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25349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 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 识。2、感觉阈限;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 生与否的界限。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 力。4、绝对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量。心理学家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 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 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 小可觉差6、韦伯常数:K=A I/I其中I为标准刺 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I为引起差别感 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K为 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叫韦 伯定律。7、费希纳定律:S=KlogR+C,这里,

2、S是 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均是 常数。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 数,即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 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 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9、暗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晚上从 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我们的眼 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段时间 后就能够分辨出黑暗中的物体了10、光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由漆 黑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时,开始就感 到炫目耀眼,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就能 清楚看清了11、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 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 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 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3、12、感觉的基本规律,举例说明:感 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的一般特征适 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感觉对比:从同 一张灰纸上剪下的四个小的正方形,分 别放在不同背景纸上,由于背景的灰度 不同,感觉对比的效果也不同。感觉 的相互作用:听觉影响痛觉温度觉影响 味觉联觉:红橙黄暖色调;蓝青绿 冷色调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感觉 后效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 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 象;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 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13、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哪些感觉? 各有什么特点:(1)皮肤感觉:皮粗是最 大的感觉系统,身体不同部位各种感受 器数目各不相同触

4、压觉一一触觉与压 觉温度觉冷觉与热觉痛觉(2) 嗅觉和味觉:嗅觉的事宜刺激时能溶解的 有气味的气体分子,作用于不强上不的 嗅细胞而产生嗅觉,很难对嗅到的气味 进行分类,嗅觉的阈限收到很多因素影 响,如气压适度温度等;味觉的适应刺 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作用于分布 在舌面,咽喉的粘膜和软腭等处的味蕾 而产生味觉,基本味觉有苦酸咸甜四种, 舌面的不同位置感受性不同,味觉感受 性受集体需求,温度等等影响,味觉对 维持机体稳态有重要意义(3)运动感 觉(动觉)身体活动产生的感觉,感受 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肿(4)平衡觉(静 觉)反应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 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与视觉内脏 感觉

5、有密切的联系(5)内脏感觉(反应 内脏各个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感受器 位于各个脏器官)一饥、渴、痛、温等 机体状态的感觉,内脏感觉的特点是感 觉不精确,分辨力差,许多内脏感受器 根本不能引起主管感觉,病变是有些脏 器才会产生痛觉第七章知觉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 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2、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 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 相对不变3、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 的反映。4、双眼视差:人两只眼睛相距约65mm 当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角度看这 一个物体实现便有差别,观察物体时两 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差异就是双眼视差5、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

6、事物的延续 性和顺序性的反映6、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 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 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 的7、自主运动:比如在暗示中注视一个静 止的亮点,注视一段时间后,光点会古 怪的动起来,这种运动就叫做自主运动8、诱导运动:由于周围其他物体云顿, 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的一种 错觉9、运动后效: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朝相 反方向的运动后效10、错觉:由大脑对环境讯息所作的推 测,称为知觉性假设,错误的知觉性假 设就是我们通称的错觉11、为什么说知觉是对人感觉信息的组 织和解释过程: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 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 验或觉知。即感觉

7、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认识,感觉是认知过程第一步, 是高级认知的基础知觉是个体把来 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 心理过程。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从感 觉到知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知觉是对 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感觉是感性认 识的初级阶段,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 性认识阶段,因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比 感觉要深入,完整知觉有对象性,理 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12、知觉的基本特征对象性:知觉 过程中把知觉的对象从纷繁复杂的事物 中区分开来,使知觉对象清晰,而背景 模糊,比如,鸡尾酒现象整体性:人 们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把事物的不同部 分、不同属性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 反映,比如我们习惯把不完整的图

8、像看 成某个完整的图形理解性:人在感知 某对象时,总是用以往获得的知识经验 来辨别当时所知觉的对象,比如我们刚 刚摸到一个很尖锐的东西就觉得被它扎 到肯定很疼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 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 仍保持相对不变,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 来,虽然有着近大远小的特点但是我们 知觉中知道这个车子一直是同样的体 积。13、知觉的组织原则:(1)邻近原则: 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 觉为一个整体(2)相似性原则:大小, 形状,颜色或者形式上相似的物体更容 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原则: 知觉倾向于将刺激组织成我们熟悉的某 种模式(4)

