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与思政教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23567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文化与思政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文化与思政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文化与思政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文化与思政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文化与思政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资源摘要:中医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资源。 汲取与利用中医文化的历史传统、仁术思想、和谐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对于中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育、高尚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专 业思想的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酝涵 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还酝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 理论思维成果不仅有益于我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感与感 染力,也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历史经验

2、的自觉借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的有效性。”1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当代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医文化浓缩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 式。当代中医大学生不仅承担着继承与创新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的社会责任,同时 还肩负着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这就给中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 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中医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贴近大学生思想与专 业实际,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1、利用中

3、医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中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的信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价值信仰和优秀品格,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表 现形式;不同的社会角色,对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所 积淀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本身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既 有彪炳史册的爱国主义英雄,也有留芳千古,活人无数的歧黄大家;既有早期朴素唯物主义 与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也有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高妙神奇;既有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 先,也有中医药的历史辉。就科学技术成就而言,在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成就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特别是令国人引以自

4、豪的“四大发明”,曾经对西方的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 中医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体系。早在秦汉时期, 中医学完整的学术体系就基本形成了。二千多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昌盛做出过重 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在 16 世纪以前,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 疗效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近代以来,在西方科学的冲击下,中医不仅顽强地生存下 来,而且至今还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被称为“科学史上的奇迹”。随着世界范围的中国传统 文化热的兴起,中医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与欢迎,中医药国际化的趋势 不可挡。几千年中医药发展积累了丰富

5、的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有效的临床经验,这些现象背 后蕴藏着深刻的科学内涵,甚至“包含着若干项诺贝尔奖级的课题”,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揭示 其科学内涵,能够“引发一场医学革命,甚至科学革命”。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教育, 可以让中医大学生了解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与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 情和民族自豪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传承文明、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 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加坚定信心,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中医药, 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运用中医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大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伦关系为

6、核心的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 心,“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者,人也” 是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贵,将人类生命的价值视为至高无尚的。“仁者,爱人”,就是要求 人人具备爱心、同情心与怜悯心,不仅要爱亲,也要爱众,“已所不欲,勿施与人”。汲取儒 家的仁爱思想的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加以提升,对于在大学生中弘扬“尊长爱幼”、“成人之 美”、“济困扶危”、“患难以共”等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以追求人类健康为其出发点与终极目标。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 浸润下,中医文化表现出浓厚的伦理特征和道德追求,“医乃仁术”便

7、是其最高概括。“夫医 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2医为仁术,突出了医学的伦理价 值,强调良医是仁爱之心、高尚道德和精湛医术的高度统一。医生的社会职责首先是救治生 命,而生命的价值是至高无尚的,因此,学医者首先必须具备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人道主 义精神和济世救人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医看来,“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命 至贵,有贵千金”。医学的济世功能主要是通过治疗疾病、挽救生命来实现的,“不为良相, 但为良医”,医学就是要“使百姓无病,上下亲和,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忧 时”, “上以疗君亲之病,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其次,医乃仁

8、术, 要求为医者具备仁爱情怀和高尚医德。“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凡大医治病,必 当安神定态,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人命死生之系”。另外,为医者还需要具备精湛的医术,“医为人使司命,不精则杀人”,医 术虽不是品德,但医术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安危,“大医精诚”深刻了揭示出了医为仁术的 伦理追求,体现着真正的医是高尚的医德与精湛医术的高度统一。“医乃仁术”所体现的以德为崇的医学伦理规范,以德为医的高尚道德境界,以技为精的 职业技能要求,以诚为美的医学道德风尚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伦理价值,对于提高当代中医 大学生医学道德素养,培养既具有高超的

9、医术又具备高尚医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又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3、汲取中医文化的和谐思想,为构建新型人际关系与和谐校园提供借鉴。重视和追求事物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以和为贵”的理 念是国人普遍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从“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致中和,天地位也, 万物育也”到“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无论是万物生化,还是人情世故等无不 贯穿着“和谐”这一主线。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生命与健康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和谐基因,而且进一步强化与深化了和谐观念对生命及健康的价值。首先,在中医看来,天 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保持生命与健康

10、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与自然和 谐关系失调而致,“顺应自然,法天则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中医治病养生的一 大原则。其次,中医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 四肢百骸等联在一起,构成了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相互协调与和谐的统一整体,这种和 谐统一是维系生命正常活动的基石。中医治疗以调整阴阳、调理脏腑、调和气血为原则,目 的就是通过调理,使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另外,中医还十分注重社会环 境及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保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心态对于健康与养生意义重 大。中医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中医文化和谐思想内核,并赋以

11、时代精神,对于 现代大学生构建新型人际关系与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首先,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确立生态文明的新型自然观念,建设“和美校园”。近代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人类过于强调对自然的征服、改造与利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 平衡状态,出现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中医文 化强调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重新认识与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 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中医文化和谐思想,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统一的“和美”校园,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其次,在人与人关系中确立协调发展的“人际和谐”理念

12、,建设“和气校园”。现代大学生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自我意识过强,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合作意 识与团队精神等不足。借鉴中医文化的和谐思想,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讲团结、讲和气、讲 合作的和谐精神,形成宽厚友爱、风清气正的人际氛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为他 们未来从医职业生涯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再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确立健康发展的“身心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校园”。在现 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完善,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往往因不善于 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从中医文化中汲取身心和谐的理念,帮助大学生 正确认识自我,形成积极向上

13、的乐观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乃至对于构建和谐校 园具有积极意义。4、借用中医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大学生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中西医是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范式。 现代中医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是现代科学文化教育,其知识结构与传统中医知识结构与思维方 式“不仅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时代差异,而且也存在着东方与西方类型的不同”3,知识结构 的反差与思维方式的冲突在学生学习中医理论过程中在所难免,容易导致学生对中医概念理 解上的偏差,甚至对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中医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不 足,专业思想发生动摇。因此,在高等中医教育中,专业思想

14、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医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医科学属性与基本观念,准确 把握中西医学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念与信心。首先,通过中医文化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医的科学性。中医属于中国传统科学, 从时间上看,中医学属于古代科学,带有古代科学的直观性、思辨性色彩;从地域上看,中 医学属于东方科学,带有东方科学的辩证性、人文性等特征。中医与西医的差异是文化的不 同、科学形态的差异,不存在着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因此,认识中医的学科 属性,既要从科学性入手,也要从实践性、人文性方面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医的学科属 性有一个全面把握。其次

15、,通过中医文化教育,让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医基本观念的合理性。中医学在生命观、 疾病观、养生观与西医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生命的整体层面、功能层面,体现在对生命复杂性的直观观察与直觉体悟上。在疾病观上, “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未病养生的预防观念、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及挖掘正气潜能、自稳 自组织调节的治疗原则上。”4这种未病先防、顺应自然、重功能调节的疾病观与养生观不 仅与生命的本质相契合,而且与现代人的健康理念相一致,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和发展前景。再次,通过中医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中西医学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从方法论 层面上,中医学的思维方式集中表现为直观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直觉体悟这四种方 法。与西医思维相比,中医学思维方式具有重神轻形、重合轻分、重用轻体、重时轻空、重 悟轻测等特征。“事实证明,中医思维方式无论在揭示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 规律,还是指导中医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都是有效的、有用的,它使中医学具体 整体、动态、灵活、简便等优点。”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