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239471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A型题:1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 选出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首先提出“六合者从火化”观点的专家A、朱丹溪B、张元素C、李泉D、刘完素2. 阴损及阳经俱损的理论依据A、阴阳转化B、阴阳互根C、阴阳对应D、阴阳消长3. 下列各项中,属于五行相侮的是A、真气不足,则制己所不胜B、其气有余,则制己所胜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 金侮火,火侮水, 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 “太过” 和“不及”两种情况。4.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生理基础A、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

2、B、肝的阴血充足C、肾的精气充盛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5. 根据素问调经理论所述,神不足则A、容易悲伤B、喜哭不休C、思虑不详D、容易恐惧6. 治疗血虚证配伍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A血能载气B气能生血C气能行血D气能摄血7. 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肾之蒸腾气化B、肺之通调水道C、脾之运化水 D、小肠之分清泌浊8. 任络脉是经络的分支,其中最大的是A、孙络B、浮络C、经别D、另络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瑶致病特点的是A、传染性B、季节性 C、地域性D、相兼性10. 根据情志致病的理论,可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的是A、思虑过度B、愤思不已C、恐惧过度D、悲伤至极11. 易发生内燥病态的脏

3、腑是A、脾、胃、大肠B、肺、胃、大肠C、肝肾、小肠D、肺肾、小肠12. 根据灵枢 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A、腹胀便秘B、消谷善积13. 热病见寒的治则是C、头晕头痛D、霍乱吐泄A、逆治B、扶正C、治标D、从治14.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属于A、先按未受邪之地B、早期诊治C、扶正祛邪D、未病先防15. 痰浊内阻症与寒湿内停疹均可见到的舌象A、舌苔黄滑B、舌苔黄腻C、舌苔薄白D、舌苔白腻16面色青与面色黑共同的主病是A.血瘀、寒证B血瘀、惊风C寒证、水饮D肾虚、痛证17属于湿温发热特点的是A身热不扬B骨蒸潮热 C夜热早凉 D日晡潮热18脾胃湿热导致的口味异常是A 口淡 B 口酸 C

4、口咸 D 口甜19下列不属于望舌形的是A娇嫩舌B齿痕舌 C歪斜舌 D芒刺舌20 无语伦次,声高有力,伴高热、神志不清,统称为A 郑声 B 狂言 C 独语 D 谵语21 下列各项中属于膀肢湿热证表现的是A夜尿频多B小便共禁C尿频急涩病D尿后余沥不尽22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血虚证表现的是A 舌色淡紫、脉迟 B 手足冷痛、麻木 C 月经延后 痛经 D 皮疹紫红、密集23 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均可见的表现是A 局部刺痛痛处不移 B 情忌抑郁 C 舌色淡紫有脉涩 D 神疲乏力面色晦滞24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可见的表现是A胁肋的痛 手足蠕动B眩晕耳鸣C 口燥 五心烦热D月经量少 爪甲不荣25 咳嗽发热,

5、咯痰黄稠,胸痛汗多,舌苔黄腻,脉数滑者,其辨证是A 痰热壅肺证 B 燥热犯肺 C 风热犯肺证D 肺热炽盛证26 下列各项中,均可出现脘腹痞满,纳呆便溏,头身困重的是A 脾虚气焰证与塞湿困脾证 B 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C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 D 湿热蕴脾证与大肠湿热证27. 神疲乏力,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弱者,其辩证是A 脾虚气陷证B 肾气不固证 C 肾精不足证D 脾气虚证28. 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肠突热证而不属于膀胱湿热证的表现是A 舌红苔黄B 尿痛尿血 C 尿贡便干 D 口舌生疮29. 黄柏配苍术属于药物七情中的A 相恶 B 相须 C 相使 D 相畏30. 苍耳子具有而辛夷不具有的功效是

