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23889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眉内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绪论: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着障碍, 严重影响着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本文根据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探究这些障碍产生的根源,并根据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点探究克服这些障碍的相应对策, 促进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对于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和相关的文章, 也提出了部分克服障碍的相关的对策, 但这些研究只是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的片面的研究和分析, 所提出的克服障碍的对策并不全面。因此,我打算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行一次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并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克服这些障碍的相应对策

2、。 在研究过程中准备到中学搞一次实际的调查, 研究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障碍, 并查阅已有的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的相关研究的文献, 结合两者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物理学以其奇妙的、 新颖的物理现象吸引着中学生, 中学生在初学物理时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在以后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中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的现象,使一些中学生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 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习物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我认为,中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障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研究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产生的根源, 并由此根据中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指导中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和提高物理教

3、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和具体排除障碍的方法归纳如下 .1 思维障碍“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知过程, 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回答, 是大脑的反射活动 . ”人们在学习和接受知识时遵循一定的认识规律 , 且在其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受自身的心理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还受学习内容的制约。中学物理知识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方法等组成, 是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 鉴于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 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在低级阶段 , 因此 ,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 , 往往只注重

4、物理知识的学习 , 而不善于用科学的思维页眉内容方法去解决问题 , 当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好时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进行物理思维时 , 就会不自觉的运用一些错误的思维方法 , 从而产生思维障碍 , 久之 , 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 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陷于困境 . 因此 , 教师在教学过程 要及时察觉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错误的思维方法 , 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 , 采取相应的对策 , 使学生摒弃错误的思维方法,排除其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 ,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思维障碍所产生的原因不同概括起来 , 思维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相

5、近相似物理概念混淆形成的思维障碍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相似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有的中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容易将它们混淆 , 形成思维障碍 . 如表示物理量大小及表示它变化快慢的两个量,中学生就容易混淆,以速度和加速度为例来说,二者都是描述物理运动的物理量,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加速度则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有的中学生认为,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就大,加速度变大时,速度就随之也变大。要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可以抓住两个概念的差异,运用对比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这种差异,进行区别。一是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典型例子加以纠正,使概念深化,找出两者之间的内

6、在联系和区别,避免混淆。二是可以运用图象进行区别,如对于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 v-t 图象说明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纵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1.2思维定势干扰形成的思维障碍“当人脑多次受某种外来信息刺激作用而作出反映后, 人脑将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 叫做思维定势 . ”当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对同类型的物理问题形成了固定的一套分析解决推理方式和方法,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能力,一定的思维模式 . 这种现象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从正面说,思维定势的形成表明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的物理知识,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从反面说,这种思维定势对分析解决能力的发

7、展和提高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遇到相类似的物理问题学生会不多加分析想当然的按原来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方式去解决 , 造成了错误的结论的产生 .页眉内容要克服这种思维定势,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典型的事例加强练习,增强训练的新颖性,增强题目的灵活性,重在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切实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析习惯和方法,克服想当然的按头脑中的思维套路来解题的不良习惯。1.3 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形成的思维障碍。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通常所说的使中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一方面指的是要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同时也要求明确其外延。所谓外延,即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和条

8、件,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成立条件。使中学生弄清概念的外延是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但由于概念的外延指的是适用该概念的一切有关事物,因此,中学生在理解或实际运用概念时, 有时会不自觉地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 因而造成错误的结果,形成了思维上的障碍。缩小概念外延主要表现为,忽视了同一概念所包含的物理图景的多样性,以较熟悉的个别的图景代替图景的全部。 如对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中学生只考虑其向上加速的情况,忽视了向下减速的情况等等。发生这一错误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中学生头脑中的物理情景建立的不全面, 同时也暴露出中学生思维缺乏周密性。相反,也有无意识地扩大

