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范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231611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备考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备考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备考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备考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备考范文 高考作文备考作为高考语文能力考查重点内容的作文,单题赋分占语文全卷的40%(60分),为所有考查科目的单题赋分之最,明年高考作文尤甚。这充分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考试的传统。恢复高考制度至今,高考作文命题已历经21年。21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从形式到内容,从命题、选题到供料自拟题以及既供料又供题,从供长段材料、专业性强的材料到供内涵丰富、篇幅短小的生活化材料,一直在苦涩中探索,在探索中开拓、创新,日臻成熟和完善。这种健康发展的态势,不仅为普通高校择优录取新生提供了良好依据,而且对促进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乃至整个汉语言学教学也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基于高考作文命题的稳定性、延续性和

2、创新性,笔者认为,了解其过去和呈现的规律,研究其发展趋势,对于确定我们的复习备考方略不无裨益。高考作文命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写作内容隐含德育导向。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思想是中国式的作文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的第二条专门强调了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一道较好的高考作文命题,其检测功能,除了检测考生的知识因素,诸如章法技巧、语言表达外,理所当然地要或隐或显地反映国家选才用才的标准以及对于未来人才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检测考生对时代的感应能力,体现出一定的德育导向性。综观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高

3、考作文试题,尽管命题者竭力避免题目的政治化和直接涉及当年的政治热点、焦点话题,但又总是或远或近地关涉着社会,巧妙地从某些方面保持着与社会脉搏跳动的一致性,反映时代特点,折射社会生活,检测考生的立场、观点、方法、道德、品质、情操以及思想、感情、心理素质等。概而言之,94、97、98高考作文试题都较为明显地体现了德育导向;类比、比喻隐含导向信息的如92、93、95试题;在辩证分析中隐含导向信息的有91、92、93、95、96试题。试以近三年作文试题为例:96比较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写出更喜欢哪一幅,既谈感受,又写理由。两幅度漫画在构图上虽有简略和繁复、抽象与具体之别,在讽刺对象与讽刺

4、效果上有宽窄、深浅之异,但题材上都针对了时弊,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问题。立意时势必联系到诸如改革开放、职业道德建设等社会生活实际。97小作文直接描写小新背小牧上学的助人行动,在作文则要求从时代呼唤乐于助人美德的高度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问题。一个乐字,导向是很有意义的。98针对现今中学生心理随力的差异问题,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中选题作文。要求举自己的实例,写自己的感受,抒自己的真情,来展示或追求坚韧或战胜脆弱的心路历程,更是鲜明的体现了德育导向性。其二,写作体裁考查综合协调。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考生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书信、启事、通知、新闻、电报稿、广播稿、申请

5、书、说明书等)。试析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说明文的考查往往放在第一卷,以阅读理解、选择判断形式出现;常用应用文如:通知、新闻、电报稿、申请书、说明书等则通常以修改*(或语言,或格式)的形式考查。那么,作文试题则往往是记叙描写性片断或说明片断和议论语言了。如95、96、97、98小作文就分别考查了对话描写片断(续写),大作文则一直是议论文或记叙语言。何以如是协调考查?原因就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最起码也最具价值的基本能力。高考作文试题尽管命题或半命题、供料自拟题或既供料又供题的作文形式交替出现,但明显偏重于后者。这是由供料写作形式的限制性、灵活性以及评分

6、误差的可控制性统一的特点明显地优于命题作文所决定的。但命题作文这一传统形式的训练不应偏废。在题型组合上,自92一料两作、记叙议论并重(各350字)外,一大一小、一料一文或一大一小、三料两文的复合题型已渐趋完善和稳定。依据控制论的理论,这种命题格局不仅符合考场学生写作的实际,而且能充分体现高考要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语言学教学的导向功能。其三,注重基本技能的考查。作为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的作文,其语言表达的得体、流畅,思维品质的辩证、深刻,布局谋篇的合理、严谨,书写的美观、整洁等基本技能,将越来越受到注重并得以强化。以上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下面谈其变的定势:首先,写作内容

7、由社会性向实践性转变,换言之,即由干预生活,批判生活,针对时弊(91、95、96),向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觉生活转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注重实践,注重自己的真切感受。97、98作文试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命题者力图使作文内容与考生的实际贴近些,再贴近些,以期更真切地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写出言之有物、求真至诚的*。其次,写作思维品质的单一性(如:训教式)向思维品质的批判性、辩证性转变,思维的浅层性、趋众性向思维的深刻性、鲜活性和个性特征愈显鲜明转变。上述两个方面的转变,旨在导引考生逐步走出标语口号式的论据堆砌而言之无物无序的学生八股,从而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经历、生活,表达

8、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正是高考作文命题导引语文教学改革归真返朴的表现。近年内将仍会沿着这条路子发展,稳中出新(变换命题的角度、在表达方式、章法技巧上予以限定等)。第三,四种*体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并重,然大作文以写作议论文为主。理由有三:一是高考的功能之一是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它必须导引中学师生注重文体和表达方式的全面训练,故要四种*体式并重;二是议论文能更有效地检测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广度与深度;三是从高考作文评分实践的可操作性来看,议论文的评分误差明显小于记叙文。这里,并没有否定记叙文考查的可能性。况且,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其实用功能而淡化文体意识,96、

9、98作文就是例证。因而训练时对于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几种基本表达方式应通盘考虑,不可偏废。此外,在作文的审题方面将不再会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障碍,但对语言表达的得体、合式方面的要求会有一定程度的强化,从而真正体现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备考方略,方能知彼(高考对写作的要求)知己(个人写作的强项和弱点),立于不败之地。备考方略:首先,我们要克服作文复习无章可循、训练写作师生费时费力,还不如临场碰运气的麻痹、侥幸心理,认真学习理解教学大纲关于作文教学的有关论述和考试说明关于写作的六条要求,学生应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复习计划并付诸实践。

10、第二,对高中各册教材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写作基础知识按文体归类作一次系统的反刍,并结合各单元写作专项训练,重新审视、修改自己的旧作。从而清楚自己写作中或立意或表达或章法等弱项,有意识地进行针对训练或同学间取长补短,交流心得,定会有新的感悟。第三,结合考试说明写作应考的六条要求,对题型示例中的13道大小作文(含97、98作文试题)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进行实践演习式写作(小作文25分钟左右,大作文50分钟左右);或同学间评改交流,或教师讲评指津;再找几篇当年公诸报刊的各类优秀作文研习揣摩,从而加深对高考作文的命题意向、内容要求、评分标准等基本规律的认识,加强复习的针对性。第四,根据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八种

11、作文练习的方式(即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缩写、改写、扩写等),结合中学生思想、学习和待人处世等实际,列专题(诸如思想品德、思想方法、立志报国、治学修身、反腐倡廉、环境保护、民族素质与素质教育等),查漏补缺,全面训练。第五,注意报章杂志时文、美文的阅读,看新闻联播等,积累材料和活的语言,给写作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复习时间紧,头绪多,作文备考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集中学习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有关写作部分和教材中的写作知识(按文体归类),审视个性旧作,示例训练则化整为零,分散到每个阶段,一般以保持每周大小作文各一为宜。但平时注意观察,学会抓住生活闪光点,注重思考,保持思维的活跃,则无疑是必要而万应提倡的。高考作文备考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