股票);我

8、国的改革实践证明:a:股份制能够容纳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兼容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使分散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集约生产力,形成一个既互相制衡又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发挥整体效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企业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企业合股。著名的企业如:长虹、海尔、泸州老窖、一汽奥迪等,都是大型的国有控股公司,其净资产收益基本上在23%以上,有的高达40%。b:股份制是一种能够主动运用社会资本力量,同时接受社会资本大众的监督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发展资金紧缺,而全国城乡居民有大量的存款,也有投资的愿望,因此,企业筹集国内资金的潜力是很大的

9、。通过股份制,发行股票,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条件,同时,由于国家和集体控股,可以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内容的引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改革的意识。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见重点、难点)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重点、难点)教材分析(三)三、重点、难点:1、?市场主体、企业、企业

10、法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事物,这一内容主要讲清三个方面:定义。:特点。公司的运作是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责任承担方式:股东与公司有着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是一种企业法人。: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图):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基本特征。股票对发行的企业来说,是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是债务;对持股的股东来说,是一种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对居民来说,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股票本身不是商品

11、,没有价值,但可自由转让或作为抵押品;关于“购买股票为什么能获得收入”?一般来说,股票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因为,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起来的钱扩大生产,股息是其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公司有盈利才有可能派发股息,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破产了,股东不但没有股息,反而要承担手中股票金额的责任,即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风险;另一部分来源于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预期股息:预期股息越高,股票价格越高,两者成正比;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它与股票价格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可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应向学生说明:我国和世界各地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都不可

12、避免地会受到供求关系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投资技巧方面的因素、股息变动、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如911后美国股市的波动影响到世界各地),因此在选择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时,至少要考虑: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估计预期股息;当年银行存款利率,只有当预期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购买股票才是一种明智的投资选择;要把握机会,事实买进或卖出;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的票面金额只是表明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额,是固定的,而股票价格是变动的,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我国现有的股票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

13、柱这一问题实际是本节的总结,从课程目标看,它是本课唯一需要运用的知识点;从现实看,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现状决定的;从学生的思想认识看,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今天,更需要澄清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解决学生认识上困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教材的要求,讲情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的三点表现;: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比重概念,事物的主要部分)主导国有经济(权重概念,引导事物发展方向)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清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运用一些具体数据、示例,说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

14、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贯穿在三大作用的讲解过程中);:讲清国企改革的意义、现状和目标:运用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易错点,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理解和把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在衡量标准上,还要讲清四个关系:第一: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消耗的关系。应当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可能减少劳动消耗。如果企业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虽然减少了消耗,但这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是不可

15、取的,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较高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合格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较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量多的劳动产品,否则,企业经济效益也不会高;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劳动产品有用程度不高或者生产消耗大,则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因为,经济效益好意味着利润相对就多,获得的利润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能提高劳动积极性;用于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能增强生产能力,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第四:企业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它不同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因为,利润总量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有三种可能:利润总量增长不如产品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说明经济效益降低;利润总量增长与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一样快,则说明经济效益没变化;利润总量增长比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意味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