6、A 温肺化饮B 发表散寒 C 宜通鼻窍 D 祛风除湿31. 收藏药物数最多的古代本草著作是A 图经本草B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C 本早纲目 D 本草品汇精要32.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的药物是A 朱砂B 雄黄C 珍珠D 硼砂33. 下列各项中,治疗虫积腹痛宜选用的药物是A 甘遂 B 京大戟 C 牵牛子 D 商陆34. 既治寒湿中阻证,又治疟疾的药物是A 橘皮B 草果35. 木瓜的功效是A 祛风散寒,通络止痛C 祛风除湿,强筋健骨C 常山D 槟榔B 祛风通络,定惊止痛D 舒筋活络, 和胃化湿36. 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的温里药是D 小茴香D.蒲黄C.天竺黄D.海蛤壳应首选的药物是C.钩藤

7、D僵蚕A 肉桂 B 干姜 C 吴茱萸37. 止血多炒用,化痰宜生用的止血药是A.紫珠B降香C.三七38. 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清心定惊的药物是A .瓜萎B.礞石A.羚羊角B.天麻39. 治疗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神昏、惊厥抽搐,40. 补气升阳宜蜜炙用,利尿消肿宜生用的药物是A.白扁豆B黄芪C白术D薏苡仁41. 具有解读收湿,祛腐蚀痤疮功效的药物是A、升药B、硫磺C、瓜蒂D、胆矶42. 赤药具有而牡丹不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凉血B、清退虚热C、活血化瘀D、清肝泻火43. 最早记载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的医籍是A、汤液经法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肘后备急方44. 原方用法著名服药后“多饮暖水,汗出愈”

8、的方剂是A、止咳散B、消风散C、五苓散D、牵正散45. 厚朴温中汤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茯苓B、半夏 C、炙甘草 D、草豆蔻仁46. 天台乌药散与暖肝煎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当归、枸杞子B、沉香、川楝子C、肉桂、木香D、乌药、小茴香47. 龟板与鳖甲同用的方剂是A、桑螺蛸散B、羚角钩藤汤 C、大定风珠D、天麻钩藤饮D、益气滋48. 泰山磐石散的功用是A、益气养血,清热安胎B、益气健脾,养血安胎C、补脾益肾,固冲安胎阴,和胃安胎49. 功能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方剂是A、黄土汤B、归脾汤 C、温脾汤D、健脾汤50. 贯煎中配伍当归的主要用意是:A .养血润肠B.养血补肝C.活血止痛D.活血调经

9、51. 槐花散中配伍荆芥穗的用意是A .祛风解痉B.疏风止血C.疏风解表D化瘀止血52. 张锡纯在镇肝熄风汤中少佐茵陈的主要用意是:A .清热利湿B.清泄肝热C.泄热疏肝D.疏肝解郁53 透脓散的配伍特点是A、益气升陷与托里通透共投B、清热解毒与活血散淤并用C、清热解读与溃坚排脓共投D、扶正托毒与消散通透并用54 下列各项中,适宜用五积散治疗的是A、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毒,腹痛吐泻者B、表征未解,邪热入里,下利臭淫,胸闷烦热者C 外感风邪,内有蕴热,憎寒壮热,便秘溲赤者D、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头痛,恶食腹痛者55. 舌强不能音,足废不能用,口干不能饮,足冷面赤,脉沉细数者,治宜选用A

10、、地黄饮子B、大秦艽汤C、消风散D、虎潜丸56. 疟疾憎寒壮热,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边深红,舌苔垢腻,脉弦数者,治宜选用A、甘露消毒丹B、蒿苓清胆汤C、达原饮D、大柴胡汤57. 患者关节红肿,剧痛夜甚,壮热烦渴, 舌红绛少津。脉弦数,治宜选用A、桂枝芍药知母汤B、白虎汤 C、儿妙丸D、犀角散58. 患者身热面赤,咳吐大量腥臭脓痰,胸痛,喘不得卧,大便秘结, 脉滑数有力。其诊断是A、肺痈恢复期 B、肺痈初期C、肺痈成痈期D、肺痈溃脓期59. 患者淋证反复发作,小便频数,淋沥不已,涩痛不甚,时作时止, 腰酸神疲。其诊断是A、劳淋B、膏淋 C、气淋D、热淋60.患者壮热汗出,项背强直,手足挛急,口

