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4699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随着近几年响应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号召,国内各类学校都在不断扩招,其中技术学校作为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大批实干人才的培训基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校学生质量的好坏对国家的建设有着核心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技校学生却普遍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为了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因素,提高技校学生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在0月,度09老年人消费群体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我们从湛江市粤西技工学校的400多名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向重要为出勤状况、课堂状况、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0份,收回问卷97份,有效问卷97份,回收有效率达100。其中,女生52人,男生45人。具体状况如下:一、

3、技校学生学习基本状况1出勤状况。从下图数据显示中我们可以懂得常常旷课、迟到或找多种借口请假不上课的学生就占了总人数的0,这与初中、高中至少百分之九十几的出勤率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在职业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热爱学习,常常逃课、迟到、请假。但我们也不能由于这2%的学生就认定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不爱学习的,毕竟尚有8%的学生不是常常逃课、迟到、请假的,因此社会上某些舆论觉得技校学生去学校完全是在度日子的见解是片面的。2课堂状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目前平时课堂状况方面,技校学生上课期间常常不认真听讲,玩手机、做小动作、开小差、睡觉等的就占了约40。由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总会在课间忍不住地走神,浮现

4、这种现象一种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自制力不够、自控能力差,另一种因素也也许跟课堂设立、教师的教学措施不够吸引学生有关。学习目的。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91到学校来的目的明确,都是为了学知识、求学问、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来,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一种方面,由于人活着必须有目的才有也许有精彩的人生。学校亦是如此,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也许有好的学习成绩。但也要看到仍有9%学生来到学校只是为了混日子、弄文凭而已,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必须进行必要的思想引导与教育。4. 学习态度。调查发现,对学习保持良好学习爱好的同窗占39%,觉得学习是一种承当的占2%,觉得学不学习无所谓的占6%,以及态度不明晰的占43%。从这些数据中

5、可以得知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还是比较明确,对学习保持着较高的爱好。但同步也有较大部分的学生具体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不懂得要怎么看待学习,有些甚至觉得学习是一种承当或者抱着无所谓的随性态度,这种状况比较严重,急需进一步的观念教育。5厌学成因。在厌学因素的调查中,觉得教师教学措施枯燥是重要成因的有70%,觉得基本太差跟不上的有2,觉得是学习压力过重导致的33%,觉得学习太单调太无聊的有3%,觉得家长对孩子学习不关怀或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规定导致厌学的有15%,因素不明朗的有1%,由于不喜欢某教师而厌学的有13%。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厌学成因比较复杂,大部分学生觉得责任重要在教师的教学措施上,的确,诸多学

6、校教师教学措施单调、无趣,不能吸引学生学习,不能较好地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创新出更合适的教学措施,这点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努力改善。但学生基本差,压力过重等因素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在多种社会诱惑影响学生学习的调查数据中,觉得上网、玩网络游戏影响学习的有63%,觉得玩手机影响学习的有3,觉得上谈恋爱影响学习的有51,觉得看故事影响学习的有48%。而觉得听P3、MP4,聊天,打工等影响学习的比较少。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众多的网吧、娱乐场合等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学生,并且学校恋爱成风,手机、故事等泛滥等也直接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这些方面不仅要从学

7、校周边环境入手解决,并且要从心理上辅导学生,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看待厌学的态度。当发生厌学现象时,占4%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心不在焉,占37%的学生会积极找找信得过的师长或朋友解决。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产生厌学情绪时有较多的学生会上课心不在焉,而不是积极谋求协助,这阐明该部分学生对厌学还没有一种清晰的结识。也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会积极谋求协助,及时调节情绪,这很值得肯定,阐明该部分学生对厌学所将带来的后果有着清晰的结识,这是她们具有责任感的体现。而此外的一部分学生则选择了逃避的态度,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必需对学生的这一现状进行指引、协助。7.厌学结识。调查数据发现,占56%的学生懂得

8、厌学会使自己学习越来越差,占34%的学生觉得厌学导致的最后后果是被社会所裁减。此外一组调查数据发现,占1%的学生都渴望挣脱厌学困扰,只有占9%的学生会甘于堕落。这两组数据表白,绝大部分学生对厌学的严重后果有着较为苏醒的结识,厌学所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且有关联的,也但愿可以通过有效途径挣脱这一困扰,阐明技校学生都是积极向上、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年青一代,我们必须为她们提供有效的引导和协助。此外一部分学生对厌学恶果既没有深刻结识,也没有变化的想法,阐明该部分学生自我意识淡薄,对人生、对将来没有自己一种较好的规划,必须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干预,以期让她们早日回归正轨。二、 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分析

9、调查成果表白,技校学生大部分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积极向上,对厌学状况有着清晰的结识,但愿能挣脱厌学的困扰,值得肯定。但技校学生仍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去谋求解决问题等严重问题,进而导致厌学的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干扰教学的有效展开。其厌学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有:(一) 学生自身因素技校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在技校就是低人一等,缺少必要的自信心;学生学习基本较差,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学习没有爱好,提不起精神来投入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懂得为什么而学;对将来没有较好的一种规划,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其实这不仅仅是技校学生才会存在的问题,诸多高校本科生、大学生

10、都存在类似的困惑。 (二) 家庭因素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缺少必要的关爱与协助,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没有进行较好的引导、教育;有些家长由于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规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学习压力;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家长放纵孩子的规定,长期处在安逸生活状态的孩子缺少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父母关系不和而产生抵触、焦急等心理,无法用心学习。(三)学校因素教学措施落后,教学人员传授方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条件,没有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内容呆滞,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爱好;学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思想教育、学法指引

11、和能力培养等方面有待提高;没有针对学生的特殊心理进行必要的引导、教育与协助,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理解。(四) 社会环境因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力,治理没有规划性,长期性,众多的网吧、KT 等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学生参与之中;学校恋爱成风,网游、手机、故事等泛滥也对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会上多种不良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有着巨大的冲击,从而偏离学习的正轨。三、 引导学生挣脱厌学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建议技校学生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协助她们挣脱厌学困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她们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具有重大

12、、深远的意义。要从主线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家长、学校、社会必须携手合伙,共同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 树立对的的学习目的、坚定自己的信念。学生必需对自己的将来有一种较好的规划,培养对学习的爱好,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学习,增强自信心,摒除技校学生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要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有一技之能后来必然能有所作为;同步要提高自制力,不要容易受到社会上等不良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提高在诱惑面前的自我控制意识;注意加强心理素质修养,提高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二)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注意做好楷模,培养孩子的学习爱好,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

13、多关怀孩子的生活、学习,常常跟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孩子的思想困惑,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同步,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理解、把握孩子的近来状况,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的学习问题、思想动向、心理问题等,以便可以采用良好的措施及时应对。此外,家长还应给孩子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环境,不额外施加压力给孩子。(三)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同步学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注意改善教学措施、形式,改善教材的选用,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引导,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让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一种较好的规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浮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与协助;同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心理上浮现的问题及时跟家长反馈,共同谋求良好的解决措施;鼓励她们努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四) 改善不良社会风气,塑造学习型的社会理念。加强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杜绝网吧、游戏厅等的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危害,对校园附近的经济建设进行必要的规范;注意跟学校获得联系,为校园提供一种良好的周边环境,对校园周边的不良诱惑进行有力的整治,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厌学情绪,引导学生积极积极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