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25518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今农村学生朗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执笔人:陈碧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校处于农村地区,学生阅读量少,语感不强。在朗读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学生朗读的技巧缺乏小学生的朗读存在着以下一些常见的弊病:(1)朗读时“多字、漏字”;(2)朗读时“唱读”;(3)没有节奏有的“一字一顿”速度过慢;而有的却速度过快,无法品味。教学对策:首先,要重视拼音教学。低年级学生只有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才能朗读课文。对拼音教学,要做到持之以恒,堂堂必教,课课必学。其次,要利用

2、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儿化”韵和轻声词。第二,教师要会听,即注意听清学生的发音,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保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其二,注意停顿。停顿,不是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点读,也不是高腔怪调地唱读,而是在朗读过程中恰当的间歇。现在,有些学生点读或唱读的现象严重,妨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怎样克服点读、唱读现象。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朗读课文,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可用听录音,教师示范读、带读等形式进行。第二,让学生认识句子,掌握标点符号,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开始时,可用点拍法(用击掌表示)。如:顿号停半

3、拍(击半掌,一下一上为一拍),逗号停一拍,句号停一拍半,段与段之间停二拍。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克服点读、唱读的缺点。其三,读出语调。让学生认识句子,掌握标点符号,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点是朗读训练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操作方法如下:1、掌握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调。如问号句末语气上扬,句号句末语气下降,叹号表示内心感受,感情比较强烈。2、注意找准朗读的重音。如书包里的秘密一课,课题中的“秘密”一词,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是重音。又如春晓这首古诗,要引导学生用下面读法,读好重音、停顿和速度:春眠

4、/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如狼和小羊一课,要指导学生读好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读出狼那种恶狠狠、蛮不讲理、凶残的语气。二、学生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在课堂中,往往会看到学生读文一遍又一遍,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朗读缺乏层次,每次缺乏具体要求,读中缺乏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朗读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教学对策:学生参与最大化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

5、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现场朗读比赛等等。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求和朗读评价都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三、教师朗读指导方法匮乏。农村小学的老师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教学对策:打铁还需自身硬。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在教学一篇课文前,教师自己不妨把课文反复地练读四五遍,琢磨体会文章句段词语蕴含的意味,对课文的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做一番“体验”。这样课课皆练,总会提高。教师练读如同歌手练声,日久天长必然成长,老师朗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朗读也会水涨船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