11、噤齘齿,甚则角弓反张, 腹胀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其辨证是A、阳明热盛证B、邪壅经络证C、痰火内扰证D、心营热盛证6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呕吐肝气犯胃证临床表现的是A 脘肋胀痛B 呕吐吞酸C 呕吐酸腐暧气频作62.患者胁肋胀痛据按,纳呆恶心,厌食油腻,口苦口干,舌苔黄腻, 脉弦滑,治宜选用A 菌陈蒿汤B 柴胡舒肝散C 龙胆泻肝汤D 丹桅逍遥散63.患者腹痛,腹中包块半年。现包块,面消瘦,经闭不行,舌紫有瘀点,脉弦细。应诊断为A 食滞痰阻之聚证B 肝气郁滞之聚证C 瘀血内结之积证 D 气滞血阻之积证64.患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精神困倦,祛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苔白腻,脉缓。其辩证A

12、 寒湿困脾证B 气滞湿阻证C 脾肾阳虚证D 湿热蘊结证65.患者近两周来,往来寒热,三日一发,热少寒多,胸闷,神疲倦怠,口不渴,舌苔自腻,脉弦。治法宜选A 解毒祛瘀,芳香化浊B 清热解表,和解祛邪66. 患者眩晕而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头目胀痛,心烦而悸,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选 用A 半夏白术天麻汤B 镇肝熄风汤 C 导痰汤 D 黄连温胆汤67. 患者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暧气频作,舌苔薄腻,脉弦,其治法是A 疏肝理气B 顺气导滞 C 泻热导滞 D 清热润肠68. 患长期抑郁,刻下眩晕,心悸少寐,心烦易怒,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治宜选用A 左归丸 B 归脾汤 C 六味地黄丸 D 滋水清肝

13、饮69. 患者发热后突发下肢痿软无力,咽干呛咳,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细数。其辩证是A 肺热津伤症 B 湿热侵淫证 C 脾胃亏虚证D 肝肾亏损证7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发的是A 淡渗、升提B 调气、和血 C 甘缓、酸收 D 清凉、疏利71. 患者水肿病史10 余年,近日小便不通,呕吐清水,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 白滑,脉沉细,治宜选用A 左归弯合小半夏汤B 济生肾气丸C 舟车丸D 温脾汤合吴茱萸日72. 治疗慢性咳嗽取太渊太白,其配穴方法是A 同名径配穴B 本径配穴C 前后配穴D 表里径配穴73. 位于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凹陷中的穴位是A 角孙 B 听宫 C

14、下关 D 颊车74. 下列答案中,不属于阴陵全穴主治的病症的是A 膝痛B 水肿 C 黄疽75. 一侧头痛反复发作,常伴恶心,呕吐者,治疗宜取足少阳,手足太阳径穴足厥阴,手足太阳径穴足少阳,手足阳明径穴足厥阴,手足少阳径穴A 局部顽癣B 昏厥 C 发怒 D 急性吐泻76. 三陵针散刺法常用于治疗病症是77. 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相距为3 寸的两穴是A 风府与大椎B 神庭与头椎C 大陵与间使D 太溪与复溜78. 下列各项中,与崩漏相关治疗主要径脉是A 任脉、带脉B 带脉、督脉C 任脉、冲脉D 督脉、冲脉79. 下列关于提插补泄之补法操作中,错误的是操作时间短先深后浅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80. 根据针灸原则,血瘀证宜A 除之 B 疾之 C 补之 D 留之二、B型题:811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A.弦数B.滑数C.细数D洪数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