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23779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新建铁路黄桶至织金线站前工程1标段第二项目部DK16+407.5大田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黄桶至织金站前工程1标段施工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协议;2.新建铁路黄桶至织金站前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成都铁路局黄织铁路建设指挥部制定地黄织铁路工程各种管理办法;4.成都铁路局黄织铁路建设指挥部下发地,黄织铁路工程2007年度施工计划安排;5.我项目部对大田寨隧道现场踏勘.调查取得地有关资料;6.铁道部现行铁路隧道施工规范.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关于DK16+407.5大田寨隧道地设

2、计图和参考标准图.二.工程概况1.大田寨隧道中心里程DK16+407.5,隧道全长195m,其中IV级围岩45米(进口20米,出口25米), 级围岩65米.II级围岩85米.2.大田寨隧道为单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隧道内轨道类型近期采用碎石道床次重型轨道,并铺设2.5m长钢筋混凝土II型轨枕及50Kg/m耐腐蚀钢轨,隧道净空预留铺设无缝线路和铺设重型轨道标准地条件.次重型轨道内轨顶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66cm.3.本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1:0.75).4.全隧道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其中进口段DK16+310DK16+330及出口段DK16+480DK16+493采用IV级浅埋

3、复合衬砌.出口段DK16+493DK16+493DK16+505段采用IV级偏压复合衬砌.进口段DK16+330DK16+365及出口段DK16+450DK16+480段采用III级复合衬砌(有仰拱)5.全隧均按照新奥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锚喷支护,并按要求对结构支护体系地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6.全隧按台阶法开挖,并按照仰拱超前地原则组织施工,拱墙一次衬砌.7.进口DK16+310DK16+330,出口DK16+493DK16+505段设置拱墙格栅钢架及拱部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强支护,格栅钢架纵向间距1.0m,超前小导管2.0m一环,每环20根,每根长3.5m.8.全隧共设小避车洞6个.9.

4、IV.类围岩设锚杆支护,锚杆长度分别为3米和2米,均采用22粘结砂浆锚杆.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我项目测量队已经按照设计院交接地控制桩.水准点进行了全管段地贯通测量,并上报监理总站审核批准.接到大田寨隧道设计图纸后,我项目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详细审查,核对隧道进出口里程.标高,并按规定填写审核记录.同时,认真研究施工方案,积极准备施工用标准图等各种资料,汇总工程数量及材料用量.已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及原材料试验和砼配合比地选择工作.主要工程数量见附表1.附表2.因该隧道出口为IV级偏压衬砌,地面山体覆盖层较薄,具体施工中有可能向明洞变更,具体情况队伍进场后视情况而定.2.物资设备准备钢筋

5、.水泥按设计要求及建设指挥部招标指定厂家经销部门进货,做好进货检验工作,砂.石料分别采用工地石料场,并已经试验合格,产量满足供应.各种施工用小型机具.机械设备均到位,并备齐模板等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现场布置在隧道出口洞门附近平整500m2场地作为施工用地,设立混凝土搅拌区.材料堆放场.机具存放区.钢筋加工区.生活办公区等.修建施工便道,从填方段路基通入施工场地.(见施工平面布置图-1)4.水电及其它场地平整完成后,组织人员.设备进场,修建生活办公区.钢筋加工棚.材料堆放场.接好施工用电线路.修建高压水池,备齐各种材料,办好各种手续,为正式开工创造条件.四.施工布置及进度计划1.投入施

6、工人员大田寨隧道工程安排施工队伍为隧道二队,共55人,其中队长1名,工程师1名,技术员2名,工班长3名,安全员1名,专业电工1人,架子工4人,钢筋工5人,模板工6人,开挖班8人,喷浆班5人,二次衬砌班6人,普通工12人.2.机械设备大田寨隧道主要进场施工机械为:强制搅拌机(JS500型)1套,发电机1台,空压机20m32台,10m31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喷浆机4台,注浆机1台,其它小型机具若干.3.进度计划大田寨隧道工程计划从2007年10月20日开工,到2008年4月2日全部完工.总工期半年.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1)五.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5.1.施工测量施工前,认真复核设计

7、院所交地控制点.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控制测量,每个洞口设置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控制点设在能相互通视,稳固不动,而且便于引测进洞,能与开挖后地洞口通视之处,尽可能避免干扰,且不会被弃碴掩埋.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每个洞口布设两个高精度水准点.水准点布设在坚固.通视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且高程适宜之处.两个水准点地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5.2.洞口工程5.2.1.洞口开挖首先要清除洞顶边仰坡危石,做好洞顶天沟等防排水系统,杜绝雨水给施工带来地不利影响.尽早做好洞门和洞口边仰坡防护,稳定洞口段.进洞时拟采用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衬砌地施工方法,掘进以短台阶开挖为主,采用光面

8、爆破技术,系统锚杆及锚喷网施工支护,必要时采用格栅钢架及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强支护,并及时进行二次衬砌,以确保洞口安全.5.2.2.边仰坡防护隧道边仰坡及时按设计要求整修平整并进行防护,防止风化.雨水渗透而引起坍塌或滑坡.5.2.3.洞门修筑隧道洞门修筑在完成二次衬砌1015m后组织施工,洞门采用C20混凝土浇注.5.3.洞身开挖5.3.1.开挖原则隧道开挖时遵循“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地原则.超前小导管预支护:隧道开挖施工以前,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软弱围岩进行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加固地层,使隧道围岩形成一个拱部封闭地承载环,在开挖后地一段时间内,减小围岩变形,保持围

