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23258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3《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 欧姆定律的应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等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是:应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1是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活动2是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本节安排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教材大体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编排。“活动1”目的很明确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呢?学生根据欧姆定律,很容易想到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能画出电路图,所以教材没有再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而是直接介绍了“伏安法”;然后教材以实物图片的形式给出了一些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案进一步细化,如讨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等,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分析论证得出有关结论。“活动2”研究短路及其危害,教材并没有采取“说教”的方式从理论上阐述分析,而是给出具体的数据,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亲自进行计算,学生在计算中发现短路时电流很大,深刻体会到短路的危害。两个活动都是在实际情景中,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与解决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的能力。本节教学重点: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基本方法,属于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的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综合使用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节教学难点:在活动1中,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能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是本节教学的难点。3教学建议活动1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对于“活动1”,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设问、点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会有新的

4、收获、新的发现,并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有趣。以下是具体教学建议。教师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这儿有一个小灯泡,谁能想办法测出它的电阻值?学生:只要测出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公式R=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教师:怎样测量电压和电流呢?请画出你们设计的电路图。可以让一名学生把电路图画在黑板上(学生画的电路图一般没有滑动变阻器)。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和电路图小结: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就能算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根据以前的实验经验我们知道,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其亮度也会发生变化。请

5、大家猜一猜:同一灯泡,当亮度不同时,其电阻值是否相同?学生经过讨论,可能提出两种猜想:电阻不随亮度改变,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会随电流、电压而改变;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亮度不同,灯丝的温度不同,电阻会变化。两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会引起学生争辩,这更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要验证大家的猜想,须测量灯泡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值,那么对这个电路(指着学生画在黑板上的没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图)应作怎样的改进?学生设计出完整的电路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验后要讨论的问题。为保证学生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说说注意事项,教师视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如:要根据电路图

6、,按顺序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要认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并选用合适的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从电阻最大的位置开始调节,逐步调至灯泡正常发光,以免烧坏小灯泡等。以下是某次实验的数据,供参考:小灯泡为“3.8V 0.3A“。U/V0.100.200.300.600.951.251.481.712.012.292.713.033.524.00I/A0.06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320.34R/1.672.002.504.295.496.947.407.778.38

7、8.819.6110.1011.0011.77图12-23结论: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活动2 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活动2的目的是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教学时,可先出示问题,学生通过对假想的短路现象进行计算、分析、讨论,认识短路的危害。在问题“1”中,计算出短路时的电流为12941A。为使学生对这个电流的数量级有更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计算:这么大的电流相当于多少盏台灯同时工作时的电流,计算结果为:n=64705盏!还可以让学生回顾常用家电正常工作时的一些电流值,或投出常用输电导线允许通过的一些电流值(见本章课程资源之“500伏铜芯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

8、许载流量表”),并与短路时的电流对比,认识短路的危害。关于问题“2”,假如电流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通过它的电流将达30A,远远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会烧坏电流表。图12-244教学评价课堂测评1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很大,这是因为 。2图12-24是通过两个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从中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_,电阻R1_ R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12-253某定值电阻,当它两端的电压为4 V时,通过的电流为0.5 A;若它两端的电压增加到8 V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A.0.25A B.1A C.1.5A D. 0.5 A4某同学利用图12-25所示的电路测量小

9、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发现,闭合开关以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的指针明显偏转,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均为电源电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电流表烧坏 B.灯泡被短路C.灯泡处开路 D.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5要测阻值约20的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器材如图12-26所示,其中使用的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1)请你在图12-26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注意:要正确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图12-26(2)根据图12-27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计算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大? 图12-276小刚和小红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记录了下面的数据:实验次数U/VI/A

10、R/160.525.50.48350.4644.50.44540.42计算出表中每次实验的电阻值。比较这些电阻,你能发现什么?尝试对你的发现作出解释。7张楠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某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过程中,由于张楠同学的疏忽,做完实验后他才发现,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忘记填入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0.51.01.52.02.5电流IA图12-28请你帮助张楠同学把记录在草稿纸上的电流值对应填入表格中,并写出你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8物体潮湿后电阻会变小,导电能力会增强。因此,不要用湿布擦电灯,不要用湿手触摸用

11、电器。一旦有人触电,在不能立即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应当先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把电线从人身上拨开,再想办法切断电源,如图12-28所示。你能用欧姆定律解释其中的原因吗?9阅读材料: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节选)表中所列作用特征,是根据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来的。研究发现: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只有1000左右。如果人体直接与家庭电路输电线接触(电压220V),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大?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易造成触电事故导致死亡?10有一大卷不知长度的细漆包线(细铜丝表面涂有绝缘漆),标签上标有“0.015/m”的字样,请你自选器材,设法测出这卷铜导线的长度。参考答案1电流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由

12、I知电流很大图12-29220 大于 3B 4C5如图12-29所示。 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小灯泡L的电阻为:R=20。6表格中电阻值从上向下依次是:12 11.5 11 10.2 9.5 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的电阻增大。因为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当灯丝两端电压增大时,灯泡的亮度增强,灯丝的温度升高,故其电阻增大。7表格中电流值从左向右依次填入:0.10 0.18 0.30 0.42 0.50 电阻一定时,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或欧姆定律) 5.28物体潮湿后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的电流变大,容易引起触电事故。而干燥的木棒电阻很大,通过的电

13、流很小,不会发生触电事故。9根据欧姆定律,人体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同时碰触家庭电路的零线和火线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I=0.22A=220mA100mA。对照表中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此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窒息以至心跳停止,即发生触电事故造成死亡。10需要的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组。测量步骤:用导线将电池组、待测细漆包铜线和电流表串联起来,组成电路,将电压表与细漆包铜线并联,测其两端的电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根据R=求出这卷细漆包铜线的电阻;待测细漆包铜线的长度的表达式为:l=。“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1约为12222连接电路时

14、,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电流表使用00.6A的量程,分度值是0.02A,示数为0.26A。电压表使用015V的量程,分度值是0.5V,示数为7.5V。被测电阻的阻值为:R=28.8。3图略。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四、课程资源1演示滑动变阻器原理的实验装置 取300W电炉的电阻丝(直径为035mm)一段,拉直后长约90cm,木板两块(其中一块比电阻丝长一些,约1m长,5cm宽,厚不限;另一块可短一些,但要宽一些),干电池2节,鳄鱼夹2只,开关、小灯泡(2.5V、0.3A)、电流表各一个,接线柱(或用金属头帽的图钉代用)7个,导线若干,制成如图12-30的示教板。 图12-30 图12-31将图12-30(a)和(b)接成图12-3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K后,改变鳄鱼夹的位置,也就改变了连入电路的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