9、外延的情况, 如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中学生有时就扩大为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有的学生因忽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适用范围,用它来分析其它非匀变速运动的问题。为了克服这种思维障碍, 在教学中必须把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讲清楚,讲清公式的适用范围,配合练习加强运用,在运用中进行检查,深化理解,逐步达到正确掌握基本知识的目标。1.4 类比不当形成的思维障碍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有所新发现的重要思维方式。但类比不是一种严密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是否正确, 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正确恰当地运用类比,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页眉内容学的知

10、识。如可以把原子中电子绕核的圆周运动与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进行类比,它们遵守相同的向心力方程, 解题的方法也相似, 只是应用的具体知识不同。这样的学习,既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促进思维方式的发展。 但有时类比不当, 反而会造成学习知识的思维障碍。如机械波和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不相同的, 这两者就不可作类比联想, 否则就会作出错误的结论。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是非常相近的两个图象,形同意不同,差别只在于横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同。 只因这一差别,使两个图象的物理内容、 物理意义完全不同。 振动图象随时间的变化和波的图象随时间的变化的画法是不

11、具有可类比性的。 中学生如果忽略了这一点, 就会形成思维上的障碍,造成错误的结果。克服这种思维障碍的有效办法, 就是抓住两个现象之间的突出差别, 分析其差异,找出类比不具备的前提条件, 才能消除这种思维障碍, 培养学生良好的类比思维方法。2 心理障碍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有的中学生热爱探索物理知识 ,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带有着浓厚的兴趣 , 这种积极的心态促进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 通常他们在物理学习中会取得较优秀的成绩 , 然而有的学生害怕学习物理 , 不喜欢上物理课 , 讨厌做物理习题 , 形成了一种很严重的心理压力 , 造成了学习物理的心理障

12、碍, 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起了抑制作用.这些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2.1 恐惧心理初学物理时大部分中学生是想学好的, 并且为此也付出了努力, 但当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物理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学, 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困难长期的不到解决, 中学生就会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 , 另外 , 家长和老师的过高期望也会使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 , 同时 , 一些物理成绩较差的中学生由于同学的歧视也会使他们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害怕学习物理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般平时性格比较内向, 不太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 对于页眉内容这类学生,教

13、师要多和他们沟通和交流, 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使他们正确认识物理的学习 , 重新确定学习目标 ,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提问,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做错的物理习题单独讲解 , 使他们真正掌握和领悟物理思想和物理学习方法.2.2 满足心理有些中学生在某次考试或几次考试中获得了较优秀的成绩 , 可能就会沾沾自喜 , 感觉自己学的很好 , 产生了一种满足心理 , 不愿意再像原来那样认真学习物理 . 有这类心理的中学生情绪大多容易波动 , 自控能力较差 , 表现欲较强 .对于这类中学生教师要少表扬 , 多教育 , 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 使他们

14、明确学习如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即使以前考的很好 , 现在不继续努力在以后的考试就不会取得以前的好成绩 . 即使是在本班考了第一 , 也要想到其他的班级 , 其他学校会有考得好的 , 即山外有山 , 人外有人 . 物理知识浩瀚博深 , 要打破中学生全学会了的思想 , 消除一知半解的心理障碍 . 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要继续努力 , 争取更上一层楼 .2.3 厌烦心理很多中学生都反映老师上课讲的都听的懂, 但一做题目就错 , 认为物理较为难学 , 对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 , 但为了升学考试 , 或是父母的逼迫又不得不学 , 对学习物理有了一种厌烦的心理 ,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更不利于物理的学习 ,

15、物理学习自然不可能有所提高 , 甚至下降 , 此时 , 厌烦心理又加剧 , 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中学生在学习上一般没有动力,也没有学习目标 , 对学习采取消极敷衍的态度 . 对于这类中学生 , 教师要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 确定学习目标 ,了解学习物理的意义 .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 在课堂上 , 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小实验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 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 , 使他们重新树立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 .2.4 依赖心理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接受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个人独立性 , 主动性去认识 , 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问题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而在现在的实际教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