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24835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实验与探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xx潍坊二模)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然后盖好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计数B“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需用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制备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正式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作对照组D“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再进行保温解析: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放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A错误;为了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需用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制备新鲜的红细胞稀释

2、液,B正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作对照组,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用蒸馏水作对照组,C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操作顺序一般是先将各组酶和底物保温在不同温度下,再将相同温度的酶与底物混合,D错误。答案:B2(xx淄博二模)下列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分裂期的细胞数与细胞总数的比值能计算细胞周期时长B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预实验的数据可以减少实验误差C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大D探究细胞体积与物质运输效率实验,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NaOH的扩散速率不等解析:观察有

3、丝分裂实验时,分裂期的细胞数与细胞总数的比值能计算分裂期的时长,A错误;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而不是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探究细胞体积与物质运输效率实验,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NaOH的扩散速率相等,D错误。答案:C3紫色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宜选取紫色鳞片叶外表皮细胞B观察有丝分裂,宜选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提取液泡中的紫色色素,可用清水作溶剂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联会现象解析: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有大液泡,并且液泡里含有紫色色素,在观察

4、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适宜使用,A正确;观察有丝分裂时,需要选择连续分裂的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连续分裂细胞,B正确;紫色色素储存在液泡里,液泡里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所以此色素可溶解于水中,C正确;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而洋葱根尖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答案:D4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根等人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C鲁宾、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于CO2D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解析: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孟德尔

5、在豌豆开花前即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B错误。鲁宾、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于H2O,C错误。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D正确。答案:D5红细胞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渗出的现象。某科研人员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几种等渗溶液(蒸馏水除外)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在蒸馏水中溶血时间最短是因为红细胞与蒸馏水的浓度差最大B不同溶液中红细胞溶血时间长短可能与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速度有关C乙醇、甘油、丙酮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甘油乙醇丙酮D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中阴离子的通过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

6、呈正相关解析:红细胞在蒸馏水中溶血时间最短是因为红细胞与蒸馏水的浓度差最大,细胞吸水破裂,A正确。不同溶液中红细胞溶血时间长短可能与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速度有关,可以根据溶血时间推测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B正确。由题图可知,三者中丙酮溶液中红细胞溶血所需时间最短,说明丙酮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最快,C错误。比较三者的溶血时间,推知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中阴离子的通过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呈正相关,D正确。答案:C6(xx梅州一模)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

7、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C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组织细胞尽量分散开,有利于染色D利用发菜进行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在滤纸条上第二条色素带(自上而下)呈黄色解析:由于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且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实现蛋白质和DNA的彻底分离,B错误;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C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不含类胡萝卜素,因此利用发菜进行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在滤纸条上第二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不是叶黄素,

8、不会呈黄色,D错误。答案:A7为判断待测植物材料中细胞的死活,几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几种方案,其中不能判断细胞死活的是()A经解离后,观察细胞是否能被龙胆紫染色B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质是否流动C利用甲基绿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细胞核是否着色D将植物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解析: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染色,只能说此时的细胞是死细胞,而不能判断出解离前此细胞是否为死细胞,A方案不可行;在高倍镜下通过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方向来判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反之则细胞已经死亡,B方案可行;利用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来判断细胞死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9、由于活细胞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是不能被普通染料染色的,如果细胞着色,说明细胞膜已失去选择透过性,为死细胞,C方案可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能判断细胞的死活,D方案可行。答案:A8下列实验中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的使用,错误的是()A利用低倍镜可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变化B利用纸层析法观察四种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D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解析:利用低倍镜可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变化,A正确;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而不是

10、观察色素吸收的光谱,B错误;应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抽样检测,C正确;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D正确。答案:B9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片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选项中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显示出X、Y均为蓝色B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C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D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解析:据实验装置可知,只有X部分条件充分且适宜,能进行光合作

11、用,遇到碘变成蓝色,其他都是棕黄色,A错误;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W部分缺少叶绿素,不能吸收和转化光能,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B正确;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Y部分缺少二氧化碳,则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C错误;木塞部分缺少CO2和光,因而Y和木塞部位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有机物的合成,加碘不变蓝,因此不能获得相关结论,D错误。答案:B10(xx黄冈模拟)科研人员将拟南芥种植在含有不同浓度6BA(一种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BA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B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

12、明显C实验结果表明6BA对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激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很多,如果类似物的浓度较低,可以采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较高,可以采用沾蘸法解析:根据图示:当6BA浓度为0 M时,主根和侧根长度为4 cm,但随着浓度增加,主根和侧根的长度越来越短,说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根生长的作用是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A正确;据图分析,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B正确;实验结果表明6BA对根的作用具有抑制作用,未体现促进作用,C错误;激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很多,如果类似物的浓度较低,可以采用浸泡法几小时;若类似物浓度较高,可以采用沾蘸法几秒,D正确。答案:C11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

13、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完成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水杨酸作用效果与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B水杨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抗性蛋白的合成C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更敏感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图中说明发挥作用的效果与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可知,水杨酸是一种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作

14、用,B错误;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C正确;分析曲线图可知: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浓度为1.5104 molL1浓度的水杨酸以及7.5105 molL1浓度的水杨酸均抑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3.75105 molL1浓度的水杨酸促进蛋白质含量的增加,D正确。答案:B1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C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

15、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解析: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实验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有被水解,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不能和碘液发生显色反应,A正确;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B错误;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错误;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而不扩散,D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分组步骤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加样0.5 mL提取液0.5 mL提取液C加缓冲液(mL)111加淀粉溶液(mL)11137 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