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23882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步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进步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教育论文【摘要】:p :对如何进步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本文分别从精研“两纲”,把握方向;夯实双基,构建网络;延伸拓展,提升才能;注重实验,进步技能;标准训练,培养素养;联络实际,开阔视野六个方面加以阐述。【关键词】:p :新课程;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复习课堂,使学生在复习中“知识、思维、才能”都得到开展,是每位高三老师追求的最高目的。下面笔者谈谈在复习中的几点策略与大家一起交流。一、精研“两纲”,把握方向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据,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根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根据。考试

2、大纲明确了详细的考试范围以及才能要求:“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根底知识、根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才能、实验才能、思维才能和自学才能;试题还应考察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p 生活、消费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才能。”高三时间紧,任务重,鉴于化学学科知识点繁琐的特点,老师往往通过归纳、梳理知识点,要点打破,进展典型习题分析p ,老师讲的非常细致、分析p 透彻,然而老师代替了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这种传统的灌输式复习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承受和死记硬背,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这样的教学无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开展所学的化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

3、能”。所以认真研究“两纲”,把握高考的“脉”,是进步复习效率的前提。二、夯实双基,构建网络新教材施行模块教学,着眼于进步公民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才能和理论才能,在编写体系上淡化了知识体系。新课程复习的重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把各局部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络进展归纳整合,将零散、孤立的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纳入学生的知识构造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好的知识体系。把它储存在头脑中,犹如图书馆经过编码的书,可“信手拈来”,灵敏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进步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才能,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我们的详细做法有:1.运用学案,夯实根底对于知识容量大,

4、但又比拟细碎的复习内容,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将某单元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课前按照课本自行完成学案。上课时老师不是简单地按顺序校对学案,可以采取让学生提问逐一解答、老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考虑讨论、进展随堂小测试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仅进步了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知识,同时通过老师_要点,答疑解惑,拓展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对夯实根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把握主干,构建网络如在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可以以氮元素的价态变化N2NH3NONO2HNO3NaNO3为主线来展开,梳理成横向的氧化复原知识链。同时运用物质构造元素周期律理论联想线上的点(代表物)按构造性质制备

5、、用处、存在、检验等再次展开,将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连线结网,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接着复习氨气性质时,可先回忆氨气的分子构造,从构造式、空间构型来断定NH3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结合氢键,提醒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本质,分析p 喷泉实验的原理、操作。根据形成红色的喷泉这个现象,得出氨气能与水的反响的性质NH3+H2ONH3?H2ONH4+OH,复习时可浸透可逆反响电离平衡理论,讨论溶液中微粒种类与离子浓度大小、离子共存问题、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浓氨水加热、NaOH固体中滴加浓氨水、NH4C1与Ca(OH)2共热以及NH4+的检验方法。我们在复习氨气性质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复_结,加

6、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稳固,使双基真正落到实处。三、延伸拓展,提升才能新课程下高考化学注重根底的延伸和拓展,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与应用。高三复习不应是单纯的知识重复,复习课应该是新课的开展与延伸。老师要擅长从旧知识中挖掘出新内涵,通过串联,整合,归纳找出其中的规律,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和浓缩,从而到达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如在复习电化学知识时,可以以发散式问题串的形式逐步深化讨论:将铁棒插入稀硫酸铜溶液中:1可观察到什么现象?2铁棒的质量有什么变化?3溶液的质量有什么变化?4如何使铁棒渐渐溶解,而铜不在铁棒上析出?5如何使铁棒上析出铜,而铁棒自身的质量不变?6如何使铁棒上

7、析出铜,铁棒不溶解,且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7假设将硫酸铜溶液换成氯化钠溶液,如何使铁棒上析出氢气,铁棒自身质量不变?复习时创设一系列问题情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由浅入深地进展探究与拓展,不仅稳固了电化学知识,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和创新才能,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步了复习的效益。四、注重实验,进步技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学科,新课程高考强调了对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的分析p 、实验结论的评价,突出了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定量实验、实验探究以及实验设计才能的考察,强调绿色化学思想、平安环境保护意识。针对历年高考中实验题的所占比分大却学生的得分率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

8、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做到以下几点:1.回归教材,认真梳理实验化学课题在复习时要重视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等,进展归纳、综合并有序储存。注重实验根底知识复习,可以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根本操作、气体的制备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来强化实验知识与技能。要让学生擅长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对实验方案明确其优缺点,将其改良、重组。引导加强根本实验操作和对其原理的探究,如启普发生器原理制气装置、防止倒吸装置的创新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并能做到举一反三。2.加强实验设计与评价训练根据实验习题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限时限量训练。只有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

9、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实验题,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才能和实验创新才能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将其合理地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3.开放实验室在总复习期间,面向高三学生开放实验室,对重要和有代表性的实验进展重做。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改良或创新实验,并对实验进展评价与分析p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五、标准训练,培养素养学生往往在考试后,自我感觉良好,修改后试卷拿到手,会发现自己认为会做的题目却得不到分数,这都于平时训练时审题不够仔细,答题不够标准导致失分。因此我们广阔老师平时不

10、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解题才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使我们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以全面进步素质。1.注重标准,培养科学素养高考中常见的失分有,如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把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等的单位漏掉;方程式未配平;漏写或错写特殊的反响条件;热化学方程式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等。要标准学生的行为,首先老师自身要做好示范,课堂上语言表达力求准确、简练、到位,板书标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多搞定时训练,以进步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过失,及时反思、纠正,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注重简答题的训练,做到化学用语的准确表述,所答内容的内涵要严格与设问的外延相吻合,以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2

11、.细心审题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在试题命制中常巧设【关键词】:p 语、限制条件、隐含条件、干扰信息等,考察考生能否通过阅读、考虑、分析p ,抓住题目所提供的新信息,并进一步与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相联络(结合、重组、转换或迁移)来解决问题。解题时要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是写“元素符号”还是“元素名称”;写有机物的构造“简式”还是“分子式”;是写“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划出关键字词“从大到小”、“正确的选项是”、“不正确的选项是”“可能”“一定”等以进步审题才能,克制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六、联络实际,开阔视野化学是一门与社会消费实际亲密联络的学科,新课程高考化学设置真实的问题情景

12、,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化学问题,试题背景材料新颖,贴近生活消费实际着力表达现代化学最新研究成果。在复习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消费中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如节能、环保、绿色化学等以及化学学科的开展的热点问题,广泛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从中培养学生摄取信息、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才能。总之,新课程高考由原来“知识立意”逐渐向“才能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要求我们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精心设计复习的各个环节,要讲究科学、合理,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进步高三化学复习效率。【参考文献】:p :1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王春.新课程视角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考察动向及其复习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9).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