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至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5736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至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至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至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至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至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至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检测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次试卷共分四个部分:1、积累运用(18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2、阅读理解(36分)现代文阅读(23分),文言文阅读(13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3、综合性学(6分)4、作文(30分)。本次试卷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比较客观

2、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50分钟内完成。二、考试情况分析:从考试后学生的得分和失分情况看,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了汉字的音、形、义,综合练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共18分6小题,本部分题注重基础,学生答的好的是第1、2、3、4、5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第6小题考查学生平时识记课文背诵课文能力,学生默写时一有错别字整小题便不得分。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题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选自答谢中书书和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己亥杂诗记承天寺夜游,学生的答题情况良好。学生答题情况良好,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初三的教

3、学很有指导性。(二)现代文阅读采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这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醒老师用好教材,避免出现老师中“中考不考课内,课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课外的是说明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课内阅读出自课老山界,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外阅读选自说明文撕裂地球之肺,考察学生对说明文相关知识的掌握,学生答题情况一般。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共6分,选自专题长城,考查学生对长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答题情况良好。 第四部分是作文部分,共40分。这次的作文题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

4、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自己的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书写潦草。三、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建议: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在注重双基的同

5、时,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 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感就包含于其中。没有对语言文字的足够积累,学生就会读不懂文章,理解不了语言的含义,不能正确使用文字。学生在答题中的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写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说明了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不够重视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向课外要时间,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多读书、读精品、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4、强化作文教学,强化“识字与写字”教学。 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体会自己亲身做的事,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勤于动笔,这样作文就会左右逢源,言之有物了,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活力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