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23701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你对校本教研的看法拿到这个题目我有点茫然,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当我还在一点点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校本教研好像离我还有点遥远。上个学期,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小课题研究。结合我的课题研究经历,我来谈谈自己对校本教研的看法。校本教研以学校为教学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这就需要我们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小现象,进而深入分析问题,通过整理、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科学合理地设计方案。接下来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付诸于实践,最终解决问题。说到这里,我也觉得有点枯燥,但真正静下来心来思考,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能真正就每个小问题都

2、去思考,解决,那我们必将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久而久之,还能成为教育名师、名家。关键是你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发现问题了吗?你在发现问题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你在时刻反思自己了吗?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不断发现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完善、提升自己。让我们通过校本教研离名师、名家更近一步。【题目11】课堂教学中,你最关注的是什么很多老师会被这个冷不丁的问题给问住。其实,我们的大多数老师上课期间很少考虑关注谁的问题,老师的关注点是随教学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首先关注:自己的教学。常规情况下,教师上课就是为了实施之前预设的课时教学计划。一个课时的教学计划大致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小结等内容。其中的教学过程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被设计成前后连贯、系统完整的教学环节,什么时候攻克重点,什么时候突破难点,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并具体组织实施的。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因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光是教师用心教还不够,还得学生认真学,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所有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会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比如,认真听讲情况、课堂发言情况、遵守课堂纪律情况、课堂练习完成情况等等,老师都会一一顾全。需要强调的是,老师的努力也往往只能顾及大多数,对一部分听课习惯差、自控能力弱、学习特别吃力的孩子,一旦教学时间紧迫,就

4、很难有效地照顾到他们。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这终究是一种令人无奈的现实。【题目17】面对繁杂的教学工作,你如何调整心态?首先,微笑面对生活.教师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正确看待压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价值.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豁达待人,乐观处事。操场上慢跑两圈,打打篮球,让自己身体放松,微微出汗;听听歌,看看书,让自己心如止水,精神平静;与同事聊聊天,开个玩笑,让自己发泄愤懑,倒净苦水。我还有一个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办法:就是在观察一个小学生,留心他的一举一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看他专注的做某一件事,哪怕是课上偷偷的小动作也好。你会发现他的目光是那么专注,那么纯真,那么聚精会神,那么心无旁

5、骛,完全陶醉于自己的世界,那个不掺杂一丝尘埃的世界。看着看着,我就情不自禁的会心一笑,忘却了成人世界中的劳顿与困惑。仿如经过高僧大德的点拨一般,豁然开朗,有如重生,又变得精神饱满,激情洋溢了,谢谢大家【题目28】培养积极心态,感悟责任人生(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解自我,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识,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教师也是常人,有缺点也有优点。我们应该通过身边的人和事,通过与学生和社会的接触,充分地了解自己。另外,教师还应该悦纳自我,正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向前辈学习,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

6、给学生树立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形象(2)调整情绪,心态平和。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教师走出了象牙塔;面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面对各种诱惑,他们感到困惑、迷盲,甚至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如不及时寻求疏导,自我调节,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所以,教师的自我调节是保持良好心境的关键(3)善于交往,融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保证。教师只有不断地与同事交往,与他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4)潜心工作,乐于奉献。这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一

7、个标志。教师个体能够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而且全身心地投入班主任工作或课改科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寻找到乐趣。(5)健康娱乐,快乐生活。积极地参加健康适当的娱乐活动,能改善情绪,调节生活。(6)关心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教师要想洞悉学生的心灵,只有努力做学生的朋友,才会知悉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所为。【题目3】你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应从哪里抓起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中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我们的教学却存在着重课改,轻常规的现象,过分注重理想课堂创建过程中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学习更新,忽视了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我们的课改不是抛弃教学常规,