9、岩地稳定,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短开挖.弱爆破: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控制每次循环地进尺,控制装药量,减少开挖对周边岩层地扰动.强支护.快封闭:每次开挖后,立即喷射C20混凝土封闭开挖面,防止岩面风化而降低自稳能力.喷射C20混凝土也可形成一个承载壳体,起到支撑作用,另外要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支护及加强支护,并及时喷射C20混凝土,尽早地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控制围岩变形.勤量测:监控量测是指导施工地重要手段,加强对地表和洞内地监控量测,对围岩变化,利用信息反馈来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和结构地安全.5.3.2. 级围岩开挖方法及爆破设计级围岩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控制在810m.拱部一次开挖完成

10、,开挖后及时施作锚喷网支护.围岩破碎地段,提前施作超前小导管支护.石方采用风动凿岩机钻眼,光面爆破开挖,循环进尺2.0m,开挖后按设计及时施工格栅钢架,喷射C20混凝土封闭成环.下半断面开挖采用风枪钻眼,循环进尺为2.0m,开挖后及时施工格栅钢架,与上半断面格栅钢架连接,并钻设锁脚锚杆固定钢架,喷射混凝土封闭成环.上下台阶平行开挖,上台阶以人工翻碴至下台阶,下台阶由机械装运出碴.施工中合理调整工序,上下台阶保持8m间距.级围岩爆破设计:级围岩周边眼间距E=30cm,最小抵抗线W=40cm,相对距离E/W=0.75.钻爆作业时, 根据地质条件和爆破效果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级

11、围岩爆破设计见图3.4-26及3.4-27.5.3.3.II,级围岩开挖方法及爆破设计II ,级围岩洞身开挖,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开挖采用凿岩机钻眼,光面爆破开挖,循环进尺4m.出碴采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出碴.全断面法开挖前首先在掌子面测画设计开挖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地炮眼布置图标出炮眼位置.钻眼时炮眼深度.角度.间距必须符合钻爆设计要求.光面爆破设计参数应根据围岩具体情况及光面爆破效果及时做适当调整,尽快取得不同围岩最佳爆破效果地光面爆破设计参数,提高炮痕残留率,减少炮眼,严格控制隧道超.欠挖.给施工队伍进行开挖断面尺寸交底,据此加工开挖台车,用以控制隧道地超欠挖.II,级围岩爆破设计见图

12、3.4-28.5.3.4.光面爆破光面爆破是隧道施工控制工期.保证隧道开挖轮廓地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围岩地自承能力,减轻对围岩地振动破坏,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形成整齐圆顺地开挖轮廓,减少超挖,杜绝欠挖.光面爆破工艺见图3.4.-29.5.3.4.1.光面爆破设计原则 测量放线钻 孔钻孔质量验收装药计算清理钻孔装药与堵塞爆破材料准备准备堵塞材料连接起爆网络起爆网络检查起爆设置警戒爆破效果检查通风爆破效果与质量评定评定图3.4-29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框图5.3.4.1.1.炮孔布置要适合机械钻孔.5.3.4.1.2.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以减少炸药用量

13、.5.3.4.1.3.减少对围岩地破坏,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超挖,杜绝欠挖.5.3.4.1.4.爆破后,弃碴块度要适合机械装运.5.3.4.1.5.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5.3.4.1.6.严格按爆破设计施工,控制炸药用量,尽量减少对周边围岩地扰动.5.3.4.2.爆破器材选用采用导爆索.19段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系统,引爆采用起爆器.炸药采用2#岩石铵锑炸药(有水地段采用乳化炸药),选用25.32二种规格,其中25为周边眼使用地光爆药卷,32为掏槽眼.辅助眼用药卷.使用,运送均有持证专业人员操作,得以确保万无一失.5.3.4.3.炮眼布置根据不同地围岩类别设计不同

14、地炮眼布置图.5.3.4.4.爆破参数为减轻爆破对围岩地扰动,周边眼采用25小直径光爆药卷,并采用导爆索起爆周边眼内小直径药卷,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级围岩周边眼间距E=60cm,最小抵抗线W=75cm,相对距离E/W=0.80.级围岩周边眼间距E=30cm,最小抵抗线W=40cm,相对距离E/W=0.75.钻爆作业时, 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5.3.4.5.钻眼爆破作业钻眼作业采用YT-28型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钻眼,人工装药起爆.钻眼爆破作业严格按照光面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联线和引爆.如围岩出现变化需要修正爆破设计参数时,须经隧道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

15、.炮眼地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连接工作完成,由考核合格地爆破工检查后方可引爆.5.3.4.5.1.测量测量是确保隧道开挖轮廓线圆顺地关键.采用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进行开挖断面划线和炮孔布置.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线和炮眼地具体位置.5.3.4.5.2.钻眼严格按照炮眼布置图钻眼,以确保爆破效果.周边眼外插角12,炮眼相互平行,周边眼在开挖轮廓线上钻眼(在级围岩地段,周边眼在开挖轮廓线内510cm处开孔),周边眼间环向间距误差不大于5cm.掏槽间间距误差不大于3cm,辅助眼间间距误差不大于10cm.5.3.4.5.3.装药钻眼作业完成后,用高压风吹净孔内粉屑后进行装药.装药分片分组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爆破设计规定地装药量.雷管段别“对号入座”.爆破网路连接.检查及起爆,按照爆破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操作.5.3.4.5.4.堵塞所有装药地炮眼均堵塞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5.3.4.6.爆破循环根据隧道围岩级别及配备机械设备情况,综合分析施工中每道工序地先后顺序和所需时间,绘制出形象直观地作业循环表来显示此方法工序循环况.见单线隧道级围岩掘进作业循环表-表3.4-4;单线隧道级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