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10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25742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猫教案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猫教案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猫教案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猫教案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猫教案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猫教案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猫教案10篇(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猫教案10篇猫教案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猫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猫教案 篇1教学目标:1、 欣赏大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2、聆听大熊猫,自编动作表演。教学重点:1、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2、 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教学准备: 大熊猫欣赏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大熊猫1、 今天,孙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看动物音乐会。一大早,森林里可美了!

2、让我们轻轻地走进大森林,仔细地听听、看看,你会想到什么?2、 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3、 动物音乐会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它就是可爱的熊猫。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表演什么动作?4、 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5、出示课题大熊猫,简介作品。6、生根据音乐速度变化分段。7、生总赏全曲,随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表演。三、课堂总结猫教案 篇2教学要求:、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这次游戏的过程。、学习用“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猜谜语:身子胖,尾巴短,黑

3、耳朵,黑眼圈,走路摇摇又摆摆,爱吃竹笋和竹叶。(板书:熊猫)、出示熊猫图:看,这就是熊猫。()你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板书:可爱 可惜没嘴巴)()具体说说熊猫可爱的样子。二、揭示课题:、没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对,这节说话训练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给熊猫贴嘴巴。(板书)、明确要求:在游戏中,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说话最有条理,声音响亮。三、说清游戏准备过程:、谁愿意来给熊猫贴嘴巴?、老师要给贴的同学加点难度,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板书:拿 蒙、拿、递、领)、出示句式:用上“先接着最后”来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动作。、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

4、游戏的准备工作,请他来给熊猫贴嘴巴。四、说清游戏经过:、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要求仔细观察贴的过程,边看边想。(小黑板)观察思考:()他是怎样给熊猫贴嘴巴的?()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结果怎样?、游戏。、讨论说话:()请说说蒙上眼睛的感觉。()说说他是怎样贴的?(板书:走、摸、移、贴)具体说说怎样走的?怎样贴的?贴好了,他又怎样做?()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板书: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看到这张歪嘴巴,大家大笑起来,大家笑得可不一样,说说大家是怎样笑的?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你瞧,熊猫歪着嘴,似乎在说什么呢?()连起来

5、说说贴嘴巴的经过。(板书:经过)提示:说时,要把那人的动作与同学们的表情结合起来说。、讨论:怎样才能贴正?、再请一位同学来给熊猫贴嘴巴,大家一起来帮他。、说说:()他是怎样贴的?()看到他贴正了,大家怎样做?熊猫好象在说什么?、想想:他为什么能贴正?(是呀,别看这么简单的游戏,也要动脑筋才能贴好呢!)五、连贯说话:、小结:我们先说了为什么要给熊猫贴嘴巴,也就是这件事的起因(板书:起因)再说游戏的准备,重点讲了游戏的经过,最后讲了结果。、自由练说。、指名说话。六、课外延伸:、把这个游戏经过说给别人听。、观察妈妈烧饭或洗衣的过程,说一说。板书: 给熊猫贴嘴巴(听说训练)起因:熊猫可爱 可惜没嘴巴准

6、备:拿、蒙、拿、递、领(先接着最后)经过:走 摸 贴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有的有的还有的)结果:更可爱了教学设计说明:本教案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为了能达到有顺序地介绍游戏经过的目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努力体现有序。()事情的起因:看图,有条理地观察,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熊猫可爱。()准备:观察老师的动作,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这一连串动作,并指导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做到表达有条理。()经过:用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时,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帮助说话。()结果:更可爱。特别是在小结时,整理了整个的说话条理“起因、经过、结果”,为高年级有顺序

7、地写作打下了基础。、为了使学生表达时做到连贯,精心设计了各环节的过渡语,如:“没有嘴巴多可惜呀”等。、贴嘴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特地设计了“从贴不正到贴正”这么个过程,自然地引出“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这个道理。同时,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在说话时,也能把这个道理说进去,为高年级作文有中心打基础。猫教案 篇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试写一段话。、培养学习提问的能力。课件。一、衔接过渡、衔接: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老舍先生家的那只古怪却又很可爱的大花猫,谁能看着提纲,说说大花猫的古怪

8、?出示:老实 贪玩 尽职古怪 高兴 不高兴怕 勇猛、过渡:对于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先生却是注意观察,传神描绘,足可见老舍先生是个多么爱猫的人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看本课教学目标。出示教学目标:了解内容,感受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意义段,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板书: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二、梳理问题、小结: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边学习边解决。、过渡:要知道为什么满月的小猫更可爱?首先得了解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认真读每一句话,找出有关词句来说一说。三、讨论交流、腿脚还不稳,已经学会淘气。(从淘气中可以看出可爱。)、一根鸡毛,一个线团好玩具。(从

9、耍个没完没了,看出小猫很顽皮。)小结:刚才这位同学,不但找出句子,而且抓住关键词语说理由,真棒!板书:鸡毛 线团、再跑再跌板书:摔 跌 跑小猫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真是生气勃勃。、撞疼了也不哭。板书:撞小猫勇敢、坚强。、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新地方玩,真可爱。 开辟是什么意思?原来的游戏场所在哪里?板书:屋子里扩展到什么地方?板书:院子里老舍先生养花的地方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连接上文)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试读个读齐读。、花盆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在新的游戏场所里,小猫又找到了新玩具,玩什么呢?板书:花盆 摔跤花枝 抱打 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枝折花落。折什么意思?落什

10、么意思? 这对于花草来说就是遇到了祸害,遇到了不幸。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说明?遭了殃、朗读游戏:请你读坐下。、对于这么可爱的小猫,你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它的喜爱感情来呢?、有感情地朗读:试读个读齐读。、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因为这满月的小猫比起古怪的大花猫来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更深一步,所以课文中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四、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大段五、写段练习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写出一只淘气可爱的小猫来呢?试写与交流:仔细观看课件上的录像片断,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几句话试写小猫的淘气。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屋子里: 摔 跌

11、 跑 撞院子里: 花盆(摔跌) 花枝(抱打)猫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4、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视频:(出示猫图),这是什么?(生:猫)板书(15、猫)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猫的古怪,(投影

12、)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这样的猫你们喜欢吗?(生:喜欢)2、质疑:说说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师: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起看看课文。二、品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一)师生互动,赏析第二、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三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学生默读圈画)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投影出示第二段内容)相击点出:生:汇报。a. 它要是高兴啊,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b. 跳上桌来,在稿纸上彩印几朵小梅花。c. 丰富多腔地叫唤。d. 自己解闷。e.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生:我喜欢第三自然段,它什么都

13、怕遇到蛇也敢斗一斗。重点品析以下句子:师:老师也想读读喜欢的句子,请你们听一听。(投影出示)师读:“它要是高兴啊,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碰(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爪印(朵小梅花)。”生:(议论纷纷):老师读错了!把“蹭”读成了“碰”把“小梅花”读成了“小爪印”。师:哦?“蹭”不就是“碰”“摩擦”的意思,“小梅花”不就指“小爪印”吗?不是都一样!生:不一样。猫教案 篇5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13课教学目标:1、习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文章内在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