8、而应该追求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离开常规的课改是无效的,起码是低效的。教学常规是长期教学实践的总结,可以看作是已知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上的运用,需要认真抓在手上,抓实、抓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教育科研和课堂改革是对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探索,是在已知教学规律基础上的向更深层次的开掘,是对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如抓常规落实学要需要“苦干”,那么课堂改革就解决如何“巧干”的问题。常规落实是课改的基础性工作,离开了常规,课改就会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海市蜃楼。质量来自坚持不懈的常规管理。常规管理的过程凝聚着管理者的睿智,凝聚着老师们辛勤耕耘的足迹,体现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孕育着

9、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结果。教师,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一、日常及课前准备的训练。二、上课的训练。三、下课后的训练。四、路队的训练。五、教学中要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1、首先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2、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3、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综上所述,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只有循序渐进长期严格的训练,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扎实的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让每个孩子有勇气,自信的迈出人生坚实的第一步。【题目30】你认为教师与家长相处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

10、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

11、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题目7】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管是为了不管。对于孩子,如果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那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长的管理之下很

12、听话,但是脱离了家长的管理就为所欲为,那么这样的管理还有什么意义呢?其结果便是,越管越不听话。其实,管理孩子就是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让孩子学会慎独。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变得懂事。教是为了不教。同样,对于孩子的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仅仅做到辅导孩子功课的话,那也失去了教的意义。试想,如果一个孩子整日里在家长的陪学之下取得成绩,那么,作为家长又能陪孩子多少年呢?即便是家长的学历很高,这样成长的孩子也缺乏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其实,教孩子时更应该教的是如何让孩子独立思考,自己感悟出的科学道理才能变成孩子自己的东西,孩子的自立自强,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这些才是作为家长真正要

13、教给孩子的东西。让我们都学着对孩子敢于和善于放手,愿我们的孩子都学会自我管理、独立学习【题目10】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凝聚力。一、尊重人,用好人,使人产生责任感只有被人尊重,才会积极地审视自己,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的不足,从而在被尊重的氛围中努力提高约束自我的一些行为。要遵循站得多高,就看得多远的道理。二、1率先垂范,以校长行为营造凝聚力笑面对生活.教师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正确看待压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价值.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豁达待人,乐观处事。操场上慢跑两圈,打打篮球,让自己身体放松,微微出汗;听听歌,看看书,让自己心如止水,精神平静;与同事聊聊天,开个玩笑,让自己发泄愤懑

14、,倒净苦水。我还有一个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办法:就是在观察一个小学生,留心他的一举一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看他专注的做某一件事,哪怕是课上偷偷的小动作也好。你会发现他的目光是那么专注,那么纯真,那么聚精会神,那么心无旁骛,完全陶醉于自己的世界,那个不掺杂一丝尘埃的世界。看着看着,我就情不自禁的会心一笑,忘却了成人世界中的劳顿与困惑。仿如经过高僧大德的点拨一般,豁然开朗,有如重生,又变得精神饱满,激情洋溢了,谢谢大家【题目18】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

15、厌的学生。”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所以我们教师想要学生爱学习,爱读书,首先要让自己成为爱读书的表率。每学期学校都会制订教师个人的读书计划,推荐我们大家读的书有爱的教育、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书,除了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之外,还每篇摘抄不少于五百字的内容。学校不断地开展教师的读书展示活动、研讨活动和读书演讲比赛活动并进行读书导读。通过这种互动式交流,使教师读书走向深入,对读书逐步成为自觉行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在一点一滴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使自己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能运用书中的教学建议,指导自己教

16、学实践,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同时,也为学生做出了表率,学生会更喜欢和佩服自己的老师,就更爱上语文课。【题目21】你是如何理解“教师即课程”这句话的在新基础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课程改革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随着这场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正发生巨大的转变,教师扮演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反思性实践者,研究者等角色。为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唤。“教师即课程”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地进入课程,才能使静态的课程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才能使预设的课程转化为创生的课程。【题目25】心底无私天地宽陶行之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一年年春华秋实,一载载桃李芬芳。在这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美丽季节,在潍城教育蒸蒸日上、跨越发展的今天,作为潍城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