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23775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育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学校 彰武二中姓名 海艳慧 2013年 11月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学校 彰武二中 姓名 海艳慧【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的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一脉相承,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的作用进行概括;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非与人类的生活无关;也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打下基础。所以,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本章内容对

2、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有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根据八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资料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

3、种子等方面的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2. 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成员的观点。二、教学难点: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学会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创设情景-资料分析-分组讨论-表述交流-归纳总结

4、-得出结论【七、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本节课贯穿资料分析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图片、动画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学习方法: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游戏的进行,使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的兴致。【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 教师:课件展示几张有关动物和植物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

5、有什么想法?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是大家看到的这些景色可能不复存在了,人类可能面临一个没有动物的寂静世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美国一个科普作家雷切卡.卡逊在作了大量有关杀虫剂破坏生态的调查后,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绘人类可能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让我们设想一下没有动物的世界会是怎样的?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板书: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教师:课件展示教学目标,找学生大声朗读,并指出重难点。(二)自主体验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一教师:请同学们用5分钟阅读课本61-62页资料分析,并回答讨论题。(小字部分速读,黑体字部分着重理解)

6、1.通过对资料一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生:不能,因为一种动物灭亡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出示食物链,农作物 害虫 麻雀。请同学们看图再说一下假如麻雀灭绝了会有什么现象。学生:麻雀不只是吃农作物,它还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教师: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生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2.通过对资料二的分析,各种动物的数量是否会无限增长?为

7、什么?学生:是不能无限增长的(随意回答)教师:出示食物链: 野兔 狼 牧草 牛羊教师:在这个食物链中假如野兔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长,会有什么现象?学生:1).野兔多时,吃野兔的狼数量也随着增多。2).狼的数量增多了又使野兔的数量减少。3).野兔和狼都以牧草为食,他们共同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所以野兔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教师: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板书: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教师:

8、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理解并记忆生态平衡的概念。教师:通过对资料3的分析,你认为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学生:没有,从存活率和生长的高度来看,没有害。教师:蚂蚁是我们不喜欢的动物,但它对金合欢的生长有益,老鼠是猫头鹰的食物,科学家还可以用小白鼠做实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我们看似有害的动物呢?学生:这些动物有对我们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但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他们,每种动物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教师:从上述资料中,你

9、得到哪些启示?学生:不应该随意灭杀某种动物;每种动物的数量种类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动物的存在意义。教师: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力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自主探究二教师: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62-63页内容,试着阐述动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阐述。教师:出示食物链 :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和氧气,动物以植物的有机物为食,在动物体内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供自身利用

10、,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重返自然界又被植物利用,同时动物的粪便、动植物的遗体又被分解者分解,形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等又重返自然界再被植物利用。教师:动物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师:如果没有动物,这个循环过程可能不能正常进行或进行的比较缓慢。(板书: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主探究三教师:3分钟看63-64页内容总结动物在植物的生殖和分布方面的作用。举例说出如果某些动物过多会对植物造成什么危害。学生:传粉和传播种子。(板书:传粉和传播种子)教师:以上我们所学都是动物对我们人类有益的一面,有没有有害的一面?学生:蝗灾和蚜虫灾教师:课件展示蝗虫受灾前中后图片和蚜虫灾图片。三:课后延伸

11、:动物与仿生(蝴蝶与飞机、萤火虫和荧光灯等)四、达标检测 让学生做能力培养39页习题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学生总结师:本节通过对生物界中动物作用的分析,不难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互相影响和制约的整体,人类为美食或为财,大量捕捉动物,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就会自食其果。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免费的午餐。人人都是生态保护的受益者,也应该是生态保护的买单人,为了生物圈,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吧! 五、布置作业 会口述动物是怎样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六、板书设计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

12、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传粉2.传种四、某种动物数量过大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九、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 自主体验 引领拓展激活思维 合作探究 知情统一 布置作业 反馈练习 总结提升投身实践 目标强化 画龙点睛 【十、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来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师应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我想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优点:1、情境导入,创设良好的学习开端。2、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能基本掌握本节内容、3、课外延伸部分设计的还可以。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总结如下:1. 课件的设计页码过多,应该再精炼。课件应该起到的是点睛辅助的作用。2. 学生为主题发挥的不是很充分,教师放手稍显不够。3. 对于教材分析不够,某些概念讲解不够细致,应该在解决教材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内容。4.另外在语言的组织上不够严密。应该再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慨颇多,作为一个生物教学的门外汉,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去学习和掌握,应该从多方面给自己充电,干一行爱一行,只要做了就要做好。我相信在老师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