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23854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电气实验工作是鉴定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测试分析设备技术性能,正确判断设备能否投入使用,予防设备损坏,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搞好我厂电气实验工作,特制定本制度。长期(超过_个月)停止运行和移动后的高压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运行中设备的实验项目和标准进行实验。新安装、大修理和检修后的高压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分别按规定项目和标准进行实验。本厂使用的各种保安用具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周期,实验标准,定期实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地面电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用的所有接地元件,接地电阻,于每年雷雨季节前测定一次,主要场所如土质不良,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厂各机电保护,每年要依据电网系统

2、方案试运行和各负荷变化情况,进行依次整定实验。新安装主要设备在投入运行前,机电作整定实验。参加实验人员须由有实际检修经验,经考试合格并发给实验操作作证的电工或技术人员担任。实验人员应熟悉现场和设备的情况,严格执行电气实验规程,严格采取现场保安措施而后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仪器和设备,准确无误的进行实验。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主要设备和历年实验资料和档案,对实验结果必须全面得、历史地科学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二)一、仪表气源管理:1、净化后的气体中不应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性气体(或蒸汽)。在操作压力下的气源露

3、点,应比工作环境或历史上当地年极端最低温度至少低10。2、DCS控制室内应设供气系统压力的监视与报警。3、各车间定期对所属范围内的供气系统(风罐、阀门、管线、过滤器、减压阀、压力表等)进行巡回检查。4、各车间定期对所属范围在用的过滤器进行排空(视仪表供气品质及安装地点可适当增加排空次数)。定期对装置最低点处的排污阀进行排空。二、仪表电源管理:1、新上、改扩建大型项目或关键装置中,控制系统电源进线应采用两路或三路UPS电源供电。2、电仪人员定期对供电系统的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电源箱、电源分配器、各开关、熔断器等部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3、对并联使用的电源箱,在线检查其运行情况,每

4、个电源箱的输出电流均不得超过其额定值。4、供电系统中的开关、电源分配器、供电端子排的标识必须准确清晰。对脱落、丢失的标签,模糊不清的字迹应当及时进行处理。5、供电系统应当有完善的防止小动物随意进入的措施。6、仪表盘(柜)的仪表供电开关宜留有至少_%备用回路。严禁从仪表电源上向非仪表负载供电;严禁从仪表电源上搭接临时负载。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三)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职工的入企教育、施工队教育和操作岗位教育。(一)入企教育对入企的新职工,其中包括新招工人,外企业调入本企业的职工、以及招收的临时工、农民合同工等,在没有分配到施工队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企业劳资部门组织,安全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

5、按正规化教育方式实施安全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规程,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意义、目的和任务等;介绍本企业施工生产任务、特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场所,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本企业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防火、防机械伤害、防尘、防毒等安全常识。入企教育结束后,应由公司安全技术部门对新工人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分配到施工队,进行队级安全教育。(二)施工队安全教育新工人或在本企业内部调动工作的职工分配到施工队后,对新工人再进行安全教育。教育的内容有:本队施工作业任务、特点、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

6、区域,要害部位;劳动保护法规、安全守则、劳动纪律;本队施工采用的工艺技术,所用机械设备的基本性能,易出现事故的部位和防范事故的措施;本队施工工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本队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人员分工负责的内容。(三)操作岗位教育新职工或本企业内部调动工作的职工被分配到班组后,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对自己将从事的作业、进入的岗位,获得基本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上岗作业的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劳动纪律;本工班、班组施工任务,人员分工情况,各工序相互联系,本工序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施工中所用工具、电器设备的现状,易发事故的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情况及其作用,使用过程的安全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施工作业区的环境卫生标准和文明施工的具体内容;个人劳动保护措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根据三级教育的内容及要求,本工区负责施工队教育和操作岗位教育。施工队教育由工区安质部长组织,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配合实施;操作岗位教育由专职安全员组织,质检员协助,施工队长配合实施。三级安全教育结束后,组织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者,要进行安全教育补课,重新考试,必须达到合格,才准上岗。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