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24403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DOC 55页)(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可编辑-备课薄-专业资料分享-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新安江职业学校班级12 秋旅游学科 旅游政策与法规任课教师杜婷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时间2013 年 2 月17 日授课教师:杜婷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本班为旅游班级, 全班以女生为主,课堂活跃,认真好学, 全班及 学 习 情 感 的 简学生智力状况良好。要分析本 学 期 学 科 教 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 大 纲 说 明 的 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重点、难点)提课 堂 教 学 方高教面的措施学质量的课 外 辅 导 方措面的措施施旅游政策与法规是职高学校旅游类专业的选修课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游业和旅游立法,

2、让学生了解本学期学习主要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旅行社管理法规、导游人员管理法规、旅游饭店管理法规、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法规是以及知识点的简单应用等内容。要求学生对旅游政策与法规领域有一定的知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为今后专业学习作好准备。1、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2、 增加学生的认知量,补充课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时间及课余时间辅导补差工作教改教研课题课堂管理与控制教学进度表制定时间:2013 年 2 月 16 日授课教师:杜婷本学期上课20 周共80 课时,其中新授课72 节,复习考试4 节,机动4 节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章节或单元)教学辅助活动实际完成情况12.17 2.23法的基础理

3、论知识2 2.24 3.2我国的旅游法律制度33.3 3.9合同法律制度43.10 3.16合同法律制度5 3.17 3.2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6 3.24 3.3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7 3.31 4.6旅行社管理法律制度8 4.7 4.13旅行社管理法律制度9 4.14 4.20旅行社管理法律制度104.21 4.27期中考试11 4.28 5.4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12 5.5 5.11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13 5.12 5.18旅游饭店管理法律制度145.19 5.25旅游安全管理制度15 5.26 6.1出人境管理法律制度16 6.2 6.8旅游交通运输法律制度17 6.9 6

4、.15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18 6.16 6.22娱乐场所管理法律制度196.23 6.29期末考试复习206.30 7.3期末考试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日期2013 年 2 月 17 日星期一课题第一节法的本质和起源1知识目标:理解法的概念,理解法的本质,掌握法的基本特征,了解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标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目标:形成对法的基本认识,规范法制观念。法的本质教学重难点法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时间教师活动5 新课导入:案例:这件事情法律管不管?讨论:法院会不会受理黄某提出的诉讼?讲授新课:10一、法的起源法律和国家一样,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社会

5、所特有的。1、原始社会靠各种习惯、习俗来调整人际关系,末期出现国家和阶级。2、奴隶社会的法:确认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奴隶不受法律保护;惩罚措施十分野蛮残暴;维护等级特权。3、资本主义社会的法: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确认契约自由;维护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人权。4、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具有广发的人民性;具有广泛的水性;具有真正的民主性;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二、法的概念“法”为什么是三点水?(代表平之如水)“去”代表制裁、惩10 罚不正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概念的解读:1、法是一定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所制定的;3、法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三、法的本质1、法是统

6、治阶级意志的体现72、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3、作为法的国家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学 生 活 动讨论案例认识、了解识记、理解掌握535四、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具掌握有鲜明的阶级性。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3、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小知识:中国古代的法律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很多,不象现代法律只有法、法规、条例等少数几种。古代法律形式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刑、法、律、令、典、式、格、诏、诰、科、比、例。在一个朝代,经常有几种法律形式

7、同时使用,组成该朝代的法律体系。不同的法律形式的使用范围也不一样,效力高低也有很大区别。小结:理解法的概念和本质,了解法的起源,掌握法的基本特征。课后作业: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教后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兴趣不浓录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日期2013 年 2 月 17 日星期一课题依法治国的方针与重要意义2知识目标: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掌握社会主义国教学家依法治国的基本特征目标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情感目标:增强法律意识,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教学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重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特质教学准备时教师活动间新课导入小知识: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讲授新课:一、依法治国的含义5

8、区别“人治”和“法治”含义:依法治国就是要实行法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 )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需要( 2 )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身的要求( 3 )是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 )是符合世界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15 三、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特征1、其主体是人民群众2、与以德治国并举3、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4、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1 、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 、必须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3 、必须从严执法,建立高素质的执法机关和执法队伍。学 生 活 动了解分析、讨论主动思考、 动手操作学生理解、 识记小知识:法治与德治“法治” 与“德治” 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不可偏废的两种途径,而两者的理性统一实际上要求建立一种宪政秩序。作为法治的最高形式,宪政不但为法治提供了道德源泉,而且也为实现德治提供了法治的保障。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自古以10 来,德治一直是中国的治国理想, 甚至在境界上被认为超过了法治。听讲或许是由于中国历史上法治不完善,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儒家所提倡理解的“德治”是分不开的

10、。以上的讨论说明,法治国家的建立离不开思考德治。德治和法治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法律就是成文化的道德。 ” 事实上,法治理念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诉求。与此同时,片面地强调德治会造成中国传统中的泛道德主义,且如果道德目标定得太高而得不到实现,那么所谓“德治”也就成了空谈甚至虚伪。因此,德治也面临着几个和法治类似的根本问题。可以论证,德治的实现同样离不开法治。三、小结简而言之,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它是治国之邦,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四、课后作业依法治国的含义、重要意义和基本特征5小结5教后结合具体的时事新闻进行讲解录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日期 2013 年 2 月 21 日星期五课题旅游业中的法律关系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明确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认识我国教学旅游业中的法律关系目标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观念教学旅行社设立的条件重难点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