9、闭合原则:知觉有将缺口加 以“弥补”而成为一个梁旭的完整形状 的倾向(5)好图形原则:单纯,规则, 对称的图形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6)同域原则:同一地带或者同一区域 的刺激物更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1、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 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 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2、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 的清晰的意识。3、边缘意识:指对注意范围边缘的刺激 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不在焦点 意识中。4、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 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 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 意识”5、白日梦: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的高度 自我卷入的

10、幻想活动。6、幻想:不被现实所约束和限制的想象7、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和集中8、分配性注意: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 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9、内源性注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有 只觉着控制的注意也称为目标指向控制 注意10、外源性注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 动发生的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 也称为刺激驱动注意11、快速眼动睡眠:睡眠阶段五,脑波 迅速改变,出现与清醒状态时的脑波相 似的高频率低波幅脑波,有鲜明的锯齿 状波,眼球呈现快速跳动,常常伴随翻 身动作此时若被叫醒常常说在做梦。12、非快速眼动睡眠:三四睡眠阶段, 脑波变化很大,频率每秒1到2周,振 幅增加大,变化缓慢

11、的曲线,经过六十 到九十分钟,均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现 象13、梦:是睡眠中的一种奇异现象,主 要特点是无意性,被动型以及梦境的离 奇怪诞。14、催眠:是认为诱导引起的以后总类 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15、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一)主 观性:表现在我们能直接觉知到自己的 思想情感等却只能简洁理解他人的意识 惊艳,我们在面临世界的许多信息中的 选择上,把有的信息结合或分开来,不 能对于集体内外的所有刺激都加以注意(二)统一性:表现在我们意识到的经 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觉知形式都 被整合成一个独特,连贯的意识经验(三)流动性:人的意识经验是统一的 整体但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

12、止不动(四)能动性:我们觉知到我 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队所 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于环境保持平 衡意识吧我们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 时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自我同 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我们依据巨额知道的信息, 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起 来,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以达到未来 的预期标准16、怎样理解意识水平和意识状态? 意识有多种水平,我们对信息的加工可 在不同的觉知水平上进行:(一)焦点意 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 识(二)下意识是一种动作行为不在你 思维控制之下发生的意识。不在焦点意 识中的物体或事件仍会对我们产生某些 影响前意识在精神分析

13、理论中是介于 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其 作用是去除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潜意 识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 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 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 意识状态:而每个人也会经历不同的 意识状态,我们生命大多数时间都处于 觉醒的意识状态,这是一种清楚的有组 织的正常觉醒的意识状态,意识状态还 有睡眠与梦、催眠、白日梦和幻想17、分析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是一 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 激的心理倾向,注意与意识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注意是以清晰鲜明的形式让数 个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刺激依次通达我们 的意识,注意相识

14、选择一个电视频道, 意识相识显示在屏幕上的视觉图像;注 意相识一个可变焦距的聚光灯,意识相 识该光柱所找到的区域的图像注意控制 信息通达到意识的数量,苏让注意与意 识在心理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 同人的其他心理现象一样,者两种心理 现象也是密切联系的18、睡眠分哪几个阶段:五个阶段阶 段一,睡眠的开始,脑波开始变化,频 率减缓,振幅变小开始正式睡眠,浅 睡阶段,脑波逐渐不规律进行,会有“睡 眠锭”的高频大波幅脑波和“K结”的 低频很大波幅脑波阶段三四十沉睡阶 段,脑波变化很大,进入非快速眼动睡 眠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1、学习: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 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

15、联结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行为或者 反应频率或刑事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 是各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认为学习 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或反应与结果联 接的形成。3、认知学习理论: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 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工及 信念等。学习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现象, 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 的内部因素。4、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 合,使动物在条件刺激下产生于无条件 级的相似反应5、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 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 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 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 应。6、无条件刺激:指本来就能引起的某种 固定反应的刺激7、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 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8、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9、条件反应: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 激引起的反应。10、强化;指在经典条件作用中,中性 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或 者指与条件刺激同时呈现、交替呈现或 比条件刺激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11、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指直接作 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如声音、光等。 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 件作用系统被称为第一信号系统12、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和文字为条 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13、操作条件作用;在一定的刺激情境 中,有机体的某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