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255435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第1节、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由来及发展 1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由来及发展趋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提出,根本上出于两方面因素:第一,随着生产的发展,职业安全卫生总是的不断突出,人们在寻求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法,期待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管理模式;第二,在世界经济贸易活动中,企业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所涉及的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需要统一的国际标准规范相关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特别是ISO 9000、ISO14000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实施,促进了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发展。111 解决现代职业安全卫生问题需要系统化管理 据

2、ILO(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大约为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发生2.8万起,每分钟发生475.6起。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130万(其中约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初步估算每天有3000人死于工作场所,ILO估计劳动疾病到2020年将翻一番。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序、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须采纳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工业复杂系

3、统,即指技术密集,包括技术设备、人以及组织三类元素的社会-技术系统,如化工与石油化工、电力、铁路、矿山、核电等工业组织。生产实际表明,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而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已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系统思想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系统化管理是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显著特征。系统化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所谓系统安全,

4、是人们为预防复杂系统事故而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方法体系,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应该说,目前国际范围内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都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核心,采用系统、结构化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范和指南。 112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一体化是国际贸易的需要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与生产过程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生产过程导致了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各国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必然受到普遍的关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

5、回合谈判协议中要求,不应由于各国法规和标准的差异,而造成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强调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国际标准。欧、美等工业化国家提出:出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参与,各国职业安全卫生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只有在世界范围内采取同一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1990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联合出版了展望未来-高新技术对标准的需求一书,书中认为环境与安全是当今世界标准化工作中最紧迫的4个课题之一。ISO将1992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定为职业安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由IS

6、O/TC 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O/TC 207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环境管理标准化问题的技术委员会。ISO/TC 176和ISO/TC 207在制定各自标准的过程中,都涉及到了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两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均有意涉足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但由于职业安全卫生范围广且复杂,远远超出两个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因而,在ISO 9000和ISO14000标准中均没有包含职业安全卫生的内容。在ISO9000和ISO14000标准颁布和成功实施后,世界范围内更为关注的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进程。12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7、尽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标准化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但在发展进程上却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鉴于这一共识,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工作。 12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国际发展趋势ISO是在1995年上半年正式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世界各国早就认识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并着手本国或本地区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三十余个国家有相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最为典型的当属澳大利

8、亚,其国家内部有较为完整的标准系列、正规的培训机构和初步完善的国家认证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在国际区域范围内发展也较为迅速,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卫生组织(APOSHO),在近年来的几次年会上,都组织各成员对此进行研讨,特别是在1998年的第14年会上建议,各成员组织参照ISO14000和APOSHO 1000(草案)开发本国的标准。欧、大、亚、非一些国家标准化组织及认证机构共同参与制定: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OHSAS 18000),现已颁布了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

9、agement Systems-Specification (OHSAS18001)。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在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在1999年4月第15届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上,ILO负责人指出,ILO将像贯彻ISO 9000和ISO 14000进行认证那样,研究进行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评价。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也迅速被企业所采纳。例如,美国的很多企业现正在引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其主要原因是:在当初考虑引进时,企业往往担心成本上的问题,但是实际引进以后,企业感到该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自身的功能,逐渐地被企业所接受和理解。另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组织严密、切实

10、可行的文件形式,它能够和美国目前各企业现存的检审系统(该系统是定期和评价企业的实施程序是否遵守国家和地方州政府的法令、标准)相匹配。在各个企业竞争的条件下,采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处于有利的位置。 根据国际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目前的发展趋势,权威人士认为,ISO、ILO等国际组织会就此问题进一步深入、迅速地开展工作。122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在国内的开展情况我国作为ISO的正式成员国,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问题刚提出之时就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有关工作。1995年4月,我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ISO的特别工作组,并分别派员参加了1995年6月15日和1996年1月19日

11、ISO组织召开的两次特别工作组会议。1996年3月8日,我国政府又成立了由有关部门组成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协调小组,并分别于1996年6月3日、6月13日、8月29日召开了规模不同的三次国内研讨会。1996年9月,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ISO组织的职 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国际研讨会。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专门立项,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基本原理及内容进行了研究。1998年2月,原劳动部主管领导做出批示,同意有关方面的建议,在国内发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并对企业试点实施。1998年8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并应一些企业的要

12、求进行了试点实施。在我国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行业也借鉴同行业的方法,在其领域内实施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HSE)。在我国交通行业,交通部要求国内各航运公司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船舶安全运营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ISM规则),对其客船,500吨级以上的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载货高速艇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成立后,委、局领导都十分重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工作,把它作为国内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件大事,目前已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同时建立了国家认证制度。在我国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将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系统的、

13、结构化的职业安全卫生自我管理机制,进而提高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满足有关法规要求,促进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13 复习要点如何理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由来的两个根本原因?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第2节、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 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需要掌握其所包含的基本原理。本章以系统科学理论和职业安全卫生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国际范围内现存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及ISO9000和ISO14000的基本特点,全面分析阐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内容、结构、标准类型等。2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21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职

14、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模式,是基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理论。系统理论通常包含4个方面的要素:输入,过程,输出,反馈。根据系统理论,系统还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封闭系统部分;开放系统部分。系统在开放部分的条件下,就存在了与外部交换信息和获取能量的途径。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生物系统。而封闭系统就不具备这样的途径,于是便限制了系统对外界变化情况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系统化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管理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来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根据系统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要求以及上述系统理论内容,

15、提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如图2-1图2-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212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从目前已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运行模式看,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1) ISO14000运行模式,即系统化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如OHSAS 18001、AS/NZS 4801等;(2) ISO 9000运行模式,如美国工业卫生协会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等;(3) 其他运行模式,如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等。对这3种运行模式,ISO 14000运行模式是国际上最新的管理运行模式,这种模式也比较适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特点,采用这种模式也有利于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如图2-2。 图2-2 成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模式22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所涵盖的基本要素,便可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在众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中,尽管各个标准的内容表述有一定差异,但其核心内容都体现着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根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可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内容形成标准化的排列、描述。OHSAS 18001标准全部要素如下:42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